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浦东“引力场”:中外企业共绘产业新图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7 08:38:12

(原标题:浦东“引力场”:中外企业共绘产业新图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上海报道

11月6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浦东与世界:共筑开放之路 共绘产业新图景”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在分论坛之前的推介环节,霍尼韦尔、傅利叶等中外企业分享了他们和浦东发展紧密相连、相互成就的故事。

作为上海国际经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区,浦东拥有上海25%的外资企业、近50%的跨国公司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

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他来到了浦东,担任一家外企的总经理。由于浦东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卓越的营商环境,在三年时间里他所带领的业务增长了16倍。

从上世纪90年代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到2024年在浦东成立了中国的研发中心,霍尼韦尔在浦东不断加码,增加投资。 

“由于浦东充沛的人才储备、卓越的政策环境和高度国际化的营商氛围,霍尼韦尔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研发中心、科创制造基地之一。”余锋表示。

 近年来,在“双碳”政策的指引下,霍尼韦尔和浦东的多家企业积极探索打造智能、绿色、低碳的建筑,然后推广到全国各地。目前其以上海为中心,在全国各地的30多个城市为250多条轨道交通提供消防系统,为500多家大型制造企业提供高效运营的系统,为2400多个高等级酒店提供舒适的低碳解决方案,为24000多个商用建筑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系统。 

以霍尼韦尔为代表的外企,也在赋能中国企业“走出去”。据余锋介绍,该公司利用霍尼韦尔中国总部与海外公司的关系,利用中国完整、扎实的供应链和海外工作的经验,积极赋能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数字化工厂,已经走进非洲、拉丁美洲、中东、东南亚和欧洲各个国家。

上海是中国政府布局的第一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浦东承担了一半的国家创新任务。

目前在具身智能领域,浦东已成为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和生态集聚区。这里不仅诞生了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国家队”,更培育出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智能等一批实现量产和技术突破的行业领军者。

傅利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回忆道,2015年他在张江的孵化器有了第一间办公室,招了第一名员工。当时浦东的孵化平台给他介绍张江科投完成了天使轮融资,也帮助企业迈出了从0到1的一步。目前,浦东已形成了上百家孵化器,它们提供了投孵联动、空间赋能,为很多创业企业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打下了基础。

“傅利叶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政策、人才’。”顾捷指出,张江科投作为耐心资本,一直陪伴着傅利叶发展的每个阶段;浦东新区的出口政策助力该公司的康复机器人出口到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浦东的明珠计划、落户优势也吸引了大量的创新人才,这些人才也成为了企业创新的源动力。

技术要从“盆景”变成“风景”,离不开场景的验证。对人工智能企业,浦东提供了大量的开放和创新场景,这些场景能够加速产品的迭代、研发落地。以傅利叶为例,其机器人进入了上百家社区医院和三甲医院,人形机器人也进入了浦东的建设银行、世纪公园,为公众提供服务。

目前,围绕张江机器人谷、模力社区,浦东已经形成了具身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上下游紧密融合的生态优势。顾捷表示,傅利叶以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为核心,依托浦东的机器人产业生态,打造懂交互、有温度的机器人产品,持续在真实的场景中落地应用。

fun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