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11-03 12:44:12
(原标题:新元素药业累亏近7亿:账面资金骤降现金流减少,研发费用也大降)
《港湾商业观察》陈钱
今年以来,多家医药公司陆续递表港交所,9月15日,杭州新元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元素药业)向港交所发起冲刺,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与公司同一天递表的医药公司还有甫康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爱科百发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皆尚未实现盈利。
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药企来说,资金甚为重要,尤其是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情况下,稳定的资金来源几乎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政府补助减少、银行存款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新元素药业能否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凭借在研核心产品成功破局,市场将持续关注。
累计亏损近7亿,账面资金骤降
招股书及天眼查显示,新元素药业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为史东方博士,现年62岁,于1999年进入生物制药行业,曾先后在美国生物医药公司担任科学家。
新元素药业主要围绕慢性疾病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开发覆盖痛风患者治疗全领域治疗组合,包括高尿酸症、慢性痛风、急性痛风、痛风石溶解和合并高尿酸血症CKD等适应症的全覆盖治疗。
公司目前的核心产品ABP-671即是一款针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代谢疾病领域的药物,另一款主要产品ABP-745为针对急性痛风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治疗领域的小分子创新药。不过目前这两款产品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核心产品ABP-671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开启二期临床研究,主要产品ABP-745计划于今年四季度在美国与中国同步递交二期临床研究的申请。
换言之,新元素药业目前并无产品获批进行销售,因此也无从产品销售中产生任何收益。2023年、2024年及今年1-6月,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税务激励补偿以及政府补助,并且整体收入逐年下滑。
2023年、2024年及今年1-6月,公司录得收入分别为1118万元、771.8万元、181.3万元,今年上半年同比下滑62.78%。其中2023年和2024年的政府补助分别为437.1万元、139.2万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9.1%、18%,到今年上半年,政府补助已降为0。
而公司银行结余利息收入和定期存款利息的收入也有所下降。2023年和2024年,公司来自银行结余利息的收入分别为207.5万元、351.7万元,来自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分别为384.7万元、113.7万元。
到今年上半年,新元素药业来自银行结余的利息收入由上年同期的270.6万元降至56.3万元,来自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由上年同期的70.7万元降至28.6万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长期保证金的利息收入94.8万元。
据公司介绍,长期保证金指公司根据合作协议向CRO支付的前期付款,该保证金将于若干合作结束后退还,保证金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销成本入账,其利息收入反映了基于CRO未来退款的预期时间及金额计算的保证金账面价值随时间增加。
进一步观察,公司的银行结余下降较为明显,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其银行结余分别为3783.1万元、1.18亿元、5203.6万元,今年上半年可谓腰斩。也因此,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新元素药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降幅达53.2%,2023年、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分别为8983.1万元、1.18亿元、5503.6万元。
新元素药业表示,银行结余及现金的减少主要系研发活动及日常营运产生的资金需求。
的确,和大部分产品尚未商业化的药企一样,新元素药业近年来皆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分别录得亏损9742.2万元、4.34亿元、1.65亿元,两年半累计亏损6.97亿元。
研发投入大降,递表前夕仍在融资
在较为关键的研发方面,或许受资金压力影响,公司核心产品ABP-671及主要产品ABP-745今年来的研发投入有所下降。
2023年、2024年及今年1-6月,新元素药业的研发总开支分别为1.77亿元、3.38亿元、7376.8万元,今年上半年同比下滑54.54%。
公司的研发投入主要是核心产品ABP-671的投入,2023年-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分别为1.55亿元、2.84亿元、6308.6万元,主要产品ABP-745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656.1万元、4774.2万元、719.2万元,两项产品今年上半年均有所下滑。
公司表示,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较高主要系专注于患者招募及展开2b/3期临床试验;而2025年上半年工作重点则主要转向数据分析、研究收尾及与该试验相关的监管沟通准备,随着临床试验的继续推进,预期将继续产生与ABP-671相关的大量研发开支。
公司的资金压力也反映在现金流上,2023年及2024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流出状态,分别为-1.92亿元、-3.68亿元、今年上半年末仅为33.6万元。
天使投资人,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认为,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特性,临床试验阶段的持续资金注入是保障试验效率、数据质量和监管审批的关键研发投入的缩减可能导致临床试验入组速度放缓和关键节点的延误,甚至因资金不足最终拖延产品的上市化进程。
诚然,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药企而言,资金的重要性不管是对于公司产品的商业化还是日常运营无需讳言,此次港股IPO,公司募资确也主要用于研发及日常运营,即:1,核心产品ABP-671及主要产品ABP-745的研发;2,持续开发技术平台、其他现有管线资产的完善及将新候选药物探索开发至临床试验阶段;3,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用途。
自2017年以来,新元素药业已获得5轮融资,融资方包括凯泰成德、优选满安、鄂州钰联、珠海丽珠等。2025年8月5.52亿元D轮融资完成后,公司估值由2017年的1.07亿元涨到30.52亿元。
估值暴涨背后,在公司今年递表港交所前夕的8月,凯泰康慧也在进行着股权转让,分别将235万股股份、90.97万股股份、15.16万股股份转让给方良昌、陈明贤、张惠荣,代价分别为1.55亿元、6000万元、1000万元,以D轮融资66元/股的价格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天眼查显示,凯泰康慧的股权受让人均为凯泰康慧的主要股东,其中方良昌为凯泰康慧的实控人,持有凯泰康慧43.18%的股份,陈明贤持有11.07%的股份,张惠荣持有1.85%的股份。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新元素药业实控人为史东方博士,直接持有公司30.3%的股份,凯泰成德、凯泰洁奥、凯泰管理分别为持有7.6%、7.6%、12%的股份。(港湾财经出品)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11-03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11-03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11-03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11-03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11-03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11-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