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双11战事再起,继续买出班味还是去“味”不卷?

来源:观点

2025-10-30 00:11:00

(原标题:双11战事再起,继续买出班味还是去“味”不卷?)

观点网 今年的“双11”,你还有剁手吗?


2025年,“双11”正式迈入第17个年头。从10月上旬开始,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陆续拉开年度大促序幕,预售、付定、开门红、返场购等环节层层递进,将这场购物节的周期拉长至超过一个月。


相较于2024年创下的“最长双11”纪录,2025年的大促周期再度延伸,整整数十天的跨度,让“双11”彻底变成了一场考验消费者耐心的“耐力赛”。


然而,时长的加码并没有换来体验的升级,反而让消费者直呼“买出了上班的疲惫感”。打开社交平台,“双11优惠比高数还难算”、“定金付了后临时涨价”、“商家先涨价再做活动”等吐槽随处可见。


让“双十一没便宜”话题便冲上热搜的,还有最近被热切讨论的某头部主播直播间“背刺”事件。由于“限时补贴”、金币加抵等活动被突然停止,不少消费者在直播间预售下单的产品,实付价格竟比现货还贵。


算到头秃凑单,换来的却是区别对待。曾经的“薅羊毛”变成了“被羊毛薅”,消费者的耐心在复杂的规则和不佳的体验中逐渐消磨。


回溯双11的发展史,最初的初心其实很简单。2009年,淘宝首次推出“双11”活动,当时仅27个品牌参与,活动形式就是简单的五折促销,最终创下5200万元的成交额。谁也没想到,这个原本为了清空库存、提振淡季消费的“人造节日”,会逐渐成长为全民参与的消费盛宴。


随着规模的扩大,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平台为了抢占流量,把促销变成了“数学竞赛”,把消费变成了“耐力比拼”,却忘了双11的本质是“让利消费者、激活消费潜力”。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则是,简单直接的优惠和省心的购物体验。


这种诉求变化,正与线下消费的升级趋势形成呼应。目前“情绪经济”当道,消费者的购物决策越来越看重体验感受。这种现象在线下消费层面已越来越明显。


当线上流量红利见顶,线上平台开始向线下借鉴场景化优势。即时零售试图用“分钟级履约”复制线下便利店优势,淘宝闪购、京东秒送、抖音电商纷纷加码。


京东MALL等电商平台在线下开设大型体验中心越来越多;同时,线上平台亦开始将线下快闪店的“限时性”和“话题性”引入直播场景,打造“场景即内容”的新范式。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这一政策导向释放出清晰的信号: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良性的消费体验是提振消费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9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5%,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为56.6%,提振消费仍具有广阔空间。


因此,站在“十五五”的关口,无论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商业,都必须跳出内卷式竞争,回归“消费者中心”的本质。


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白消费者到底因何买单。


有鉴于此,2025观点商业年会如约而至,将于11月12日继续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召开,以“向上的信心”为主题,共同脑力激荡,洞察行业新风向,寻找企业发展新引擎,重塑商业竞争力。


本届年会的系列活动包括:全体大会、零售消费峰会、不动产资管峰会、《表现力指数 • 2025年度商业地产表现报告》发布、2025商业地产表现授牌典礼等。


在会上,我们将围绕宏观商业、REITs、AI、消费、投资、大宗资产等热门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无论是想要破解增长瓶颈的零售品牌,寻求转型突破的商业地产企业,还是关注行业趋势的从业者,都能在这里获取前沿洞察、对接优质资源、碰撞思想火花。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而良好的消费体验是消费持续增长的核心支撑。2025观点商业年会,期待与您一同回归消费本质,探索行业发展新路径,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