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闻
2025-10-31 11:20:55
(原标题:光伏寒冬中阿特斯逆势突围 储能业务贡献突出)
2025年,光伏行业深陷“价格战”的困境,而阿特斯(688472.SH)则凭借其储能业务的强劲拉动,展现出穿越周期的韧性。根据公司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其持续盈利的良好态势得以延续。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1.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84亿元。
阿特斯在三季报中强调:公司依托大型储能的先发优势、卓越的海外渠道及国际化的管理文化,成功稳固了盈利水平,并保持了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近55亿元,展现出强大的财务健康度与抗风险能力。
利润核心引擎:储能业务快速增长
2025年1月至9月,阿特斯大型储能产品出货量达到5.8GWh,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三季度出货量达2.7GWh,同比增长50%。储能板块为公司第三季度整体业绩做出了突出贡献。面对行业供需关系与地缘政治带来的挑战,公司表示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应对变局,稳步释放核心价值,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回报。
海外市场的多点开花是储能业务高速增长的关键。10月29日,阿特斯宣布其位于南澳大利亚的“曼纳姆”220MWh储能项目成功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SolBank储能系统,与同场区46兆瓦光伏电站配套形成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南澳大利亚实现“2027年前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北美市场同样成果丰硕。10月1日,阿特斯储能与黑石集团旗下Aypa Power签署加拿大安大略省420MW/2122MWh储能项目协议,这是双方第四次合作布局北美市场,该项目采用阿特斯大型储能系统产品SolBank。值得注意的是,阿特斯还将为该项目提供为期20年的长期服务,这种“设备+运维”的商业模式大幅提升了收益稳定性。
能源研究与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预测,到2034年,全球在电池储能领域的投资将达到约1.2万亿美元,以支持超过5900吉瓦(GW)的新增风能和太阳能装机。报告强调,先进的电网级电池技术对于维持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渗透下的电网稳定至关重要。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储能企业的海外扩张势头迅猛。据中国储能联盟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获得的海外储能订单总计达186吉瓦时(GWh),同比激增超过220%。这一增长凸显了中国制造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光伏业务战略收缩 技术升级应对内卷
光伏组件作为阿特斯的核心业务之一,面对光伏行业的激烈竞争,公司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反内卷”的号召,在销售策略上坚持“利润第一性”原则,主动减少出货,有序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稳固提升在高价值市场的出货规模与份额优势,确保组件业务的盈利性。2025年1月至9月,阿特斯实现组件出货19.9GW,其中第三季度出货5.1GW。
技术创新方面,阿特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申请专利5,156项,维持有效的主要专利2,244项,专利数量持续位居行业前列。
从行业基本面看,光伏产业正在经历一轮震荡:政策支持正通过“反内卷”治理、技术标准升级与应用场景拓展三大路径,系统性推动中国光伏行业从产能过剩的低效竞争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有关新能源建设的表述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
机构认为,这意味着光伏产业在未来五年将逐渐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支柱,产业发展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并从“补充能源”全面转向“主体能源”。叠加对于“内卷式”竞争的遏制,通过专项整治低价倾销、低质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强化产能调控与质量标准,光伏行业或将从“拼规模”转向“拼技术、拼效率”。
展望未来,阿特斯表示将继续秉持“反内卷”的经营定力,通过技术创新、全球运营与卓越的ESG治理,持续优化“光伏+储能”双轮驱动的业务结构。公司将以盈利为导向,聚焦长期价值创造,为全球客户与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致力于构建一个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