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财经
媒体
2025-11-09 10:41:01
(原标题:对话礼来中国总经理德赫兰:累计在华投资超200亿元,中国是我们的关键战略市场)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羽岐
今年三季度,礼来(LLY.US)的超级大单品替尔泊肽在全球市场的销售额超越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距离“全球药王”的宝座仅一步之遥。
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替尔泊肽在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商业价值,也意味着全球医药产业重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类药物的销售额相继反超K药,代谢类疾病治疗药物成功登顶全球药品销量前两名,肿瘤药物长期垄断医药市场的格局就此被打破。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而代谢类疾病治疗药物正是今年进博会的主要看点之一。作为全球代谢巨头,礼来集中展示了多款全球创新药物,其中广受关注的一款,便是已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长期体重管理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替尔泊肽注射液。
替尔泊肽自首个适应症获批进入市场,至今仅不到4年时间,但销售增长势头极为强劲,业绩一骑绝尘。最新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替尔泊肽降糖版Mounjaro和减重版Zepbound销售额分别为65.15亿美元和35.88亿美元,两款产品合计销售额为101.03亿美元,前三季度销售额248.37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越昔日“药王”K药的233.03亿美元,与“老对手”诺和诺德(NVO.US)大单品司美格鲁肽之间的差距缩小至约10亿美元。
中国被礼来视为全球战略布局的关键市场。伴随国内代谢类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攀升、赛道升温,礼来正加速调整在华策略,以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
2024年5月和7月,替尔泊肽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共用商品名为穆峰达,分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及减重患者;今年6月底,该药在华获批第三项适应症,是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处方药,此后又新增了联合胰岛素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适应症。
此外,礼来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也计划在2025年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用于肥胖症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并于2026年初针对糖尿病治疗启动申报流程。目前,中国也已经同步加入了orforglipron的全球研发,或能早日在中国获批。
不止于适应症突破,市场渠道拓展也是礼来抢占中国市场的重要抓手。
过去一段时间,礼来积极参与2025中国肥胖大会,并主办多场高水平学术会议,集合了中外专家一同探讨肥胖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发症及体重管理前沿理念。
在本届进博会期间,礼来中国宣布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并升级与京东健康的现有合作关系。其中,与阿里健康的合作将聚焦于打造慢病领域的数字健康服务新模式。双方将依托礼来在糖尿病领域的科研积累,以及阿里健康在“云基建”“云药房”“云医院”等数字平台的技术优势,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升级。而与京东健康的合作将重点聚焦拓展医生、药师、护士的专业教育体系,并依托京东健康在数智化供应链和线上服务方面的优势,通过构建更整合的院外健康管理场景,提升患者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可及性、连续性与个性化体验。
“当下,中国市场充满无限机遇,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蓬勃的创新氛围都更加坚定了礼来在华发展信心。”礼来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德赫兰(Huzur Devletsah)在进博会期间接受时代财经专访时表示,“中国是礼来的关键战略市场,对我们践行‘加速向患者提供创新药物’的使命至关重要。礼来坚定投资中国、扎根中国,和中国医药市场共同成长。”
礼来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德赫兰(Huzur Devletsah)。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加速引入创新疗法
时代财经:进博会一直被视为全球新品首发首展的“大舞台”,今年礼来展台带来了哪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尤其是明星产品替尔泊肽具有哪些创新价值,对于满足国内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有怎样的意义?
德赫兰:今年的进博会我们主要展出心血管代谢健康、神经科学、肿瘤和免疫等多个领域的产品,比如有替尔泊肽注射液和阿尔茨海默病突破性疗法多奈单抗注射液。
其中,替尔泊肽已在中国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长期体重管理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肥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全球受影响人数超10亿。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为50.7%,预计到2030年,将有超过70%的超重和肥胖人口。然而,这一慢性疾病常被大众误解,关注度不及其他慢性疾病,其诊断、医疗、保险或长期护理水平远低于其他慢性疾病。我们正加速在中国引入创新疗法。
时代财经:减重等代谢类疾病治疗正在成为全球及中国市场密切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GLP-1销售额超越K药以后,正在打破肿瘤药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礼来在进博会期间设立“身体抵抗解码展”,是为了向公众传达肥胖治疗领域的哪些理念?
德赫兰:正如上述所说,肥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为应对这日益突出的问题,中国政府启动了“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礼来方面也在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号召,从创新疗法、学术交流、公众科普三大核心方面推进相关工作,助力构建以科学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的体重管理体系。
今年8月,礼来中国围绕肥胖疾病等在上海发起一项“身体抵抗解码展”,此次在礼来的展台设立了“身体抵抗解码展”互动体验区,我们希望通过可视化呈现出人体在减重过程中所面临的自然生理抵抗机制、常见的腹型肥胖所隐藏的健康危害、科学体重管理的方法以及减重带来的潜在获益。我们希望打破肥胖相关的社会刻板印象,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并管理这一慢性疾病,提升生活质量。
后续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疾病科普的影响力,将“科普展”升级为“移动展”,该“移动展”将从进博会出发,在全国 10 座城市巡回展出——为公众带去权威、实用、科学的健康知识,持续提升公众在慢性病预防与管理方面的健康素养。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展览给公众传递出对待肥胖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应对治疗的观念。
“中国是关键战略市场”
时代财经:中国对跨国药企而言,已不再是单纯的终端消费市场,而是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礼来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变化?这些年,在中国市场有多少投资?
德赫兰:我认为,中国市场充满了机遇,目前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氛围,这使得中国越来越成为礼来的关键战略市场。另外,借助每年一度进博会的契机,礼来带来了多项全球首创的创新药物,在中国市场进行展示。作为首批在中国开展大规模研发与本土合作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礼来迄今已累计在华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从研发、生产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布局。
时代财经:自进入中国以来,礼来在华策略有哪些变化?
德赫兰:我们可以从投资建厂、创新孵化平台 Lilly Gateway Labs(LGL)培育本土创新,以及临床合作推动创新发展来观察礼来在中国市场的变化。
其一,在投资建厂方面,去年10月,我们投资15亿元扩建苏州工厂。自1996年以来,礼来在苏州的累计投资总额已接近150亿元人民币。我们将扩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创新药物的生产规模,旨在通过基地的扩建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出口欧洲市场。
其二,从创新孵化平台 Lilly Gateway Labs(LGL)培育本土创新的角度,我们在北京和上海的礼来中国创新孵化器是“企业提供顶级实验室空间”,他们能够链接礼来科学家、高管网络及专业论坛,帮助创业团队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加速其变革性药物研发。
在今年3月,这一平台在北京启动,是我们首次将创新孵化平台拓展至美国以外的地区。本届进博会期间,又成立了上海创新孵化器并签约入驻企业。上海创新孵化器是继北京之后,礼来在华成立的第二家同类型开放创新平台。这将进一步拓展礼来与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意味着继北京之后,上海成为第二座礼来在美国以外地区设立创新孵化平台的城市。
其三,从临床合作推动创新发展角度,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礼来就在北京正式成立了礼来中国医学创新中心,这一医学创新中心专注于提升临床试验效率、支持药品注册审评,旨在加速创新药物惠及患者的前沿研究中心。
实际上,我们希望依托中国本土深厚的临床医学资源,先进科技手段与创新模式,进而优化真实世界数据与分析,探索新型临床研究设计,才能加速患者获得突破性疗法,并同步推动中国整体医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这一次进博会上,我们还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临床试验效能提升与研究型人才交流两条主线,共同助力上海临床研究体系建设。
中国基金报
2025-11-09
财经报道网
2025-11-08
财经报道网
2025-11-08
财经报道网
2025-11-08
财经报道网
2025-11-07
财经报道网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