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31 19:50:10
(原标题:兴业首次中期分红敲定 行长陈信健:银行股长期修复趋势明确)
10月30日,兴业银行公布三季报,次日召开线上业绩说明会。兴业银行副董事长、行长陈信健、首席风险官赖富荣、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等出席。
会上,该行高管团队直面市场关切——从首次启动中期分红方案,到详解如何应对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再到回应“存款搬家”与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等领域风险变化……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该行主要盈利指标边际修复,营收降幅收窄、归母净利润有所增长但增幅放缓;手续费佣金净收入以3.79%的增速成业绩亮点;不良贷款率1.08%,资产质量核心指标保持稳健。
在银行股估值修复信号渐显的当下,兴业银行如何通过优化资负结构、推进风险管理改革应对挑战,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截至10月31日收盘,兴业银行(601166.SH)收20.23元/股,年内涨幅10.53%,市值约4281亿元,市净率0.55。
今年,兴业银行首次实施中期分红。该行副董事长、行长陈信健透露,“昨天经董事会审议通过,计划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分红金额5.65元,分红总额119.57亿元,占半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0.02%。”
股民更关心何时能拿到分红。对此,陈信健明确表示,“后续将于2026年1月召开股东会审议利润分配方案,并在股东会通过后,尽快推动分红落地”。据悉,该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已累计分红2161亿元”
在股权结构优化方面,主要股东与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增持兴业银行。2022年-2024年,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等主要股东累计增持我行超9.5亿股。在此基础上,今年5月,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兴业转债”全额转股,继续增持3.88亿股;大家人寿一季度从二级市场增持我行5.41亿股,9月和10月又继续增持超7400万股。
长期以来,银行股估值走势“低迷”,但近期农业银行市净率突破1,是银行股估值修复的一个重要信号。
陈信健认为银行股长期修复趋势明确:一是风险边际改善、息差降幅收窄,经营基本面稳定;二是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经济与上市公司质效,银行作为高质量红利股将成重点配置标的;三是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岁末年初或为配置关键期,将为银行板块带来增量资金。
截至10月30日,该行静态股息率5.29%,处于上市银行前1/3,PB市净率0.53,处于上市银行后1/3。“在板块估值修复趋势中,我行有信心表现更好。”陈信健说。
从“盈利能力”维度看,兴业银行前三季度盈利表现逐步改善,核心指标符合市场预期。
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612.34亿元,同比下降1.82%,但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4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为630.83亿元,同比增长0.12%,增幅较半年度放缓(0.21%)。
但需注意的是,与行业趋势相同,兴业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1.72%,较2024年下降10BPs。据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介绍,为缓解息差收窄影响,该行在负债端重点发力。
“通过推进企金织网工程3.0,做实主结算账户经营,深化零售场景金融建设和加强高成本存款管理,实现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2BPs,降幅较半年度进一步扩大2BPs。”林舒说,“这些举措较好对冲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维持利息净收入相对稳定,实现利息净收入1109.59亿元,同比微降0.5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
另外,该行手续费佣金净收入是个增长亮点。前三季度,该行实现手续费佣金净收入200.81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财富销售中收同比增长7.7%,托管中收同比增长8.5%。
对此,林舒分析称,一是财富销售中收较上半年增速加快,1-9月财富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幅7.7%,较上半年提升7.4个百分点;二是信用卡中收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1-9月信用卡中收67亿元,同比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此外,托管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三季度以来,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据介绍,该行客户资产配置行为体现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含权产品配置增加,客户收益提升;二是第三方存管客户活跃度明显提高。三季度月均签约客户达到上半年月均2倍以上;资金沉淀方面,该行个人第三方存管保证金月日均规模大幅增加,显示客户在资本市场交易更加活跃。
从该行资负结构看,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存款在降成本的同时,比年初增加3024亿元,在总负债中占比较年初提升2.17个百分点;贷款在优结构的同时,比年初增加2533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较年初提升1.53个百分点。
具体看存款方面,规模上,截至9月末,该行各项存款规模合计58347亿元,比年初增加3024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也出现明显了的“存款搬家”现象,三季度个人存款月均增量比上半年减少约100亿元;从市场上看,7、8月金融机构住户存款同比少增超万亿元。
自今年5月存款利率下调后,存款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一步削弱,同时资本市场持续回暖形成分流,存款增长出现放缓迹象。“下一步,我行将通过抓实定期存款到期对接、优化存款产品组合配置、加快推进结算性存款拓展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存款规模。”林舒说。
成本上,该行存款付息率降低。1-9月,该行各项存款付息率1.71%,比上半年下降5BPs。其中,单位存款付息率1.65%,比上半年下降6BPs;个人存款付息率1.85%,比上半年下降4BPs。
为压降负债成本,据林舒介绍,该行一方面,对长期限存款采取缩量续作策略,进一步完善大额存单分配机制,合理控制结构性存款等高成本存款的规模增长。另一方面,深化授信客户综合经营,拓展主结算账户,加强场景金融建设,提升客户粘性和产品配置率,带动低成本结算性存款增长。
再看贷款规模,截至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2533亿元。其中,对公贷款比年初增加2594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7%,“力争对公贷款全年新增3000亿元左右。”林舒会上提到。
但该行个人贷款比年初减少了496亿元,对此他解释称,“主要是受经济形势变化、市场需求影响,同时在银行业零贷不良率抬升的情况下,我行主动优化业务策略,适度弱化规模增长,保证发展质量。”
兴业银行资产质量总体稳定,据该行首席风险官赖富荣介绍,从不良生成率上看,不良资产生成率低于去年同期;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08%,与半年末持平,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一方面,该行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风险”已从高发转向收敛,“通过总行行领导挂钩督导与风险防控敏捷小组攻坚等机制,新发生不良峰值已经过去。”他表示。
数据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53%,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10.58%,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没有新发生不良,且通过专项债置换回拨减值,有效‘控新降损’”。
另一方面,其他领域风险可控,该行第三季度制造业新发生不良较前两个季度平均新发生不良金额下降48.61%,且相关风险已在年初摸排范围内,没有超预期变化和扩散性趋势;但零贷领域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部分客户收入下降影响,资产质量仍承压。
业绩说明会上,赖富荣还透露该行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目前改革已实现平稳过渡,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员工队伍均已调整到位,新流程机制开始有序运转。”
对于全年资产质量,赖富荣预期明确:“预计全年新发生不良较上年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关注贷款率、逾期贷款率将保持相对平稳、合理可控。四季度我行将继续完善资产质量攻坚工作机制,应用好智能风控手段,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同时持续提高催收效能,将资产质量主要指标控制在合理水平。”
观点
2025-10-31
观点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潮汐商业评论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