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0-29 14:12:35
(原标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迈向“全面建成” “十五五”聚力高端航运服务业)
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5年排名全球第一、全球班轮连通度连续14年第一、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均成交额破15亿美元、全球少数同时具备LNG和甲醇船到船加注能力……“十四五”以来,上海海空枢纽港建设稳步推进,航运服务软实力持续提升,绿色智慧航运加快转型,2025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重要节点。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上海连续六年保持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三名,2025年较老牌国际航运中心伦敦分差仅0.01分。展望“十五五”时期,多名业内专家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充分“扬长补短”。一方面,继续巩固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先发优势,主动推进航运脱碳,用AI等新兴技术赋能航运全产业链;另一方面,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业等短板,提升航运金融、海事仲裁等“软实力”,缩小同老牌航运中心在高端服务领域的差距。
力争在航运服务领域诞生龙头企业
“上海代表处的开业,对伦敦船东互保协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伦敦船东互保协会主席John Lyras如是说。上周,伦敦船东互保协会(英国)上海代表处在上海浦东揭牌。至此,11家国际航运经济组织、近1.3万家航运企业与高端服务机构齐聚浦东,形成更加完善的航运生态。
浦东高端航运服务能级的不断提升,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缩影。尽管集装箱吞吐量、运力等航运“硬实力”独占鳌头,上海的航运服务“软实力”一度落后于新加坡、伦敦等老牌国际航运中心。“十四五”时期,上海以航运相关融资保险、法律仲裁、信息咨询等业态为重点,加速航运服务要素集聚,服务价值链不断向高端延伸。
例如,在海事仲裁领域,上海率先构建多层次、全链条临时仲裁制度规则体系,《上海市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出台,填补了国内空白。2024年8月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沪裁决。首例上海港“海事调解”对接“海事仲裁”确认案件也成功办结。
在航运金融与保险上,2023年8月,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成为国内首个国际化航运指数期货,目前日均成交额破15亿美元,在全球航运衍生品市场中位居前列。中国绿色船舶保险共同体在沪成立。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保赔险入会总吨破1亿大关。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婕姝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海运、造船等领域,中国诞生了中远海运、中国船舶等有国际影响力的航运领军企业。“十五五”时期,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应聚焦于船舶管理、航运保险、航运咨询等业务领域培育企业,争取出现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同时,加快补短板,在高端航运服务(包括仲裁、保险等)方面做好集成创新与制度改革,争取在航运保险产品等领域推动国际标准与规则的制定,努力提升国际话语权。
逐“绿”而行勇争先
上周,全球首艘甲醇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在上海港罗东集装箱码头实现首航。“远醇001”号是一款融合液态新能源动力与智能控制技术的集散两用内河船舶,船舶实现了甲醇清洁能源与锂电储能的高效协同,最大可装载64个标准集装箱。
国际海事组织(IMO)数据显示,航运业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推动能源结构升级迫在眉睫,而上海走在了全球绿色航运转型的前列。
航运脱碳离不开国际合作,上海正不断织密全球绿色航运合作网。记者获悉,目前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绿色航运走廊(GSC)已实现其第一阶段的里程碑目标,包括扩大岸电基础设施以满足100%为集装箱船提供电力、部署具备全生命周期低碳排放能力的船舶、扩大可持续燃料的加注业务等。
“上海和洛杉矶之间的贸易往来相当频繁,如果这条航线污染量能减少10%,那这将相当于减少洛杉矶港一整年的污染量。” 美国洛杉矶港务局执行董事尤金·赛罗卡说。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阮巍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航运减排规则仍处探索阶段,上海牵头开展绿色航运走廊建设,与洛杉矶、长滩等港口共同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履约范式,能为中国参与全球航运治理提供政策样板。
“从产业层面看,绿色航运走廊将系统带动航运管理、船舶技术、替代燃料供给、港口能源基础设施等环节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上海乃至中国航运业高端转型的新支点。”阮巍表示。
香港船东会董事总经理陈佩珊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航运业已出现绿色甲醇、液氢等绿色能源,但如何在大规模海运场景中实现低成本应用以确保行业逐步减排,仍是一大难题;同时,全球航运绿色能源认证标准仍未统一。上海拥有全球领先的综合运力,香港聚集大量船东和船舶管理公司,沪港可以实现协同联动,在绿色能源全球标准化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张婕姝表示,“十五五”时期,上海要牢牢抓住全球航运业脱碳的历史机遇,依托多元的业务场景与庞大的人才基础,在智慧港口、绿色航运走廊、新能源加注中心、高端船舶制造等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证券时报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