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7 17:36:48
(原标题:外贸韧性足、技术含量高:前十月集成电路汽车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周潇枭 见习记者张旭 北京报道
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了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数据。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增长0.1%。其中,出口2.17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3万亿元,增长1.4%,已连续5个月增长。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张晓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数据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冲击下,彰显中国外贸的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前10个月,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其中,集成电路出口1.16万亿元,增长24.7%;汽车出口7983.9亿元,增长14.3%。
张晓涛指出,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国家层面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有力。整个来看,国内高技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国际市场具备充分竞争力。”
(资料图)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为东盟、欧盟、美国。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9.28万亿元,增长5.9%。
具体来看,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6.18万亿元,增长9.1%,占外贸总值的16.6%;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4.88万亿元,增长4.9%,占外贸总值的13.1%;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3.38万亿元,下降15.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9%。
张晓涛指出,上述数据体现了中国外贸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卓有成效。“一方面,针对发达经济体市场不断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也注重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的不断拓展。再加上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效,为进出口提供了持续的动能。”
中国与东盟自2002年开启自贸区建设进程,2010年自贸区1.0版全面建成。自贸区建立后,双方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到0.6%。2015年,中国与东盟完成自贸区2.0版升级。自贸区3.0版建设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2025年5月全面完成谈判。
10月28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3.0版升级议定书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9方面内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丁裕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主要以机电产品(如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配件、机械设备)为主,农产品(如热带水果、粮食)、纺织品及原料、化工产品也占有重要比重,总体呈现出鲜明的产业链互补性特征。
丁裕森预计,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将稳步提升。“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生效实施,关税减让与贸易便利化红利将持续释放,推动区域产供链条深度融合,为双边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预计双方贸易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贸易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在进出口格局中,民营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21.28万亿元,增长7.2%,占我外贸总值的57%,比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91万亿元,增长2.9%,占我外贸总值的29.3%;国有企业进出口5.04万亿元,下降8.1%,占我外贸总值的13.5%。
从数据来看,我国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呈现双高局面。
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口机电产品6.05万亿元,增长5.5%。同期,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43万亿元,增长8.7%,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7%。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19万亿元,下降0.7%;集成电路1.16万亿元,增长24.7%;汽车7983.9亿元,增长14.3%。
同期,出口劳密产品3.38万亿元,下降3%,占我出口总值的15.3%。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9050亿元,下降3%;纺织品8441.9亿元,增长1.8%;塑料制品6145.5亿元,下降0.1%。
张晓涛指出,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国家层面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有力。整个来看,国内高技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国际市场具备竞争力。因此会呈现进口和出口双高的局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提质增效,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张晓涛表示,“十五五”期间,机遇和挑战并存。应对不确定性,需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综合作用。政府政策需要进行系统协调,创造更加良好的外贸环境,同时综合发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一揽子政策作用,有助于企业不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提升竞争力。
从市场来看,应该进一步践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需要进一步提质增效,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外贸新业态,包括跨境电商等也需要持续发力。
张晓涛强调,推动货物贸易增长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存在关联,加快服务贸易进一步扩大开放,也将进一步促进货物贸易的增长。
除了扩大出口,中国也在不断扩大进口。11月4日,商务部在上海世界会客厅成功举办“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举办“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是中国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的务实举措;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大市场机遇、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创新之举;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主动担当。
11月6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强调,中国一直高度重视扩大进口,已连续16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八年前,中国创办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八年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累计成交超5000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何亚东表示,“全新创办‘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充分表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机遇始终在这里,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欢迎世界各国携手中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智通财经
2025-11-07
智通财经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