|

财经

2024年中国各种电池品种出口额为669.79亿美元 同比减少5.28%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14 14:20:13

(原标题:2024年中国各种电池品种出口额为669.79亿美元 同比减少5.28%)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行业发布《2024年中国电池产品出口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各种电池品种出口总量为378.95亿个,2023年出口总量为332.80亿个,同比增长13.87%。2024年中国各种电池品种出口额为669.79亿美元,2023年出口额为707.11亿美元,同比减少5.28%。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占91.3%,铅酸蓄电池出口额占4.4%,锌锰/碱锰电池出口额占2.9%,镍氢/镍镉蓄电池出口额占0.6%。

根据海关出口数据统计分析,近5年来,锂离子电池产品一直是中国电池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作为出口“新三样”之一,出口额占比从2020年的73%到2023年的占比92%,逐年快速提升。2024年出口数量增长8.1%,出口额下降5.79%。呈现“量增价减”特征,主要受碳酸锂价格暴跌、美国IRA法案影响及结构性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驱动。但锂离子电池仍然是拉动整体电池出口增长的核心动力。

铅酸电池是占我国电池出口额第二的品类。得益于全球汽车产量从疫情中恢复并持续爬坡,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出口额和出口量在五年间保持稳定增长。其他铅酸蓄电池在2023和2024期间受到其它先进电池替代、激烈的价格竞争与成本压力、企业海外布局转移、贸易摩擦等原因表现为“量增额减”。考虑到人民币汇率、贸易环境以及国内电池企业在海外扩产的趋势,中国铅蓄电池出口总量增速预计将放缓。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以及储能市场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的需求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碱锰电池的出口量在五年间虽然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了增长态势,尤其在2024年出现了显著提升,这表明其市场需求基本盘稳固且在扩大。与碱锰电池相反,锌锰电池的出口量从2020年至2023年连续下滑,尽管在2024年有所反弹。反映了碱锰电池逐步取代锌锰电池的行业趋势。

受环保法规和技术替代影响,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的出口额在2023和2024年逐年下降,市场规模缩小,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均价有所下滑。未来机会在于不断巩固在自身优势细分市场的地位。

除了2022年,锂一次电池出口整体趋势稳健向上,呈现“量价齐升”态势。特别是在2024年,随着全球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工具等需求回升,拉动了原电池整体出口量增长14.74%,其中锂一次电池和碱锰电池增长明显。

从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数据来看,2024年,美国是中国电池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出口额为160.1亿美元,占中国电池出口总额的23.9%。德国是中国电池产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出口额105.6亿美元,占中国电池出口总额的15.8%。韩国是第三大市场,出口额38.48亿美元,占总额的5.7%。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电池生产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出口覆盖广泛。2024年,欧盟的新电池法规全面生效,对电池的碳足迹、回收材料比例、电池护照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美国持续对进口的中国锂电池加征关税,并执行严格的储能安全标准。这些措施都增加了中国电池企业的出口成本和合规难度。自2024年12月1日起,国家将部分电池的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9%。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电池行业在出口层面承受了压力,但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同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则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中东、中亚、非洲等地区国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对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旺盛。

2024年中国电池出口在"量增额降"的表象下,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价格优势在削弱,但通过开拓多元化市场、提升技术含量和绿色价值,中国电池产业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依然拥有广阔的未来。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