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5-11-04 08:10:32
(原标题:Palantir认为上大学可能是一种浪费,所以它正在招聘高中毕业生)
Palantir Technologies的奖学金项目招收的对象是那些没有大学学位的申请人。
图源:Gabby Jones for WSJ 导语:Palantir科技公司为22名青少年提供了跳过大学、参与其研究员项目的机会,项目包含一门为期四周的西方文明研讨课 。起初,对马特奥·扎尼尼(Matteo Zanini)来说,“跳过大学去Palantir科技公司(股票代码PLTR)参加研究员项目”这个想法简直难以置信。但他却总忍不住琢磨这件事。
Palantir的一篇帖子写道:“大学体系已经失灵了。大学录取基于有缺陷的标准,精英制度和卓越精神已不再是教育机构的追求目标。”而这个研究员项目,为高中毕业生提供了一条在该公司全职工作的路径。
扎尼尼决定申请后,几乎在得知自己获得这个项目资格的同时,也收到了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的录取通知。布朗大学不允许他推迟入学,此外他还获得了美国国防部提供的全额奖学金。
“没人建议我去参加这个研究员项目,”今年9月刚满18岁的扎尼尼说,“我的朋友、老师、大学申请顾问,所有人都一致反对。”父母把决定权交给了他,最终他选择了Palantir。
马泰奥·扎尼尼是Palantir公司的员工。
扎尼尼是500多名申请Palantir“精英研究员项目”的高中毕业生之一。这个项目是Palantir首席执行官(CEO)亚历克斯·卡普(Alex Karp)基于其观点推出的实验性项目——他认为,美国现有大学已不再是培养优秀员工的可靠途径,也不再是必要选择。
有些申请者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觉得大学没意思;另一些则是因为没被目标院校录取。
Palantir是一家数据分析公司,近来因承接政府合同(包括与美国军方及情报机构的合作)而为人熟知。该公司与移民执法部门及其他领域的合作引发了不少批评,但卡普和其他高管仍大力倡导“亲美”理念。此外,Palantir也拥有众多商业客户。
卡普曾在哈弗福德学院(Haverford College)攻读哲学专业,后于斯坦福大学获得法学学位。他在8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如今招聘大学生,无异于招聘“只会说些陈词滥调的人”。
首届22名Palantir研究员项目将于11月结束。如果他们在这四个月的项目中表现出色,将有机会全职加入Palantir——无需大学学位。
该项目以一门为期四周的研讨课拉开序幕,邀请了二十多位讲师授课。每周设有一个主题:西方文明基础、美国历史及其独特文化、美国国内社会运动,以及以亚伯拉罕·林肯和温斯顿·丘吉尔为代表的领袖案例研究。
这让研究员们颇感意外——项目开始前,他们对项目内容几乎一无所知。
“我们觉得有义务提供比普通实习更有价值的内容,”与卡普合作负责特别项目(包括该研究员项目)的高级顾问乔丹·赫希(Jordan Hirsch)说,“毕竟他们本质上还是孩子,不是吗?”
参与该项目的成员们在Palantir公司的纽约办公室,参加了由Jordan Hirsch和Sam Feldman主持的辩论活动。
研究员们的经验不足很早就显现出来:有位研究员曾问赫希“该如何在研讨课上记笔记”。赫希回忆道:“他之前主要学数学和编程,对历史课从来没兴趣,还说自己这辈子从没记过笔记。”
公司希望这门研讨课能帮研究员解答以下问题:什么是西方文明?西方文明面临哪些挑战,我们该如何深入思考这些挑战?或许最重要的是,西方文明是否值得捍卫?——而Palantir希望能得出肯定答案。
研究员们阅读了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自传,参加了以即兴表演为主题的课程(学习如何快速思考、在工作场合展现自我),还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参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内战葛底斯堡战役遗址。就在考察期间,他们得知了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遇刺的消息。
“置身于两个世纪前政治分歧激烈的历史现场,却在当天亲眼看到类似的分歧再次出现,这种感受太深刻了,”在旧金山附近长大的研究员阿里扬·梅赫拉说,“我想我们没人预料到会遇到这种情况。”
阿里安·梅赫拉,Palantir公司的员工《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前主编、巴纳德学院兼职助理教授吉迪恩·罗斯(Gideon Rose)表示,他为Palantir研究员开设的课程不涉及任何意识形态或政治党派立场,而是专注于国际关系入门知识。
有位研究员曾问罗斯:“跳过大学直接进入职场,是否是个明智的职业选择?”罗斯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回答:“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但对某些人可能是。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研讨课结束后,研究员们加入了Palantir的各个团队,经常和其他“前沿部署工程师”一起走遍全美。“前沿部署工程师”是Palantir创造的职位名称,如今已被其他初创公司采用。这些工程师的工作方式类似顾问,会前往客户所在地提供服务。
团队工作的第一周——Palantir有意将其设计成一场“烈火试炼”(比喻严苛的考验)——对所有研究员来说都充满挑战。他们需要参与为不同复杂行业客户服务的实时项目,涉及领域包括医院、保险公司、国防工业,甚至有位研究员还参与了政府相关项目。
Palantir的高管表示,到了第三或第四周,他们已经能清楚判断出哪些人能适应公司环境,哪些人无法适应。
目前公司尚未决定将向22名研究员中的哪些人提供全职岗位。有些研究员希望能留下来,即便这违背了父母的意愿。
在培训项目中表现优异的实习生,将有机会获得帕兰提尔公司的全职工作机会。
“这成了我和父母之间的矛盾点,”扎尼尼说。他的母亲原本以为,他只是把这个研究员项目当作“间隔年”(中学毕业后上大学前的空档期),之后还会重新申请大学。但如果他拿到全职邀请,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扎尼尼表示,这个项目的吸引力之一在于公司的使命,此外,尽管他缺乏职场经验,却能获得大量实际工作机会和自主权。“我是说,哪家公司会让新人入职第三天就参与真实项目啊?这太不可思议了。”
协助赫希管理该项目的另一位Palantir员工山姆·费尔德曼(Sam Feldman)表示,也有可能有些研究员会拒绝Palantir的留任邀请,转而重新申请大学。
“但我猜,不管他们最终留下还是离开,都不会有人去做投行或咨询行业的工作,”费尔德曼说,“他们已经体验过‘创造价值’和‘拥有自主权’的感觉了。”
证星董秘互动
2025-11-0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11-0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11-0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11-0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11-0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