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27 16:31:07
(原标题:奢侈品巨头释放复苏信号;蕾哈娜美妆品牌或被卖?丨二姨看时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实习生 方洋昕
本周各大集团财报纷纷出炉,回暖复苏捷报频出,全球奢侈品行业在结构性分化中探寻新平衡:创意革新、市场重构与战略聚焦成为驱动未来的三大核心力量。
创意领域迎来迭代,爱马仕任命Grace Wales Bonner为新任男装创意总监,标志着品牌从“沉默的奢华”正式迈向“有思想的优雅”;与此同时,Chanel晋升危机管理专家为传播总监,凸显奢侈品牌在复杂舆论场中构建话语权的战略决心。
市场格局处于巨变,瑞士手表对美国出口额断崖式下跌55.6%,使其失去最大市场地位,而中国、香港等亚太市场的双位数增长正重塑全球版图;Prada集团凭借Miu Miu 41%的狂飙实现逆势增长,印证了新消费审美浪潮的崛起。
巨头战略调整持续深化,LVMH据传考虑出售Fenty Beauty股权,开云集团业绩虽跌但显露复苏信号,欧莱雅与联合利华则不约而同加码高利润美妆板块。这一系列动态表明,行业领导者正通过资产优化、渠道变革与产品高端化,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构建确定性的增长路径。
1.Miu Miu 41%继续狂飙
在港上市的Prada集团10月23日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业绩,收入净额达40.7亿欧元,同比上升 8.9%,若按报告汇率计算,受外汇波动影响,增幅则为 6.3%。在奢侈品市场普遍降温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仍显得格外稳健,但真正的主角,是Miu Miu。按固定汇率计算,Prada主线品牌的零售销售额同比下滑2%,而 Miu Miu则逆势飙升41%。
目前Prada集团中国市场在回暖。该集团整体零售销售净额增长 9.3%,占总收入的 89.6%,显示零售渠道仍是核心驱动力。亚太区实现 10.4% 的零售销售增长,中国内地销售趋势于第三季度显著改善。Miu Miu在中国、韩国、日本的表现尤其突出,这三大市场正在形成Miu Miu的文化势能带,驱动其从小众叛逆向主流文化符号跃迁。
点评:全球消费审美加速迭代,Prada或许正经历一次内部变革,而引爆这场革命的,是Miu Miu。
2.联合利华第三季度销售额超预期
10月23日,欧洲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Unilever)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数据:在美容美发品牌 Dove(多芬)、K18 和 Hourglass 双位数销售增长的推动下,集团销售业绩超出预期,其中传统的核心销售额微幅超预期,凸显联合利华正积极布局美容及个人护理领域的高利润高端产品市场。
第三季度主要亮点数据如下:营业额147亿欧元,同比下降3.5%,其中净资产处置影响-1.0%,汇率影响-6.1%;核心业务销售额增长3.9%(剔除冰淇淋业务后为4.0%),销量增长1.5%(剔除冰淇淋业务后为1.7%);主力品牌核心业务销售额增长4.4%,其中销量增长1.7%,价格增长2.6%;第三季度股息较去年同期增长3%。
聚焦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实现低个位数的基础销售额增长。在电话会议中,联合利华表示,中国市场正从更聚焦、更精准的市场策略以及产品组合的高端化中看到成效。
点评:联合利华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印证其向高利润美妆与高端个人护理领域的战略转型正显成效。
3.Chanel换传播总监
法国奢侈品牌Chanel突然宣布晋升 Sarah Weisz-Pirel 为时尚传播总监,她不是一位设计师,也不是时尚评论的常客,而是一位拥有法律与政治学硕士学位、深谙危机与声誉管理的奢侈品专家。
Sarah Weisz-Pirel异常低调,很少在媒体报道中留下照片,于2016年加入Chanel,负责敏感和风险管理传播,她曾在爱德曼担任危机与风险总监,也为权威媒体撰稿,对社会舆论与监管环境有极其敏锐的洞察。
对CEO Leena Nair 而言,这次任命不是补位一个公关岗位,而是重塑 Chanel 话语结构的权力,她深知品牌的未来不再取决于多少人向往Chanel的经典,而在于消费者是否认同它的语言。
点评:品牌的战场不再只是T台,而是认知层面包括内容治理、声誉平衡以及文化政治等,一个奢侈品牌若想延续其神话,必须在全球舆论的风暴中保持道德与美学的双重稳定。
4.开云第三季跌幅收窄
开云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营收同比下滑10%至34.2亿欧元,按可比汇率计算下跌5%,但优于分析师预期的33.1亿欧元。尽管同比仍在下滑,但与上半年下跌16%和二季度下跌18%的颓势相比,该集团第三季度的跌幅正在收窄。
按地区分,中国所在的亚太市场同店销售下降10%,但这也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有关。期内,开云集团在北美市场表现出色,同店销售增长3%,扭转上半年两位数下滑,是集团本季度最大的惊喜。欧洲市场同店销售下7%,但降幅较前季收窄,日本市场降幅也收窄至16%,较二季度29%的暴跌显著回暖。
开云止血集中体现在Gucci身上,该品牌第三集团营收下降18%至13.42亿欧元,但同店销售收窄至14%,受益于欧美市场回暖及皮具新品表现亮眼。
财报公布后,开云集团美股在盘中剧烈波动,从跌2.3%到涨8.5%,最终收涨3.6%。过去6个月,开云集团股价累计上涨80%,目前市值约为414亿欧元。
点评:新掌舵人的到来,给开云带来好的开局。
5.欧莱雅Q3业绩再次低于预期
全球最大美妆集团欧莱雅在经历了二季度的下滑后,于三季度重返增长轨道,但整体表现仍略逊于华尔街预期,中国市场的复苏推动北亚业绩大幅反弹,然而北美销售放缓抵消了部分积极势头,令股价在财报发布后迅速由涨转跌。
截至2025年9月底,欧莱雅第三季度销售额为 103.3亿欧元,同比增长 0.5%,扭转了上季度 1.3%的下滑,但低于分析师预期的 104.4亿欧元。同店销售增长 4.2%,虽较二季度的 2.4% 明显改善,却连续第二个季度低于市场预期的 4.85%。
财报公布后,欧莱雅美股盘中一度上涨2%,随后快速跳水,日内跌幅一度扩大至6%。
其中北亚地区,成为最大亮点:该地区在二季度同比下滑超过11%后,三季度降幅收窄至 0.1%,同店销售更实现 4.7% 的逆转式增长,显著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3.2%。
其中,中国内地市场录得中等个位数增长,为两年来首次实现三季度累计正增长。
欧莱雅指出,增长主要来自高端护肤市场复苏,兰蔻 Absolue、赫莲娜 Re-Plasty、圣罗兰 Vinyl Ink 等产品表现突出,显示出高端化妆品事业部重新成为驱动力。
点评:欧莱雅增长质量仍然值得担忧,复苏虽至,却并不均衡。
6.爱马仕中国业绩轻微改善
爱马仕今日发布截至9月底的第三季度业绩数据,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9.6%至38.8亿欧元,但低于市场预期的10%增幅,增速高于上周发布业绩的LVMH。
财报显示,爱马仕在全球主要市场均实现增长,其中在中国所在的亚洲市场录得4%的增长。美洲市场获得13%的增长,门店客流全面增长,品牌在美国继续加大投资,包括新开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和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门店。 欧洲市场除法国之外增长12%,法国本土增长9%,中东地区则录得15%的增长,日本市场则录得15%的强劲增长。
按部门看,皮具与马具部门及其他爱马仕业务均实现稳健增长,爱马仕核心的皮具与马具部门第三季度销售同比增长13.3%,成衣与配饰以及丝绸与纺织品部门在第三季度明显提速,增长6%,第三季度进一步加速; 丝绸与纺织品增长4%,较上一季度2.2%的增幅扩大。
点评:爱马仕目前仍是奢侈品行业盈利能力最稳健的公司之一,但投资者却对其稳中有序的增长节奏显得意兴阑珊。
7.传LVMH将出售Fenty Beauty 50%股权
据知情人士透露,法国奢侈品巨头集团LVMH正在考虑出售其与格莱美奖得主、歌手及企业家蕾哈娜共同拥有的美妆品牌 Fenty Beauty 的 50% 股权。 消息人士指出,LVMH 已聘请投行 Evercore 协助推进相关出售事宜,目前正在评估潜在买家的兴趣,由于该过程涉及敏感商业信息,所有细节仍处于保密阶段。
据悉,蕾哈娜与 LVMH 各持有 Fenty Beauty 各 50% 股份,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或反映出 LVMH 在当前奢侈品消费放缓背景下,正重新审视旗下多元业务组合。LVMH集团近年来加大了对高端美妆与香水业务的整合力度,但也逐步退出部分边缘或难以规模化的品牌,以集中资源支持核心增长引擎。
点评:这一潜在交易,或将成为奢侈品集团在美妆板块战略调整的最新信号。
8.杰尼亚集团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0.2%
美东时间10月23日开盘前,意大利奢侈品集团 Ermenegildo Zegna(杰尼亚)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5财年前9个月及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关键财务数据:前九个月营收同比下降2.3%至13.33亿欧元(在有机基础上:-0.4%);受益于DTC渠道快速增长,第三季度营收加速上升,同比增长0.2%至3.982亿欧元(在有机基础上:+3.6%)。
第三季度中,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降10.8%(在有机基础上:-6.5%),较第二季度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Thom Browne品牌在该地区的强劲复苏。
财报发布后,截至10月23日收盘,集团股价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71%至10.43美元/股,当前市值约为26.5亿美元。
各地区表现如下: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主要得益于ZEGNA与TOM FORD FASHION(TFF)品牌直营渠道的强劲双位数增长,但部分增幅被批发渠道的负面表现所抵消;美洲的三大品牌在直营渠道均录得稳健增长,表现亮眼;大中华区第三季度营收较第二季度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Thom Browne品牌在该地区的强劲复苏;亚太其他地区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日本和韩国市场的环比改善。
点评:杰尼亚多品牌矩阵显韧性,Thom Browne复苏与DTC渠道共驱增长,缓和主品牌在华压力。
9.Grace Wales Bonner 加入爱马仕
爱马仕今日宣布英国设计师 Grace Wales Bonner 将出任品牌男装创意总监,这一任命标志着这家法国奢侈品世家进入全新篇章,也是品牌在 Véronique Nichanian 离任后,对未来创意方向作出的最具象征意义的决定。
自1988年以来,Véronique Nichanian 掌舵爱马仕男装长达37年,以低调、精致与结构平衡的法式优雅建立了独特的品牌语言,她的离开,为爱马仕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当代男装的契机。
Wales Bonner的加入,则意味着品牌愿意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同时,探索更具文化深度与当代语境的美学维度。创立于2014年的同名品牌 Wales Bonner 以其跨文化的叙事、精炼的剪裁和对非洲侨民身份的诗意表达著称,她曾获得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被视为当代男装中最具思想性的设计师之一。她的作品将欧洲剪裁传统与加勒比及非洲精神相融合,探讨种族、身份与优雅的边界。
爱马仕在声明中表示,Grace Wales Bonner 对服装与文化的理解,超越了时尚本身,她的视野与爱马仕对工艺、精神与时间的敬意高度契合。
点评:这一任命不仅是世代更替,更是爱马仕在全球文化语境下的战略转向,从沉默的奢华迈向有思想的优雅。
10.美国失去瑞士手表最大出口市场地位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9 月瑞士对美国的手表出口额同比下滑 55.6%,美国因此失去了瑞士手表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被英国与日本分别取代为第一、二位。受此影响,9 月瑞士手表整体出口额同比下降 3.1%,出口量下降 7.6%。该机构表示,若不计美国市场的异常下滑,瑞士手表出口本可增长 7.8%。数据显示,美国市场出口额降至 1.577 亿瑞士法郎,占比由约 15% 降至 7.9%。美国此前于 4 月和 8 月先后上调对瑞士商品的关税,导致表企提前发货,9 月出现基数效应。相较之下,中国和香港市场分别增长 17.8% 和 20.6%,新加坡上升 8.3%。印度首次跻身出口排名第 15 位,增长 28.3%。
点评:瑞士手表对美国出口腰斩为行业敲响警钟:在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中,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正在加剧。
11.凯悦与如家携手进军长住型酒店市场
凯悦酒店集团与如家酒店集团10月22日宣布,双方正式签署中国区总特许经营战略协议,共同推进凯悦嘉迎(Hyatt Studios)品牌的在华发展。此次合作进一步扩展了凯悦在中国中高端酒店市场的版图,通过引入全新长住型品牌,为这一极具活力的酒店市场注入全新动能。
根据协议,如家计划在未来数年内于全国范围内新开不少于 50 家凯悦嘉迎酒店,并建立稳健的项目储备,以推动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
作为凯悦旗下精选品质(Essentials)品牌组合的一员,自 2023 年正式亮相以来,凯悦嘉迎凭借公寓式客房、简易厨房及多功能工作区,满足了市场对长住型酒店日益增长的需求。凯悦嘉迎品牌组合还包括凯悦嘉荟(Caption by Hyatt)、凯悦奕选(Unscripted by Hyatt)、凯悦嘉轩(Hyatt Place)、凯悦嘉寓(Hyatt House)以及逸扉(UrCove)等酒店品牌,专为追求一致体验、现代便利与高性价比的商务及休闲旅客打造。
点评:长住型酒店的品牌组合日渐丰富,说明中国市场的商务潜力正在被挖掘。如家也借此机会正式进军长住型酒店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智通财经
2025-10-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斑马消费
2025-10-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