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小产品拿大订单:CF奖十二年,中国制造如何撕去旧标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3 20:24:39

(原标题:小产品拿大订单:CF奖十二年,中国制造如何撕去旧标签?)

南方财经记者吴佳霖 广州报道

2025年10月,广交会设计创新奖迎来了1400家参评企业和3210个申报的产品。其中,137家企业的167个产品获奖,获奖比例为5.2%,是2013年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届。

本届CF奖共有1个至尊金奖,24个金奖,47个银奖和95个铜奖。至尊金奖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仿生灵巧手Revo2,这已经是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年获得至尊金奖。据悉,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强脑科技的展位吸引海内外客商约2万人,接待洽谈超1500人,现场售出样机50余台。这种热度持续到了第三期广交会,在21.2智慧医疗展区,强脑科技前拍摄、询单灵巧手的客流仍旧熙熙攘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优质产品参与评奖?CF奖究竟可以为参展企业带来什么?

金奖企业山东数字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总监吕瑞卿认为,参加CF奖有利于让产品得到更大推广,让更多技术走向海外。

金奖企业广西福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国际部负责人冯良成指出,CF奖让获客效率显著提升,让品牌影响力和产品优势触达更多行业伙伴与潜在客户;另外,CF奖的评选结果是其申请VIP展商、争取品牌展位的重要加分项,既增强展会中的竞争优势,也进一步夯实业内口碑。

连续参评11年的福建尚飞制衣设计经理黄颖认为,企业这些年跟随CF奖不断发展与变化,走过了从“单一功能服装” 到“智能集成装备” 的转变,也反映了户外运动装备向安全性、环保性、智能化、多功能集成发展的趋势。

从2014年的LED灯车服、2017年的热反射无缝羽绒服、2019年的气凝胶夹克,到2020年“行走的红绿灯”、2021年的抗病毒防护户外运动功能棉衣、2022年的“登峰”造极滑雪服,再到2024年融合了多种功能和应急救援能力的充气两栖救助三合一夹克……福建尚飞制衣连续参评CF奖11年。

该公司设计经理黄颖认为,产品设计理念度过了功能强化期、材料革新期、智能化萌芽期、健康与可持续深化期与如今的系统集成与应急化升级阶段。

正如尚飞制衣设计理念的变化,今年,垂直市场的“小产品”也能有“大市场”的理念,在CF的产品中有很好的体现。

近年来,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参与评奖,越来越多符合真实市场需求的产品被挑选出来。

在广交会D区三楼的CF奖展厅,人流与询盘最密集之处,往往是那些将创新落于细微、用设计解决实际痛点的产品。

南方财经记者观察到,多位采购商举着“小本本”,熟练地拿着笔和翻译器,在现场产品前,与参展商直接进行产品参数对接和细节比较,显示出市场对高契合度创新产品的迫切需求。

本届获奖作品也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真正的“大市场”,往往源于对“小产品”的极致深耕。

多元市场蝶变之下,丰富的市场需求也浮出水面。“因为更优惠的关税政策等,很多美国客户如今会去墨西哥寻找产品。日韩的用户更在意时装的美观度,还有一些特定市场的用户则会在意‘绿色’的设计理念。”黄颖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新西兰临海且有牧场,地广人稀,对环保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可降解、可再生被纳入了制衣理念。

如今,尚飞制衣不仅引入竹炭、石墨烯等新型环保材料,还在使用再生材料、生物降解面料等,控制极低碳排放。

广西福美新材料在绿色理念层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冯良成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我们从源头把控材料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属性,产品使用阶段更聚焦低能耗、长寿命设计,既能帮助客户降低后期维护与替换成本,也契合全球‘双碳’发展趋势。”

他透露,广交会期间,福美订单签约“开门红+持续稳”,展期首日启幕不久便成功签下订单,展期每日接待不下于500客流,每日均有来自全球不同区域的客商达成合作。

除了“向绿”而行,本届获奖产品同样体现了中国制造“向智”而升的迭代路径。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的M6超凡大师按摩椅,凭借AI算法与人体工学的深度融合,斩获CF奖金奖。

“质量是企业的灵魂,创新同样不可或缺。”豪中豪海外营销拓展经理王丽娟表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与设计理念各异,豪中豪通过创新设计,让产品精准契合不同市场的消费偏好。据悉,在第138届广交会上,该企业已与来自俄罗斯、土耳其、柬埔寨、巴西等国的20家采购商建立联系,并达成125万美元的初步意向订单。

至尊金奖,无疑是CF奖每年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制造业的一个风向标。

历数CF至尊金奖的十年之变,正是中国制造的十年迭代的缩影。

将时间拨回2013年前后,中国制造业正身处转型的十字路口。彼时,出口商品虽已遍布全球,但核心竞争力仍多依托于代工模式与价格优势,“廉价低质”成为亟待撕去的标签。然而,被视为产业转型关键节点的工业设计,其力量尚未被充分释放。

彼时,红点奖、红杉奖等国际设计奖项虽具影响力,却未必能精准呼应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独特路径与迫切需求,中国制造在创新评判上也缺乏足够的话语权。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建属于中国的权威设计创新评价平台,引导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便从行业呼声上升为一项关键的破局之举。

CF奖,正是在这一历史节点肩负使命而生。

分析2014年以来的至尊金奖,不难发现,早期的奖项多授予在特定领域实现功能极致化,或成功应用新技术的产品。

例如婴儿监视器、水槽洗碗机、洗衣机等。它们往往是“更好的工具”,打准市场痛点,价值主要体现在效率提升与体验优化上。

随后,获奖产品开始展现出将智能技术、用户洞察与设计美学进行深度融合的能力。它们不再是单一功能的工具,而是成为解决特定场景下系统性问题的智能终端。

例如阿波罗的智能电动公路车、智能健身办公椅等,成为“肢体的延伸”,其创新体现在跨界集成与场景定义上,标志着中国制造从“造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变。

浙江强脑科技的“二连冠”,则标志着至尊金奖的评价尺度之变。其获奖产品“仿生灵巧手Revo2”代表的,不再仅是市场的即时需求,而是对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以颠覆性技术主动创造未来需求。

金奖产品也有着同样的领先与颠覆。山东数字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斩获金奖的高清数字人虚拟解剖台与虚拟教学系统HD Digihuman Virtual Anatomy Table,基于真实的超高精度断层序列图像重建人体三维模型,实现多维度解剖观察与交互操作。

吕瑞卿指着屏幕上纤毫毕现的血管与肌肉,告诉南方财经记者与海外顾客洽谈的细节:“一位有过合作的巴西某大学的终端用户,在广交会现场看见我们的产品有更新,有意愿采购量会加大。另外,阿联酋的顾客也对产品非常感兴趣,他有一个新建的医学院,希望全部配套我们的设备。”

未来,中国制造的“向绿”“向智”之变,也将与CF奖一起,彰显更新换代的中国制造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