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证监会最新发声!明确北交所和新三板高质量发展改革要点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0-29 11:20:00

(原标题:证监会最新发声!明确北交所和新三板高质量发展改革要点)

10月29日,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一级巡视员商庆军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要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充分发挥新三板“苗圃”作用,优化准入制度、完善分层安排、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挂牌公司质量。进一步强化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的发展格局,促进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互联互通。

赋能科技创新,北交所量质齐升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北交所设立以来始终锚定“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商庆军介绍,北交所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制度机制、提升服务功能、培育健康生态,市场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在赋能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总体来看,创新主体集聚效应凸显,创新投入持续加码。商庆军表示,北交所280家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超过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53%。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为4.5%,较规上企业平均水平高2.86个百分点。

“投融资生态优化,市场活力显著提升。”商庆军表示,北交所上市公司经营发展情况整体良好,今年上半年超八成企业实现盈利,净利润中位数约1500万元。上市公司积极回报投资者,累计现金分红约50亿元,13家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投资者获得感显著提升。与之相对应的是市场各方参与热情明显高涨,合格投资者较2024年初增长40%。今年上半年北交所日均成交近300亿元,市场活力、吸引力日益增强,生态持续向好。

这与政策的支持推动密不可分,近年来,北交所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全周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商庆军表示,结合市场发展需要,北交所推出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加强对ETF等创新产品的研究储备,顺利完成全市场证券代码切换工作。积极优化再融资安排,引导企业用好定向发行可转债等融资品种。完善覆盖“挂牌—调层—上市”全周期的培育服务体系和监管安排,严防财务造假,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落实“并购六条”精神,助推产业整合与战略升级。

四方面推进北交所和新三板改革

商庆军表示,新形势下,为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功能,进一步提升北交所、新三板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证监会将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综合优势,坚持定位差异化和功能协同化。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所和新三板需要持续深入研究此类企业的特点、发展规律和资本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制度机制和产品服务的适配性。

一方面,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既有力支持前沿领域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难题,又有效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补链稳链强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三板“苗圃”作用,优化准入制度、完善分层安排、激发市场活力,突出培育、规范、服务功能,提升挂牌公司质量。与此同时,要继续深化多层次市场间的协同,加强制度型对接,进一步强化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的发展格局,促进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互联互通,为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便捷、无缝的“接力式”资本市场服务。

二是重视市场动态平衡,培育壮大耐心资本。要把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北交所发行上市常态化,完善“全链条”发行监管安排,压实各环节把关责任。研究优化新股发行制度,稳步扩大做市商队伍,为市场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和投资便利。同时,积极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更多地方设立专项基金参与市场建设,壮大专业投资者群体。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卡点堵点,精准发力、畅通循环,吸引更多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投向创新型中小企业。

三是优化上市公司监管安排,以高质效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北交所正处于“打基础、立规矩、树风气”的关键阶段,要把强监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规范、创新、回报、追责”四个关键点,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抓“规范”方面,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力度,督促上市公司提升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有效性,夯实规范发展基础。助“创新”方面,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支持开展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回报”方面,督促上市公司“关键少数”树立公众意识和回报意识,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与股东分享发展成果,提振投资者信心。严“追责”方面,落实监管“长牙带刺”要求,坚持底线思维,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净化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四是强化各方协同联动,凝聚支持创新的系统合力。证监会将积极加强与工信、发改、财政、科技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协同,建好用好跨部委协作机制,共同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精准支持符合国家战略需要、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中小企业。继续做好央地协同,促进创新企业信息共享,形成政策引导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支持区域创新发展。深化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加强与境外监管机构、经营主体的交流,推动北交所与包括“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交易所在内的各类境外机构积极开展务实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

排版:王璐璐

校对:杨立林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