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

实测理想i6四驱标准版 这是目前最快的理想?

来源:汽车之家

2025-10-28 06:00:00

(原标题:实测理想i6四驱标准版 这是目前最快的理想?)

[汽车之家 专业测试] 随着9月底理想i6的面世,中大型纯电SUV市场又迎来了一颗重磅炸弹,24.98万元的起售价格也在理想家族纯电车型中创下新低。面对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以及极氪7X等一众竞争对手,似乎理想选择了“以价换量”的策略,用这款产品来换取对市场更大份额的占有率。各位潜在车主会不会买账我们可以选择观望下未来的销量走势,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车拉到测试场地,给各位看看理想i6在实测中究竟是怎样的表现。

一直以家用见长的理想从来都没有给自己贴过“性能”的标签,而本次测试的理想i6四驱标准版和自家兄长i8一样,都有着400千瓦最大功率和600牛·米的账面实力,也都有着4.5秒的官方0-100km/h加速成绩。所以直到落笔这一刻我才意识到,这竟然是官标加速最快的理想车型之一。这个加速成绩放在家用场景下,已然不是“够用”二字能概括的范围了,接下来我们话不多说,直接看成绩!

理想i6搭载前感应/异步 后永磁/同步驱动电机,匹配固定齿比变速箱,驱动形式为双电机四驱。测试前我们将车辆设置为高性能模式,悬架高度调整为:低,关闭空调。准备就绪后直接将加速踏板深踩到底,车辆动力输出充沛且直接。起步时车身微微抬头,四条来自米其林的e·聆悦2代轮胎没有任何滑动就将车辆稳稳推出,最终0-100km/h的加速成绩为4.42秒,比官方的4.5秒加速成绩还要再快一点。

0-400m加速测试更加考验车辆的中后段加速能力,理想i6 仅用12.69秒就跑完了400m的全程,尾速来到了179.14km/h。而且由于车辆的极速被电子程序限制在了180km/h,我们有理由相信i6也许有能力更快。模拟匝道进入快速路以及高速超车的中途加速测试中,理想i6的40-80km/h加速用时1.67秒,80-120km/h加速用时2.58秒,这样的加速能力对于一台家用车而言已经非常“夸张”了。另外需要多说一句,先前我们在相同场地实测的理想i8加速成绩为4.31秒,i6以0.11秒的微弱劣势惜败,最快的理想暂时还得是i8。

理想i6四驱版前后轮均配备单活塞制动卡钳匹配通风制动盘。轮胎是来自米其林的e·PRIMACY⊃2;,尺寸规格265/45 R21(选装)。在连续制动测试中,理想i6的前倾姿态被悬架抑制的较好,也没有出现因大力制动导致的跳动或横移。

制动踏板脚感稍软,但制动力建立迅速且线性,最终制动成绩38.02米。与最远的40.08米相差2.06米,十次平均制动距离为39.05米。整体成绩对于这个体重和尺寸的SUV车型来说处于中间水平,比i8的38.51米更近一些,i6凭借更轻的整备质量扳回一城,当然如果i6表现的更好我们也非常欢迎。

理想i6的车身尺寸虽然比理想i8略小一些,但在麋鹿测试中(舒适模式下)开起来的体量感依旧存在,超2.5吨的车重对于理想i6在动态响应方面也略有影响,但即便如此,理想i6所传递给车手的信息依旧清晰、准确,双腔双阀的空气悬架在应对B区中快速重心转移时的表现相对理想i8来说更为线性。

电子辅助系统的工作逻辑与理想i8相似,车辆在每个阶段不同的行驶姿态中,都能在不干扰驾驶节奏的同时施以制动力,对行驶轨迹以及车速的控制要比i8更为从容,最终测试成绩:76.7km/h。

选装了前电机的理想i6的双电机四驱系统,在双前轮有附着力、双后轮有附着力以及交叉轴工况下,没有经历什么挣扎即可顺利完成脱困,而面对单后轮有附着力的工况时,表现出些许吃力,好在后轮电机250kW的输出颇有些“力大砖飞”的气势,将理想i6顺利带出,而面对单前轮有附着力的工况时,前轮150kW的电机对较大的车重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法顺利完成脱困。

滑轮组测试项目

通过情况

双前轮有附着力

通过

双后轮有附着力

通过

交叉轴

通过

单前轮有附着力

未通过

单后轮有附着力

通过

整段测试中,理想i6的电子限滑指示灯闪烁频繁,但限滑系统介入的力度相对保守,主要还是用于应对湿滑或沙石路面等常规脱困场景。

空间部分可以说是理想的舒适区了,一直以来主打“移动的家”理念的理想布置一台5座车型的空间表现的游刃有余。乘坐空间方面,身高 179 厘米的体验者将前排座椅调至最低且合适的驾驶坐姿,头部空间剩余两拳有余,保持前排座椅不变来到后排,头部空间剩余一拳三指,腿部空间两拳有余。

轴距3000毫米的车型在乘坐表现方面很是宽裕,前排保证合适驾驶坐姿的情况下,成年男性在后排甚至可以轻松翘起二郎腿乘坐。

储物空间方面更是打了一场“富裕仗”,不仅有了i8实名羡慕的前备厢,后备厢空间也因为五座布局,在保证乘坐空间的前提下,装载空间更加阔绰。

理想i6的空间布置不仅丰富,而且尺寸都比较大,几乎是目之所及之处都有各种零碎物品的妥善安置场所,但有一个小小的槽点在于门板的手机槽,以iPhone为例,Pro版的大小横向宽度和手机槽的深度几乎一致,拿取时会有一个“抠起一角”的动作,无法比较连贯的拿取,如果是Pro Max的大小则不会有这个问题。

虽说在“最快的理想车型”挑战中遗憾惜败,但理想i6四驱标准版在测试中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00千瓦的功率留出了足够的动力冗余,双腔双阀的空气悬架也为良好的动态表现做出了有力支撑。而且由于我有幸也试驾过两驱版本的车型,惊喜的发现除了四驱版车型的动力输出更为直接外,两种动力储备的车型其实动态差异并不明显。如果您对动力的需求并不很大,也可以选择价格更低的两驱版本。关于车辆静态及动态的驾驶体验,先前已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传送门”跳转。以上就是本期实测的全部内容,下一期您想看到哪款车型的实测表现?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文/图/摄 汽车之家 邢忆晗)

询价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8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