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升格为行政区,两江新区坐拥36家上市公司,位居重庆第一

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2025-11-06 22:19:27

(原标题: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升格为行政区,两江新区坐拥36家上市公司,位居重庆第一)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周松清

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正式升格为行政区。

11月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新闻发布会,宣布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江北区、渝北区,设立两江新区,科学划分北碚区与两江新区行政区域。

两江新区升格为行政区,标志着它与此前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一样,完成了从“经济功能区”到“行政区”的关键跨越。

来源:图虫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两江新区成为行政区后,辖区内拥有36家上市公司,成为重庆市上市公司最多的区县,在整个中西部地区也仅次于成都高新区。

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行政化”

2010年6月,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是我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为调动各方积极性,当时采取了两江新区会同重庆江北区、重庆渝北区、重庆北碚区“1+3”的联合开发模式落地,取得了突出成效。

不过,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经济区和行政区割裂,管理重叠与管理真空并存的情况不时出现,两江新区与3个行政区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土地利用、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协同需要进一步理顺,开发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上海浦东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提供了从经济功能区向行政区转变的借鉴。

重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阚吉林认为,从浦东和滨海由新区逐步演变为行政区的经验可以看出,开发区完成要素集聚后,必须通过空间治理重构、功能层级跃迁、区域发展协同,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在发布会上,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健表示,“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对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意义重大,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更好落实国家战略 ;有利于形成新的增长极动力源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有利于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高健表示,两江新区创新资源更加集聚、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创新动能更加强劲,有利于打造空间集中、产业集群、创新集成的创新驱动战略平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将有力支撑重庆市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行政区划调整后,两江新区还将继续保留国家级新区功能,产业、金融、贸易、科技、人才等要素将更加集聚,将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高健表示。

坐拥36家上市公司

作为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发展迅猛。

2024年,两江新区GDP达5182亿元,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位列第四,位于第一梯队。

不过,如果和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相比,则仍有差距。数据显示,2024年,两江新区的GDP占重庆市比重为16%,横向对比上海浦东新区(占全市32.9%)和天津滨海新区(占全市42.4%)的经济体量占比,两江新区的发力空间仍然较大。

发布会显示,调整后的两江新区,将辖31个街道、11个镇,面积约1360平方公里,人口约352万。

两江新区升格为行政区后,其资本市场地位也迈上新台阶。时代周报统计数据显示,两江新区将拥有36家上市公司,位居重庆各行政区第一,在整个中西部地区也仅次于成都高新区。

重庆证监局11月5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重庆辖区共有上市公司78家,包括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公司7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6家。

其中,原江北区14家上市公司,包括长安汽车、财信发展、登康口腔、智飞生物、溯联股份、重庆港、西南证券、重庆燃气、渝农商行、重庆银行、天域生物、*ST金科、*ST中地,和在北交所上市的中设咨询。两江新区有7家上市公司,包括重庆啤酒、中国汽研、远达环保、重庆建工、千里科技、山外山、西山科技。原渝北区5家上市公司,包括重药控股、华邦健康、再升科技、有友食品,和在北交所上市的新安洁。

高健表示,下一步,两江新区将聚焦开放优势集聚、产业能级跃升、科技创新引领等方面,持续放大独特优势,引领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一代互联网及软件信息业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