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广东“飞地经济学”:园区里转动产业新引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7 20:50:40

(原标题:广东“飞地经济学”:园区里转动产业新引擎)

俯瞰广清产业园

南方财经记者李振   广州报道 

走进欧派AI超级工厂衣柜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开料、封边、排孔工艺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灵活的6轴机械臂约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近2000件板材的分拣工作。

这里是欧派家居的广东清远制造基地,位于广清产业园内。很难想象,1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广袤荒芜的小镇;如今,这里俨然已是一座新城,商业广场、现代化厂房、绿道和公园,一股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作为广东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重点主平台园区之一,广清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近1200亿元,全口径税收约26亿元,可谓探索“飞地经济”的典型代表。

在受访专家看来,广东通过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旨在规避广东产业流失的同时,赋予欠发达地区产业崛起的可能,既能推动珠三角“轻装上阵”,又能大力扶持粤东粤西粤北“焕发新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赢。

将时间回溯到2017年,欧派家居之所以将生产基地从广州转移到广清产业园,正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反馈的需求,园区总能快速响应。”清远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钟菠对此印象深刻。

广清产业园由广州开发区主导开发,自2014年成立以来就不断推动广清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探索出“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前端+清远后台”“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广州孵化+清远产业化”等合作共建模式。这些模式为珠三角各市布局“飞地经济”提供了可行路径。

例如,广清产业园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对标最优营商环境的目标,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广州开发区是广东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其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数年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这给广清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最佳参考样本。

清远市授予广清产业园85项行政审批权限,园区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推行“承诺审批”“信任审批”改革,将工业项目筹建流程从“串联办理”改为“并联推进”。

广东九瑞包装制品项目从启动建设到全面封顶,只用了不到6个月,省去了企业往返多地、反复提交材料的时间成本,让“半年封顶”从难题成为顺理成章的现实。

类似广清产业园飞地变热土的例子还有很多。广东从2013年起将园区作为双方合作的枢纽,先后探索12个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共建“反向飞地”超110个,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广州清远“一体化”、深圳汕尾“飞地经济”、深圳河源“研发+制造”、广州梅州“国企帮扶”等一系列产业合作共建模式。 

2023年2月,广东首创“反向飞地”园区——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在深圳宝安区揭牌。

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孵化在深圳、转化在龙川”的产业招商和产业培育新路径,通过“前店后厂”“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孵化”的产业合作模式,将其打造成龙川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沿地、融湾出海的桥头堡。

同样,茂名市茂南区与佛山市禅城区也通过共建产业合作园的方式,共建茂南・罗定(禅城)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并非简单的地理拼接,而是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壁垒,让两地的优势资源如资本、技术、人力、市场、土地等得以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从而扬长补短,实现协同放大效应。

2023年,广东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探索多种形式的双向“飞地经济”模式,引导更多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

从广州“飞向”清远、从河源“飞向”深圳……广东创新“飞地”与“反向飞地”,推动珠三角地区的人才、科创等要素更加畅顺地流动,持续为后发地区发展提供创新动能。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认为,从全国来看,长三角已经成为我国“飞地经济”比较集中和活跃的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则凭借区位优势,成为发展跨区域飞地的热土。广东“飞地经济”探索的新模式,恰如产业园区里转动的新引擎,正成为破解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抓手。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