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31 17:39:11
(原标题:苹果季度营收超千亿美元:市值站上4万亿美元,果链齐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10月31日,苹果(Apple)公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截至9月27日,相当于自然年第三季度)及全年财报。
第四财季中,苹果营收达到1024.66亿美元,超过千亿美元,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净利润274.66亿美元,同比大增86%;每股摊薄收益1.85美元,同比上升91%。
财年全年营收达到4161.61亿美元,净利润突破1120亿美元,延续了增长势头。然而,在整体数据亮眼的同时,大中华区营收为144.93亿美元,同比下滑3.6%,成为全球唯一负增长的区域。
(图源:苹果官网)
国内A股市场上,苹果供应链企业同样表现强劲。果链中的立讯精密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1%,蓝思科技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6%。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四季度,手机市场增势明显。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周销量追踪报告》,2025年第四季度开局强劲,10月前两周,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苹果iPhone销量领先,同比增长29%。
苹果本季度展现了“硬件+服务”双引擎的强劲势头。
第四财季中,其iPhone业务净营收490.2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新机也提供了助力。尽管iPhone 17刚销售一个多月,但业绩已经超过以往。Counterpoint Research的《2025 年第三季度中国与美国智能手机周度销量追踪报告》显示,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上市后的前10天销量较iPhone 16系列增长了14%。
其中,“在上市的前两周,我们看到中国市场iPhone 17基础款的销量几乎是同期iPhone 16基础款的两倍。”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Mengmeng Zhang表示。
Mac业务净营收87.2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自研芯片转型后,Mac业务今年继续攀升;iPad业务净营收为69.52亿美元,同比增长0.03%;可穿戴设备、家居及配件产品线净营收为90.13亿美元,同比下降0.3%。
服务业务净营收287.50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这体现了苹果在硬件更新周期与生态服务上的协同增长。目前,服务收入已占到公司总营收的28%左右,涵盖 App Store、Apple Music、iCloud、Apple TV+等多个板块,带来高利润率与抗周期能力。
可以看到,苹果在产品端依然稳健,同时在商业结构上进一步强化以服务、订阅和生态绑定为核心的综合平台。
不过,财报中的另一组数据引发了市场关注。第四财季,苹果的大中华区营收144.93 亿美元,同比下降3.6%,成为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场。苹果CEO库克在财报电话会上将下滑原因归结为iPhone Air 在华上市推迟。
但市场还关心多重因素,包括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本土品牌在AI发力,都使苹果在节奏上承压。
比如,近年来,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等核心厂商,不仅抢夺高端份额,还在加速AI手机迭代,通过自研大模型、语音助手等功能提升用户黏性。相比之下,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尚未在中国落地,但面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创新浪潮,存在挑战。
在高端市场上,竞争更加激烈。根据Omdia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60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销量4200万台,同比增长13%。其中,华为占比45%、苹果占比33%。
可见竞争态势胶着,不过,因为高端新机往往在下半年发布,高端手机将在下半年激烈角逐,市场份额还将发生变化。
库克在电话会议上多次强调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并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大中华区收入将恢复增长,他还表示iPhone 17系列的需求超出预期。
市场也普遍认为,随着换机周期、消费旺季拉动、AI功能逐步落地,苹果将迎来营收新高。从资本市场看,截至10月30日美股收盘,苹果股价报271.4美元,市值达到4.03万亿美元,是第三家超过4万亿美元企业。
整体来看,苹果正在以新品周期(iPhone 17 系列)、软件服务业务与AI潜力为推动力,强化未来增长路径。在苹果财报亮眼、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的背景下,中国供应链的表现同样成为观察行业走势的窗口。
立讯精密与蓝思科技两家核心供应商的业绩,显示出制造环节正经历新一轮“提速换挡”。
10月30日,立讯精密发布财报,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64.11亿元,同比增长31.03%;归母净利润48.74亿元,同比增长32.49%。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209.15亿元,同比增长24.69%;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6.92%。
同时,立讯精密在报告期内完成对莱尼相关资产与闻泰ODM/OEM资产的整合,通过智能制造与垂直整合强化供应链,加速向系统级解决方案提供商演进。消费电子产线也从手机拓展到更多元的硬件,包括和OpenAI等企业合作。
在汽车电子领域,立讯精密也已切入智能座舱等领域,业务结构更加多元化。并且立讯精密加快布局AI算力产业,连接产品、光模块等通信产品供货海外客户。尽管快速扩张带来了营运压力,但其产业协同效应正在放大。
蓝思科技的节奏略有不同,但增长逻辑同样清晰。公司前三季度营收536.63亿元,同比增16.08%;归母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1%;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07.02亿元,同比增长19.25%,创历史同期新高。
作为苹果等品牌的供应商,蓝思科技在“AI端侧硬件”与“机器人”方向同步发力,正在从传统玻璃与结构件制造商向AI硬件平台企业转型。
其消费电子基本盘仍保持稳健,受益于苹果新机热销。在折叠屏产品上,蓝思科技已布局UTG和VTG等新技术研发,具备快速量产折叠屏结构件和模组的能力。
手机之外,蓝思科技表示,目前与北美头部客户长期合作,不仅为其最新热销的AI眼镜提供精密结构件、光学部件与声学模组,更将后续拓展至软板SMT、无线充电模组、充电盒组装及整机组装环节。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与以Rokid为代表的国内头部企业合作。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自2016年入局以来,蓝思科技通过自主研发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产品,逐步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能力。公司在液态金属材料、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模组与灵巧手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相关产品已批量交付北美及国内头部机器人客户。
据蓝思科技透露,预计全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3000台,四足机器狗超1万台。为进一步强化该业务布局,蓝思智能机器人新总部将于11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同步启动的湖南省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将联合国内外头部企业,推动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与家庭场景的多元融合。
整体来看,苹果链呈现出“稳中有升、强中有分化”的特征。立讯精密通过纵向整合与多元布局展现出制造端的确定性增长,蓝思科技则以创新转型和新兴硬件切入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两家公司共同体现了中国制造体系的深厚竞争力。尽管苹果在华营收承压,但其供应链企业正通过技术升级与产业延展,抢先进入AI驱动的新制造时代。
总体来看,中国苹果链厂商在大体量订单、AI基建、智能硬件浪潮中处于上行周期。垂直整合的趋势相同,但不同企业因所处供应环节、成长路径、扩产节奏不同,在路径选择上有不同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潮汐商业评论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智通财经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