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麦格米特的进击与困局:“乘风”英伟达意外遭遇盈利滑铁卢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4 16:39:27

(原标题:麦格米特的进击与困局:“乘风”英伟达意外遭遇盈利滑铁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佳楠 深圳报道

从蛇口碧涛中心的两个房间,到布局全球的电气自动化巨头,麦格米特(002851.SZ)二十年成长史诠释了华为系创业派的坚韧与远见。

当去年英伟达向世界展示最新Blackwell架构GPU和GB200的数月后,麦格米特成为A股市场里唯一一家作为英伟达40余家数据中心部件供应商之一,参与GB200的创新设计与合作建设。 

截至11月4日最新收盘日,麦格米特市值来到427亿元,股价77.52元/股,较上市首日涨超943%,今年以来涨超27%。

然而,当今年英伟达破5万亿美元市值时,搭上英伟达这一“全球市值一哥”的麦格米特,最新业绩却显示增收不增利。财报显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7.9亿元,同比增长15.05%,但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48.29%,扣非净利润1.17亿元,同比下降67.85%。

公司短期盈利困境淋漓尽致,站在AI新起点上,麦格米特又该如何在新旧业务之间找到平衡点?

麦格米特公司的发展,深深烙印着其创始人童永胜的个人风格。

1996年,作为浙江大学电工学科博士后,童永胜放弃留校和出国机会,选择加入当时并不知名的华为。90年代的博士后非常稀缺,童永胜曾回忆到深圳当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时,工作人员告知他是第一个落户深圳的博士后。

有着博士后背景,加之扎实的研究功底和不断进取的努力,在华为,童永胜很快就从普通工程师晋升为副总裁。

直到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华为只能忍痛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华为电气出售给了艾默生电气,童永胜参与了此次交易,也随同来到了艾默生任职,担任高管,管理艾默生网络能源的海外业务。 

2005年,在艾默生担任副总裁的童永胜做出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离开舒适区,注资260万元接手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公司,成为董事长。当时,麦格米特前身已亏损近300万元。

创业初期异常艰难,童永胜曾回忆:“2006年初就被人骗了30万美元,那时候是八点几的汇率,那就相当于接近300万人民币,也就是说2005年辛辛苦苦挣的钱,2006年年初就被全骗了。”

好在核心团队具有浓厚的华为基因,深耕技术创新。创立之初,麦格米特11位创始人中,有9位出自华为系,CFO兼董秘王涛原是华为电气成本及预算管理部经理,CTO沈楚春是原来华为电气一次电源产品经理。 

凭借对技术的专注,麦格米特在平板电视电源领域快速崛起,2006年实现销售过亿,而当时公司员工加上保安才41个人。

在童永胜带领下,麦格米特不断进化,从过去单一电视电源业务,逐步拓展到智能家电电控产品、电源产品、新能源及轨道交通部件、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精密连接等多个领域。

时间来到AI浪潮席卷全球的2024年,麦格米特迎来高光时刻。

就在英伟达展示最新Blackwell架构GPU,以及基于该架构开发的GB200新一代AI加速卡的7个月后,麦格米特发布公告称,其作为英伟达指定的40余家数据中心部件提供商之一,正参与Blackwell GB200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合作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伟达这一全球顶尖AI系统中,麦格米特是唯一一家来自中国大陆的电源企业,与台达、光宝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技,成为全球唯三有资格给英伟达供货的电源供应商。 

为何麦格米特能打进巨头供应链?事实上,数年前,公司就已经涉足通信与服务器电源,2023年起转向AI方向。

银河证券表示,在AI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相关技术的布局中,麦格米特陆续推出了高功率服务器电源架(Power Shelf)、服务器备用电源架(BBU Shelf)、超级电容组(Power Capacitor Shelf)、高压直流输电系统(800V/570kW Side Rack)等产品。

根据公司财报,2025年1—6月,麦格米特电源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1.57亿元,同比增长5.48%。

切入AI赛道后,麦格米特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到2025年上半年,麦格米特在全球设立10个研发中心和9个制造基地,拥有2800余名研发人员。公司研发费用5.14亿元,同比增长15.24%,占销售收入的11.00%。

目前,麦格米特在电源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已为诺基亚、GE、飞利浦、魏德米勒、西门子、ABB、施耐德、长虹、创维等企业提供产品和研发及生产服务。

而在与国际巨头英伟达合作之前,麦格米特的网络电源业务已持续获得了爱立信、思科、瞻博网络、阿里斯塔、智邦科技等头部国际客户的多项项目需求与订单。

尽管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不断提升,麦格米特在2025年却面临显著的业绩挑战。

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1.83%,同比下降3.83%;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21.31%,同比下降3.97%。同时,前三季度麦格米特应收账款达24.79亿元,同比增长7.99%。 

中金公司研究表示,第三季度由于海外业务有所波动,整体收入有所下滑,其中印度市场变频空调需求由于气候因素波动导致收入整体持平;整体综合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是公司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汽车业务快速起量导致。

根据2025年上半年财报,麦格米特智能家电电控产品销售收入21.4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5.92%;电源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4.77%;新能源及轨道交通产品占比营收10.87%。

也就是说,家电业务在公司的营收相较电源产品占比仍处于高位,面对盈利挑战,麦格米特需要在新旧业务之间找到平衡点。 

面对AI服务器电源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应用,麦格米特目前在服务器电源领域已推出Power Shelf、BBU Shelf、Power Capacitor Shelf、800V/570kW Side Rack等产品,应用于IDC机房、户外基站等场景。但财报并没有披露AI服务器电源的营收占比情况。

同时,虽然麦格米特正融入英伟达供应链,并且投入大量研发,但麦格米特自身也坦言,AI服务器电源的多数客户需求及项目进度仍处于量产前的研发与调试阶段,暂未有进入大批量交付阶段的订单。 

此外,截至今年上半年,麦格米特已接到小批量的AI服务器电源订单,因订单总金额较小,且具体生产交付节奏需调整,预计不会对公司2025年度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至于英伟达条线订单情况,近期麦格米特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后续如有达到披露标准且未涉及商业保密的信息及业务进展,公司将按相关规定以公告形式披露。

尽管麦格米特暂未披露与英伟达的有关订单情况,但从未来长线看,AI服务器业务相关的市场空间极大且可持续性较强。

根据Valuates Reports的数据,2024年全球AI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为28.46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增长至608.10亿美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5.00%。

公司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中表示,AI电源市场空间大,大陆厂商在客户服务、成本控制上有自身优势,将聚焦每个客户争取订单,不纠结于份额对比,依托全产品线布局与快速响应能力抢占市场,目前进展顺利。

东吴证券研究认为,公司正大力布局AI电源,已与国内外多家客户均建立了良好沟通对接,后续有望凭借技术领先地位,充分受益于AI基础设施需求爆发。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