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前10月规模大增2万亿,ETF市场加速扩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3 20:23:17

(原标题:前10月规模大增2万亿,ETF市场加速扩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妍君  在工具类基金产品需求旺盛背景下,ETF市场持续扩容。

据Wind统计,截至10月31日,ETF市场的总规模(不含联接基金,下同)达到5.7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了近2万亿元,增幅约为53%。

其中,股票型ETF、债券型ETF是助推ETF市场扩容的主力军:今年前10个月,这两类ETF的规模分别增加了8313.18亿元、5260.71亿元;跨境ETF亦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贡献了4722.24亿元规模增量。

同时,从单只产品看,ETF“百亿俱乐部”呈现不断扩张之势。截至10月31日,规模达到百亿元以上的ETF产品共有118只,较2024年末增加了52只。

受访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ETF低费率、一篮子股票组合的特征,能让投资者以较低成本一键布局多只股票,降低个股波动带来的风险。在股市波动较大、指数化投资持续普及的背景下,投资者对分散风险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市场对ETF的认可度和青睐度。

今年以来,指数化投资的发展进一步提速,场内ETF总规模在4月突破4万亿大关后,又在8月攻下5万亿关口;到了10月底,ETF市场容量已达到5.7万亿元。

这一过程中,伴随A股结构性行情的演绎,大量资金借道股票ETF流入市场,叠加部分行业主题ETF净值大涨,共同推动股票型ETF成为年内规模增长最多的一类产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全市场共有1056只股票型ETF,规模合计达到3.73万亿元,在5.7万亿ETF市场中的占比约为65%。

对比2024年末,今年前10个月,股票型ETF的规模合计增加了约8313.18亿元。

其中,从单只产品看,年内规模增量超过100亿元的股票型ETF共有24只,共计带来约5835亿元规模增量。

这24只ETF中,包含10只宽基产品和14只行业主题ETF。

具体来看,截至10月31日,今年以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嘉实沪深300ETF的规模分别增加了704.52亿元、650.03亿元、601.74亿元、433.94亿元。

同时,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易方达科创板50ETF、广发中证1000ETF的规模增量也超过100亿元,分别为:351.17亿元、335.38亿元、218.12亿元、161.09亿元、138.68亿元、120.68亿元。

“大多数宽基ETF行业覆盖广泛,很大程度上可平滑单一行业波动。在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时配置,既能分散行业和个股风险,又能获取市场整体增长收益,因此被许多资金视为一种重要的长期配置工具。”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监管积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以险资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也有加大在宽基ETF上的配置力度,再叠加国家队资金在关键时期通过增持宽基ETF来稳定市场,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宽基ETF规模的增长。

行业主题ETF方面,前10个月,国泰证券ETF、华夏机器人ETF、嘉实科创芯片ETF的规模分别增加了329.13亿元、190.18亿元、184.28亿元,为年内规模增加最多的3只行业主题ETF。

此外,华宝券商ETF、鹏华化工ETF、易方达人工智能ETF的规模均增加了150亿元以上;其他规模增加较多的ETF,覆盖了电池、有色金属、银行、煤炭等行业(或主题)。

崔悦认为,在产业升级与政策导向的推动下,投资者对国家战略支持的新兴领域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吸引大量资金流入。同时,结构化行情下的行业轮动,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通过行业主题ETF来降低个股风险,并捕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无论是宽基ETF还是行业主题ETF,低费率、一篮子组合的特征,能让投资者以较低成本一键布局多只股票,降低个股波动带来的风险。在股市波动较大、指数化投资持续普及的背景下,投资者对分散风险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市场对ETF的认可度和青睐度。”崔悦谈道。

除了股票型ETF,债券型ETF也有新突破。

据Wind统计,截至10月31日,债券型ETF的总规模达到7000.44亿元,较去年底的1739.73亿元增加了约5260.71亿元,增幅超过3倍。

一方面,今年以来,债券型ETF加速上新,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基准做市公司债ETF、科创债ETF等创新产品陆续上市,在年内一共带来了3700多亿元增量规模。

另一方面,部分存续债券ETF的规模显著增长。例如,截至10月31日,海富通短融ETF、鹏扬30年国债ETF、博时可转债ETF的规模较去年末分别增加了371.59亿元、261.4亿元、200.74亿元。

对于债券型ETF规模“爆发”的原因,崔悦指出,近年来利率持续下行,债券主动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不断加大。相比之下,债券ETF可通过跟踪债券指数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关注。

“监管的支持也为债券ETF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如推动债券ETF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推动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互联互通、鼓励基金公司创新产品设计、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等。此外,基金公司也在持续推出新的债券ETF产品,如今年推出的基准做市信用债/公司债ETF和科创债ETF,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配置需求,从而推动债券ETF规模的增长。”崔悦表示。

另外,今年以来,跨境ETF、商品型ETF、货币型ETF的规模均有所增长。

尤其是跨境ETF的增长势头较为迅猛。据Wind统计,截至10月31日,跨境ETF的总规模近0.9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了4722.24亿元;商品型ETF、货币型ETF的总规模分别为2160.11亿元、1634.98亿元,分别较去年底增加了1403.38亿元、61.65亿元。

整体上,从单只产品看,ETF“百亿俱乐部”呈现不断扩张之势。

截至10月31日,在ETF市场中,共有118只产品的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有7只产品的规模达到千亿元以上,均为宽基ETF。相较2024年末,百亿级ETF队伍新增了超过50只“队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市场扩容,ETF管理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目前,百亿级ETF主要来自易方达、华夏、嘉实、南方、富国、广发、华泰柏瑞、华安、海富通等ETF大厂。

崔悦指出,在ETF市场的竞争中,马太效应在部分领域仍然突出,如头部机构依托品牌影响力、渠道优势及先发规模效应,在主流宽基产品领域有着较强的竞争壁垒。

不过,“随着市场持续发展,ETF竞争也正朝着多元化和深层次演进。一方面,头部公司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布局创新产品领域,以搭建更完善的产品体系。另一方面,中小机构则更多选择避开与头部机构的正面竞争,试图在细分赛道深耕,以精准匹配特定投资者需求来寻求发展空间。”崔悦分析。

此外,她指出,ETF竞争也正逐步转向综合服务能力和投教服务水平的较量,核心在于能否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选择和配置各类ETF产品,能否提供更优质的指数投资体验,而这更多是考验机构在价值输出和生态运营等方面的能力。

fun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