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手机厂商双十一高端竞速:元器件涨价下的定位抉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30 21:08:34

(原标题:手机厂商双十一高端竞速:元器件涨价下的定位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进入双十一销售期,国内手机厂商的高端旗舰大战也正式打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对比发现,在常规对手机影像和性能等主要维度进行产品提升的同时,今年发布的旗舰机型标准版有不同程度的价格提升。多家手机公司负责人也公开表示,当前手机存储涨价趋势较为明显——这意味着从产品配置和定价方面需要进行多方考量。

与此同时,上半年一度对手机销售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消费补贴有所减弱。

这意味着在手机元器件涨价、补贴减少的当下,本轮双十一大促期间的手机消费大战,可能会更贴近于回归产品和品牌本身的竞争。

“我们对双十一的销售目标是比去年实现同比增长。”真我realme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徐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记者采访时坦言,今年手机市场整体趋势就是“稳”,在这种情况下,更考验每个品牌对产品本身的规划、用户吸引力和品牌力的拉伸。

双十一是手机厂商每年争相发布高端机型和争夺市场的重要时刻,但今年面临不小的挑战。

首当其冲是元器件涨价,以存储产品为代表。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测算,存储涨价带动不少手机厂商今年的标准版旗舰新机相比上一代,出现百余元不同程度涨价。

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激烈探讨。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就针对新发布的红米K90系列定价做出了调整和解释:“12+512G内存配置款首销月降价300元,内存涨价实在太多,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这份诚意。”

iQOO产品副总裁罗锋受访时坦言,存储芯片涨价对整个行业都带来影响。对于iQOO来说,屏幕和存储的涨价,不但影响到新品在首发期的价格,也会影响到其全生命周期的销售和备货节奏。“这是行业共性的问题,我们确实很难去把控价格趋势,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产品做到足够好,让用户觉得值得。”

徐起在受访时也表示,今年整个市场在成本和竞争层面都面临较大压力,对真我来说,几项配置都比上一代有较大幅度提升,因此成本也有较多上涨。此外由于新发布的真我GT8系列在影像方面投入较大,Pro系列首发搭载理光GR影像系统,也推动研发投入提升。

“真我要保证在企业健康运营情况下提供产品,所以这一代产品比上一代定价有一定涨幅,但我们依然认为要产品力优先。这涉及在投入方面如何给用户更精准的体验。”徐起坦言。

双十一大促期间,手机厂商普遍发布的新机定位高端市场,在本次元器件涨价引发的进一步价格抬升背景下,也不失为是国产品牌面向高端市场的进一步探索。但这背后必然需要足够的产品配置和市场观察所支撑。

真我手机发布的GT8 Pro顶配版本首次突破5000元。徐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在今年特别的外部元器件环境并考虑自身产品配置条件下,真我不会抗拒冲刺5000元以上价位段,也在用户调研方面做了充分准备。“目前来说,我们的价格应该会比较稳步、健康地增长,但也会在价位段里保持足够的产品竞争力。”

徐起进一步分析,近两年中国手机高端市场的份额在持续上涨。这可能与国补和消费者决策路径都有关。“消费者换机周期变长,一旦计划换机,就倾向于选择一台功能更全面的产品。所以市场条件已经具备。”

此外他指出,真我旗下产品中,GT系列卖得比低端系列更好。因此长久以来在中高端用户中也形成了一定认知积累。由此,才有利于其向更高价位段冲击。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呈现类似情况:在高于600美元售价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8%,创历年上半年最高纪录。其中小米高端智能手机上半年销量同比增幅达55%,vivo高端智能手机上半年销量同比增幅达11%,主要增量均来自中国市场。

该机构指出,中国品牌正致力于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旗舰产品冲击高端市场,预计未来会在600美元以上市场持续获得更大的份额。

当然,供应链层面的波动,对手机厂商整体产品布局和经营策略也带来影响。

群智咨询(Sigmaintell)分析认为,当前,随着DRAM价格持续上行,成本压力正进一步向终端产品端传导。其中,中高端机型受挤压尤为明显,需在“涨价保利润”与“担本保竞争”之间艰难权衡;超低端机型若为控制成本选择降配,则会直接降低消费者换机意愿,两端压力叠加下,终端厂商面临运营挑战。

该机构预测,厂商将针对不同市场特性调整定价:国内等竞争激烈区域采取保守涨价策略,部分寡头市场则实施微幅涨价,通过差异化方式实现“保份额”与“保利润”的平衡。

从宏观大盘来看,国内手机市场正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

IDC咨询统计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手机出货结束六个季度同比增长,这种下跌表现延续到了第三季度。显然,“国补”带来的市场消费刺激效应正在减弱,消费者更趋于理性了。

由此,寻求手机大盘中的细分成长性空间成为焦点,其中针对游戏人群的“性能”赛道和需求更日常的“影像”赛道是两大关键。

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就指出,“国补”举措本身无法带来额外的手机增量,最终还是回归手机厂商产品力和真实体验的对比。通过聚集性能与游戏赛道,一加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24岁以下消费者规模比去年提升106%。

他在受访时分析,越是在外部刺激减少的情况下,产品本身的特点非常重要。“比如在PC市场,均价偏高的高端游戏本销量在上涨,但其他笔记本品类销量在下滑,这说明产品能满足用户的额外需求,才是大环境下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选择做好165Hz的高刷新率护眼屏幕等体验,希望成为偏好射击类游戏的年轻人换机首选。”

李杰还提到,165Hz屏幕配置、定制网络芯片G2等举措,不只是为了高端旗舰,也希望推动用户规模上量,由此可以进一步推动供应链成本下降,同时提升体验。

一加此前提出硬件综合净利润可以为0,李杰指出这一战略暂时不会发生变化。“性价比确实是年轻人重要的考量。所以我们希望把产品做好,价格定到让大家非常满意的档位。”

从产品策略来看,与供应链共同研发,甚至自研关键能力和芯片,是当前手机厂商共同推进的方向。

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就指出,vivo走出了一条自研与共研并行的协同之路。一方面,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与各领域行业领先的伙伴深度合作,将全球专业赛道的技术能力,转化为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针对行业暂时无法满足的差异化需求,进行长周期、大规模的资源投入。

手机厂商与影像厂商合作再添一员。真我今年官宣与理光GR合作,成果就体现在本次发布的高端机上。

徐起指出,真我跟理光GR的合作,是奔着长久战略而来。“合作前提是,要先做手机影像的硬件测试;我们要与理光GR共同做联合研发和调校,必须通过他们内部的验收测试才能上市。这是两个非常严苛的条件。”

此外,在今年的竞赛中,配置独立芯片或自研芯片的趋势还在延续。

对于SoC主芯片已经有较强超帧、超分能力的条件下,iQOO仍然选择自研电竞芯片Q3,罗锋在受访时谈到,在2023年中旬iQOO团队进行用户研究时发现,游戏画质是重点关注方向。“我们认为,一定要提升手机端的图像处理能力,所以定下了Q3自研电竞芯片的规格和目标,然后针对涉及功耗的环节一个个优化,包括SoC调校、散热管控、系统调度、算法优化等。”

至于未来独立芯片和主芯片的整合走向,他进一步指出,如果SoC厂商愿意把Q系列芯片的相关特性整合进去,当然欢迎,这会在数据读取,信息流传递等底层数据的抓取方面,能实现更高效率。

“但厂商可能对‘是否需要对游戏体验投入那么多’产生顾虑。所以现阶段,起码很多SoC厂商如果把我们芯片跟图形渲染相关的算法硬化进去,会多增加功能模块,我们会希望往这个方向推动。”罗锋表示。

在元器件成本攀升等挑战下,今年双十一的高端手机市场竞争,正悄然从价格战转向一场关于产品力、技术自研与用户洞察的深层较量。国产手机品牌希望从影像、性能、屏幕等关键赛道寻找差异化突破,并通过自研芯片、联合研发等方式构建技术护城河。

而双十一,已不仅是销量的战场,更是品牌走向下一个阶段的试金石——谁能在成本与体验之间找到平衡,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