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10-20 09:48:01
(原标题:健信超导业绩波动:毛利率及研发费用率远弱同行,9000万补流全砍)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张楠
10月21日,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将迎来科创板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决定了公司上市前景是否继续。
今年5月9日,健信超导递交招股书,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从经营发展上来看,公司营收2024年有所下滑,且毛利率远弱于同行,与此同时前五大客户占比越来越高,存货也持续增加。
据招股书及天眼查显示,健信超导成立于2013年12月,公司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在超导领域,公司已形成包括1.5T零挥发超导磁体、1.5T无液氦超导磁体、3.0T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开放式零挥发超导磁体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成为全球磁共振行业内排名第一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授权专利共计85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
1
业绩波动明显,毛利率远弱同行
财务数据层面,2022年-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以及2.5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5.23万元、4473.80万元、5026.76万元以及3039.80万元。
健信超导表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增幅较大,主要受益于公司在超导产品的持续研发投入,增强了下游客户在MRI设备市场的竞争力,超导产品收入快速增长所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主要受永磁产品收入下降影响。超导产品销售收入与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产品结构方面,无液氦超导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同时客户结构改善方面,公司切入头部整机企业供应链向GE医疗批量销售,为后续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25年1-6月,公司超导产品尤其是无液氦超导产品收入增速较快,带动营业收入较快增长。
招股书披露,2025年1-9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至4.15亿元,同比增长36.19%至44.92%;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400.00万元至4700.00万元,同比增长41.35%至50.99%。2025年1-9月,在无液氦超导产品收入放量增长、重点客户合作持续深入及国内医疗设备采购需求逐步释放等因素带动下,公司营业收入及经营业绩均较快增长。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90%以上,主要为超导产品及永磁产品收入,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56%、22.84%、24.94%和24.84%,远弱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的46.27%、45.59%、45.17%和47.41%。
针对与同行毛利率的差距,健信超导指出,主要系产品类型、产业链环节与业务发展方向上存在差异,辰光医疗主要业务包括射频线圈、超导磁体、梯度线圈等,同时逐步开展磁共振整机业务,其射频线圈业务毛利率较高;联影医疗主要销售医学影像设备,产业链较长且直接面向终端医院销售,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奕瑞科技和康众医疗主要销售数字化X线平板探测器,产品与公司存在一定差异。
公司还表示,主要根据以下因素确定合理的毛利率水平:(1)产品价值量及单位毛利较高,在下游客户成本中占比较高,公司以“让磁共振成为老百姓用得起的日常诊查手段”为使命,考虑与下游客户的长期合作及共同推动MRI设备市场开拓与普及,基于成本对产品进行了合理定价;(2)未来市场扩展空间较大,经营策略为在保持合理毛利的情况下,通过销量及收入增长获取更多盈利;(3)在现有合理毛利率水平下,公司销售费用支出较少、销售费用率较低,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9418.69万元、8425.97万元、8832.80万元和6788.6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24%、18.70%、20.76%和26.93%;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1.88亿元、2.43亿元、3.26亿元和3.38亿元,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632.32万元、696.41万元、718.03万元和776.03万元,占当期存货余额的比例分别为3.36%、2.87%、2.20%和2.30%。
此外,报告期各期,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75%、76.68%、79.62%和83.43%,其中第一大客户富士胶片集团占比分别为34.20%、44.20%、42.71%和38.79%,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
有市场人士指出,公司毛利率远弱于同行,即便公司表达了客观原因,但仍然具备较大提升空间。而前五大客户占比越来越高,公司需要谨防受客户销售收入减弱而影响到业绩表现。
在关联交易方面,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关联方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金额分别为690.83万元、2362.59万元、110.56万元和99.29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2%、5.24%、0.26%和0.39%;公司向关联方采购商品、服务的金额合计分别为9486.73万元、8069.57万元、7675.47万元和3357.22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34.46%、23.97%、24.56%和18.09%。
2
研发费用率也存差距,9000万补流全砍
在成本支出上,报告期各期,公司期间费用合计分别为4509.36万元、5018.45万元、5643.05万元和3136.31万元;销售费用分别为376.23万元、371.42万元、525.58万元和281.54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05%、0.82%、1.24%和1.12%;管理费用分别为2141.30万元、2039.72万元、2246.68万元和1211.56万元,管理费用率分别为5.97%、4.53%、5.28%和4.81%;研发费用分别为2033.18万元、2441.93万元、2764.54万元和1675.22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6%、5.42%、6.50%和6.65%。
值得关注的是,在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方面,健信超导远弱于同行。同样,公司研发费用率也明显比同行要低。公司表示,同行业可比公司中联影医疗、奕瑞科技资金实力较强、研发产品线较多,使得研发费用率较高;辰光医疗、康众医疗收入相对较小,使得研发费用率较高。
针对此次IPO,健信超导计划募集资金7.75亿元,其中2.75亿元用于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2.6亿元用于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2.4亿元用于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
而在5月份刚递交招股书时,公司计划募集资金8.65亿元,对比来看,公司把9000万元补流资金全部砍掉。
据悉,2022年-2024年,建信超导分红金额分别为1999.97万元、1999.96万元以及1999.96万元。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许建益直接持有公司41.51%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许建益、许卉及许电波分别直接持有公司41.51%、4.36%及4.36%的股份,许卉通过凯方投资、启益投资分别控制公司4.84%、4.84%表决权,三人合计控制公司59.92%表决权。其中,许建益系许卉、许电波之父,许电波、许卉系兄妹关系。
换言之,在过去三年6000万的分红中,许氏家族分红金额超过3500万元。
产能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超导产品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3.68%、105.33%、77.68%以及84.86%,产销率分别为91.88%、103.80%、91.42%以及101.27%;永磁产品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67%、98.67%、94.67%以及86.00%,产销率分别为99.67%、100.34%、92.25%以及116.28%。(港湾财经出品)
创业最前线
2025-10-21
证星董秘互动
2025-10-20
证星董秘互动
2025-10-20
格隆汇
2025-10-20
格隆汇
2025-10-20
证星董秘互动
2025-10-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