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2025-10-20 21:11:21
(原标题:宁波银行,打出一记漂亮的ACE球)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嬛嬛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1973年,巴黎银行第一次把logo挂上法网的防雨布时,就和红土赛场结缘了。五十多年过去,它早已不是普通的赞助商,而是把网球的优雅与健康写进了自己的品牌基因——这哪是赞助,分明是灵魂层面的沟通。
国内赛场同样精彩,招商银行连续三年携手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还推出了含多重权益的限定联名卡,直击网球爱好者的内心。
而中信银行对中国网球公开赛长达十九年的持续赞助,则体现了另一种深度:其服务已从基础支持演进为创新融合,将金融产品无缝嵌入赛事各场景,为观众、球员与合作伙伴提供周全便利。
网球之所以能成为“商业+体育”的典范,秘诀正源于它与金融机构绵延数十年的“神仙友谊”。
从法网与巴黎银行,到温网与汇丰、澳网与澳新银行、上海大师赛与招行、中网与中信银行,银行们都在证明,自己是商业世界里最值得信赖的“黄金搭档”。
1、宁波银行,与顶级赛事的双向奔赴
而当视角拉回到最近,我们能看到同样的剧本正在一座活力之城上演。
十月的宁波,随着莱巴金娜标志性的微笑定格在冠军奖杯之上,2025WTA宁波网球公开赛圆满收官。
这项年轻的赛事在短短数年间便完成了从“崭露头角”到“世界网球迷瞩目”的跃升:2024年升级为WTA500赛事,2025年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名网球选手参与角逐,其中包括四位单打前十、四位单打大满贯冠军,莱巴金娜、保利尼、拉杜卡努、王欣瑜等国内外名将迎来了在宁波的首秀,女双世界第一、金满贯得主西尼亚科娃领衔双打阵容。
WTA顶级赛事与“奥运冠军之城”宁波的携手,是一场高水平的“双向奔赴”。而连续三年以“钻石搭档”身份深度参与的宁波银行,正是这段佳话的执笔人。
赛场内,是运动员们的激情挥拍与巅峰对决。赛场外,则是宁波银行打造的趣味互动乐园。在“WTA500宁波站网球嘉年华”中,宁波银行的宝藏摊位前围满了欢呼与微笑的球迷,许多网球迷在围观宁波银行的周边、福利,让紧张的赛事多了许多轻松快乐的色彩,实现金融与生活的美好连接。
这份对体育事业的持续热忱,源于宁波银行一以贯之的“专业创造价值”的信念。近年来,银行先后赞助宁波网球公开赛、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等多项高水准国际赛事,通过“体育+金融”的创新模式,传递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持续赋能城市美好生活。
于宁波银行而言,与高水平赛事的合作,更如同一支精心编排的“战略共生之舞”:赛事方获得了可靠的资金与品牌支持,银行则赢得了融入健康运动场景、与目标客群建立情感链接的珍贵契机。正如一场完美的双打配合,二者彼此成就,共同赢得了品牌价值与城市影响力的“大满贯”。
2、不止于“赞助”:体育带动的“普惠新范式”
当体育产业按下发展“快进键”,银行业已从场边的赞助者,转型为深入赛道的“价值合伙人”。这不再只是一场追求品牌曝光的游戏,而是一次银行业与体育生态深度融合的“双向奔赴”。
在这条新赛道上,宁波银行的实践路径与众多金融同行不谋而合,共同探索出一条从场景连接到生态共建的成长路径。
对银行自身而言,体育正是开辟增长的“新赛场”。以网球、马拉松、城市足球赛等为代表的新兴运动,天然连接着“年轻、健康、活力”的客群。在全民健康意识持续升温和体育消费崛起的背景下,银行通过运动场景与客户展开深度互动,不仅延伸了服务半径,更在共建健康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捕捉到持续的商业机遇。宁波银行正是通过定制化、贴合健康生活场景的服务,与年轻客群建立情感共鸣,强化品牌认同,实现客群的有机拓展。
在赛事侧,打出“精准助攻”组合拳,提供覆盖赛前、赛中、赛后的综合金融服务,如跨境结算、保险保障等,确保赛事顺畅运行。在这一过程中,宁波银行也无形中展示了其跨场景的综合服务能力。
在观众侧,银行则借助趣味互动与社交传播,将观赛体验从场内延伸至场外。例如,宁波银行IP“蛋黄超人”系列网球主题表情包成功破圈,将“观看赛事”升级为“参与热潮”,持续激活用户情感连接。
与此同时,体育产业从场馆建设到终端消费的完整链条,也为银行对公与零售业务勾勒出清晰的新增长曲线。
有业内人士向「子弹财经」指出,银行通过信贷资源精准倾斜与普惠服务模式创新,能有效支持地区的文旅基建改造,为“赛事引流、文旅承接”提供坚实金融后盾。在这一良性循环中,普惠金融不仅撬动了产业动能,更拓宽了全民参与文体旅融合的通道,让越来越多人共享健康、活力的城市生活新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普惠理念同步落地——通过支持体育基础设施与大众消费场景的融合发展,让更广泛的群体享受到便捷、平等的金融服务,助力全民健身真正扎根生活。
宁波银行曾表示“作为深耕本地的法人银行,我们始终将自身成长融入城市发展脉搏。”可见对于宁波网球公开赛的支持,不仅是宁波银行品牌战略的核心,更是以金融力量提升城市软实力、践行普惠使命的重要方式。宁波银行在助力城市能级提升的同时,也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市民。
从中信银行,到招商银行,再到宁波银行等优秀银行的本土化实践,证明“体育+金融”的模式,让金融机构不再只是场边的广告牌,而是深入产业肌理、与赛事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共建者”。它们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为自身开辟出一片充满活力的业务新蓝海。
3、从商业突破到社会共赢
在全力支持体育事业的同时,宁波银行的经营发展也始终稳健前行,展现出强劲的综合实力。截至2025年6月末,其总资产已突破3.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71.6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1%和8.23%,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尤为难得的是,在规模与效益协同增长的同时,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保持优异,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份稳健,源于宁波银行根植于心的社会责任观。该行始终秉持“公平诚信、善待客户、关心员工、热心公益、致力环保、回报社会”的理念,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的血液中。
在服务实体方面,宁波银行专注主责主业,成果丰硕。科技金融领域,该行设立一级部门科技金融部,并组建专营团队,致力于服务科技型企业。普惠金融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其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143.43亿元,服务客户超23万户。此外,在绿色金融领域,该行绿色贷款余额688.14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82.70亿元。
在关爱特殊客群,传递金融温度上,宁波银行持续强化养老金融支撑体系,积极完善养老金融产品线,上架了170款个人养老金产品,并开展“科学备老”等宣传教育活动。该行还从厅堂管理、服务供给、风险管控等多维度推进金融服务适老化工作,努力为老年客户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
此外,宁波银行的担当更体现在直接的社会回馈上。2024年全行慈善捐款总额达8136.54万元,员工志愿者服务总时数高达816500小时,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从对一项赛事的支持,到对实体经济、社会民生和员工成长的全方位承诺,宁波银行生动演绎了一家优秀企业如何将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深度融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源于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互促进、同向共生。宁波银行以此构建了更具韧性的成长格局,也为金融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和讯财经
2025-10-20
智通财经
2025-10-20
智通财经
2025-10-20
观点
2025-10-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