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5 13:06:30
(原标题:133倍超额认购遇冷,港股年内最大造车IPO赛力斯上市首日破发)
11月5日,赛力斯(09927.HK/601127.SH)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首家“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但资本市场并未热情拥抱这一明星公司,赛力斯上市首日开盘即跌1.98%,盘中跌幅一度超10%,截至10时08分,股价报收125.9港元,跌幅4.26%,跌破131.5港元的发行价。
这与此前市场的狂热认购形成鲜明对比。此前的10月31日,赛力斯港股公开发售结束,而公开数据显示,赛力斯香港招股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倍,融资认购超1700亿港元
事实上,作为首家“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赛力斯的本次上市备受市场关注。赛力斯此次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IPO。
其中,重庆产业母基金以21.76亿港元认购额成为最大基石投资者,施罗德、韩国未来资产等国际机构亦在列,足见资本对其基本面的认可。招股书显示,赛力斯本次募资的70%将投向研发,20%用于海外拓展,10%补充营运资金。
此外,在本次港股上市前夕,赛力斯还公布了一份较为亮眼的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同比增长3.67%;归母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激增31.56%,扣非净利润增幅也达26.70%。
盈利能力提升带动财务结构优化,三季度末,赛力斯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126.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226.49亿元,货币资金增至595.4亿元,现金流状况稳健。
不过,从单季度看,赛力斯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1.33亿元,同比增长15.75%,但归母净利润为23.71亿元,同比微降1.74%;扣非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下降1.4%,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赛力斯的成功与风险,皆系于“问界”品牌。公开资料显示,赛力斯成立于1986年,以汽车座椅弹簧生产起步,切入精密制造领域,逐步扩展至摩托车减震器、发动机部件等业务,为长安等本土车企提供配套服务。
而自2019年与华为合作以来,随着双方合作的问界品牌迅速崛起,赛力斯逐步发展成为国产高端新能源龙头企业。招股书显示,2024年问界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3.7%,并推动赛力斯实现扭亏为盈。
但在问界带动赛力斯实现扭亏为盈的同时,公司的营收结构也逐步转向单一依赖。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问界收入占比六成;到2024年爆发式增长,问界收入突破1319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超过90%;2025年上半年问界收入为563亿元,占比仍维持在九成以上。这意味着,赛力斯的命运已经与问界深度绑定。
这种高度依赖也带来了潜在风险。赛力斯在招股书中多次提示,若与华为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此外,2024年,赛力斯还向最大供应商“供应商A”(市场普遍认为是华为)采购金额达42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2%,显示出其在供应链上的高度集中。
更值得警惕的是,尽管当前问界仍是鸿蒙智行中最畅销的品牌,但华为已逐步形成“五界”合作矩阵,奇瑞的智界、北汽的享界等品牌分流资源,赛力斯在华为智能汽车生态中的独占性持续降低。
尽管港股上市首日破发,但机构均较为看好赛力斯港股上市后发展前景。东莞证券认为,港股上市为公司带来新的资金来源,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加快海外工厂和智能制造体系建设。当前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布局,问界品牌已覆盖欧洲、中东、南美、东南亚等地区,2025年预计将成为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出海的代表之一。
太平洋证券同样认为,问界新车型周期向上,渠道+新工厂产能持续发力,港股上市推动海外战略,打造全球品牌,向上势能加速。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闻
2025-11-05
和讯财经
2025-11-0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财闻
2025-11-05
智通财经
2025-11-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