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重大改革,最新解读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11-01 13:15:40

(原标题:重大改革,最新解读)

【导读】公募基金迎基准改革:“两规” 锚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基金投资“标尺”功能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王思文

为规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选取与使用,完善基金管理人的内部控制,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10月31日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

当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同步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细则》)。《指引》和《细则》发布后,中国基金报记者火速连线公募基金公司,对这一重大改革文件进行深度解读。

以业绩比较基准锚定产品本质

杜绝“名实不符”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公司根据基金的类型、投资范围与投资策略等,为基金设定的一条重要“基准线”,更是基金投资的“标尺”,其核心在于精准表征产品的特性。

此次《指引》中明确提出,应突出基准对产品的表征作用,业绩比较基准应充分体现产品定位和投资风格,基准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化,不得仅因基金经理变化、市场短期变动、业绩考核或者排名而变更基准。

华夏基金对此表示,《指引》和《细则》要求基金公司要严格依据产品投资策略设定合理的业绩基准,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这将进一步约束基金实际投资行为与产品策略定位相匹配。

易方达基金副总裁王骏也称:“《指引》和《细则》要求业绩比较基准与基金投资所覆盖的资产类别、标的品种、国别或地区、市场板块以及投资策略等相匹配,将进一步增强业绩比较基准的明确性和清晰度,有助于投资者客观直接了解产品特性,引导投资者形成合理收益预期并做出理性投资决策。”

建立全流程管控体系

持续纠正“风格漂移”等问题

从实践看,虽然部分基金经理初衷是为投资者提供良好收益,创造超越市场同类基金的超额收益,但因忽视了业绩比较基准“锚”的作用,引发“风格漂移”等问题。为此,《指引》和《细则》强化了基准对投资的约束作用。

从产品层面看,广发基金分析称,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能够明确产品定位,有效防范“风格漂移问题”。通过为基金投资管理设定明确的标准,加强对投资运作的过程管理,引导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关注业绩比较基准与投资策略的匹配度,使得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更加清晰、更可感知,达到投资风格明晰的效果。

“为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指引》还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覆盖基准选取、披露、监测、评估和纠偏的全流程内控体系。”富国基金进一步表示。

将基准与基金经理考核相挂钩

引导长期价值投资

事实上,推动业绩比较基准与基金经理绩效薪酬挂钩,是市场较为关注的话题,也是此次改革的重要突破。

今年5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并将其与基金公司评价、基金评价评奖以及基金经理绩效薪酬相关联。此次《指引》明确要求,要发挥基准对考核的指导作用。

广发基金认为,通过发挥业绩比较基准在完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方面的作用,能够引导行业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督导基金经理严格遵守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策略和范围,减少因市场短期波动进行频繁交易,更好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有效提升基金业绩的稳定性。

华夏基金则表示,要求基金管理人更加审慎选取业绩比较基准,并采取措施管理实际投资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偏离,通过将业绩比较基准与基金经理考核相挂钩,有助于建立以长期业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另外,《指引》通过强化基准的外部监督,包括托管监督、销售展示、评价评奖与信息披露等方面,以进一步构建围绕基准的良性互动生态。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总结称,“《指引》和《细则》是公募基金落实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又一重大举措,将推动业绩比较基准更加有效地发挥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等作用,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有助于帮助投资者提升决策效率与投资体验。”

校对:纪元

制作: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