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31 19:32:48
(原标题:专访松下中山正春:期待在中国推广“好房子”的日本经验)
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之际,民众对“好房子”的需求也日益旺盛。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10月28日,松下WS(Wellness Smart,智感健康)首家旗舰店在上海太阳宫正式开业。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执行副总裁、住建空间事业部总经理中山正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房地产行业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深刻变革,这不仅是政策的引导,更是市场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好房子”要求,今年5月份正式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也为住房品质建设划定基准线,上海、广州、贵阳、西安、沈阳等众多城市推出了“好房子”建设的相关政策。
展望未来,中山正春告诉记者,中国高质量住宅空间的需求或将呈现三大趋势:从“单品智能”迈向“全屋智慧”;从“绿色认证”转向可以呈现的“健康结果”;从“标准化方案”升级为“个性化定制”,以匹配、满足个性化需求。
《21世纪》: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未来“好房子”作用有望强化,如何看待政策和时代机遇?
中山正春:中国政府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和“好房子”的理念,与松下推进的事业方向非常契合。中国房地产行业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深刻变革,这不仅是政策的引导,更是市场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
房地产从投资目的变成实际住宅需求,这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中国消费者对“好房子”的定义,已超越单纯的面积和区位,转向对健康、舒适、绿色和智能的综合追求。这也给外资企业带来了机遇,松下推进的WST(Wellness Smart Town,松下智感健康生活)业务已展开41个项目,订单户数达到1.7万户。我们不再仅仅是设备的供应商,而是努力成为“好房子”标准的共建者与高品质生活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21世纪》:在你看来,中国消费者对“好房子”的定义,与日本市场相比有何独特之处?中国高质量住宅空间的需求会如何演变?
中山正春:日本的住宅面积相对比较有限,所以在此基础上,日本市场更加注重精细化与耐用性。
中国消费者对“好房子”的定义更强调两点:一是极致的“集成化”体验,期望通过一个系统智能联动全屋产品,比如空气、水、光管理;二是居住空间的“多功能性”,要求住宅能同时满足居家、办公、育儿、养老等多重场景需求,这些是中国市场的需求。
今后,中国高质量住宅空间的需求或将呈现三大趋势:从“单品智能”迈向“全屋智慧”;从“绿色认证”转向可以呈现的“健康结果”;从“标准化方案”升级为“个性化定制”,以匹配、满足个性化需求。
《21世纪》:你曾提到,中国房地产行业正从“售出即结束”的模式,转向通过运营和服务实现长期收益。在房地产从“制造业”迈向“服务业”的实践过程中有哪些痛点?如何解决?有哪些案例可以分享?
中山正春:我认为主要有两个痛点:第一,是各公司或者部门提供的、实际触达消费者的信息形成“孤岛”现状,难以协同;另外,是开发商更加擅长建造层面,却普遍缺乏长期运营服务的心得与经验。
为了破解这两大痛点,松下的住建空间事业通过减少环境负荷、提高生活品质,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松下通过促进健康的设备和服务、健康管理系统的整合等,提供健康相关的经验,更希望能将与健康相关的高附加价值融入开发之中。
日本是世界上最先步入少子化、高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松下在日本积累了丰富经验与知识,期待对中国市场有所贡献。
《21世纪》:人工智能尚未重塑房地产行业,但这一天终将到来。从中长期看,人工智能会产生哪些颠覆性影响?
中山正春:WS上海旗舰店也引入了AI,将一些传统设计转由AI来做,包括施工设计和管理。在提案、施工阶段引入AI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优化人力效率,在环境以及价值提供上也会有很大改善。
AI可以参与设计或施工管理,在用户实际居住以后,我们也可以收集一些使用数据,通过数据可以重新梳理更节能的耗材或方案,再把更优的方案提供给消费者。通过直接和消费者沟通,可以更深层地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售后服务,我们和消费者的黏性会再度加强。AI发展正在迈出第一步,期待未来AI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21世纪》:在推广绿色、可持续的住宅解决方案时,更高的初期成本往往是最大障碍。如何看待和处理“绿色溢价”问题?
中山正春:“绿色溢价”并非单纯的成本问题,而是为了让地球拥有更好的环境,人类可以更健康地生活下去。在中国“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可持续的住宅从“可选项”正变为“必选项”。“绿色溢价”产生的初期成本可能会相对偏高,但这一投资不仅仅是为了现在的我们,也是为了子孙后代。
我们希望能以独特的技术、创新的产品来应对“绿色溢价”课题,特别是中国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空气质量以及健康用水等课题。为了未来的地球,我们希望不管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承担起责任,为未来投资。
轻视环境问题的企业未来无法生存,我们会更加重视绿色发展,继续努力进行研发。松下集团提出“Panasonic GREEN IMPACT”的长期环境愿景。在中国,松下以“绿智造 创未来”为目标,具体有两大举措:一是商品本身的节能化、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尽量不产生废弃物等。另一方面是企业活动本身要节能、环保,我们的大部分工厂广泛应用太阳能、使用节能空调、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
《21世纪》:松下WS上海旗舰店背后有哪些战略考量?为何选择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中山正春:对于松下来说,中国一定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松下的WS事业以“改善人类健康和为地球环境做出贡献”为使命,是战略性的事业。松下在上海开设WS旗舰店,是基于对中国市场消费升级和健康居住需求的战略举措,背后有三大核心考量。
第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通过WS旗舰店这一窗口,可以更敏捷地响应中国消费者对“安全·安心·舒适”及个性化生活解决方案的追求。第二,松下在日本建设健康社区方面有长达20多年的经验,我们希望活用日本经验,与中国市场实际相结合,创造独特价值。第三,选择上海是看中其作为创新高地和消费风向标的辐射力,富有活力的中老年群体拥有巨大的家庭改装潜力,未来我们将持续拓展线下体验,计划在深圳、大连两地开设新的旗舰店。
《21世纪》:中国一些建筑有上百年历史,其中一些民宅可能已经成为保护建筑,改造这些建筑面临哪些挑战?怎样能让“老房子”释放“新活力”?
中山正春:对一些小户型或陈旧住宅的改装,我们在日本积累了一些经验。日本的住宅一般比较小、比较窄,需要把比较狭窄的空间设计成更舒适的空间。例如,我们在上海虹桥对窄小住宅进行了改造,吸取了日本京都市的古老民宅改造经验。有一些实在是太老的房子,本身可能已经没法改装,这种情况也可以做一些局部改装,改善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一些日式设计可以深度融合空气、水、光等核心要素,将政策倡导的“好房子”理念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可体验的日常价值,助力中国房地产迈向以人为本、可持续的新发展阶段。
观点
2025-10-31
观点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潮汐商业评论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