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学习笔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安全性和竞争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30 21:09:14

(原标题:学习笔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安全性和竞争力)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21财经客户端“学习经济”频道即日起特别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系列学习笔记,学习研究全会精神,聚焦解读“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成果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

特约评论员 熊夏柠

近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其中,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并跑领跑领域明显增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驱动作用明显增强。

“十五五”时期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加强调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总体而言,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另外,应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并且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在科技创新的主体方面,“十五五”时期应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更多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科创攻坚最终需要具体的人才来承担,根据本次全会的要求,“十五五”期间将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在人才方面,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立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中心、科学中心、人才中心。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优化高校布局、分类推进改革、统筹学科设置,深入推进“双一流”高校和国家交叉学科中心建设,强化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企业、科技计划人才集聚培养功能,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加强人才协作,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区域协调发展。

可见,科技自立自强,也将倒逼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以及教育体制改革,以科创为切入口不断改进大学、科研机构的相关人才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下一步的最大支撑和底气,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则是具体的落脚点。

在技术极速迭代的今天,未来产业的布局至关重要,应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体包括: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此外,还应完善产业生态,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方面,应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也应通过创新监管方式来促进企业创新,须知,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应合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比如进一步发展风险投资,这对许多有志于创新的企业来说是生存发展的关键。许多创新型国家的经验都表明,风投支持企业创新,在技术迭代和变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加强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根据内外部发展环境做出的正确判断和部署。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当下,强调产业链的自主性和安全性,非常必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是破解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必由之路。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