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米磊:硬科技发展最大的短板是科技金融助力不够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0-18 12:48:49

(原标题:米磊:硬科技发展最大的短板是科技金融助力不够)

“硬科技是骨头,实体经济是肌肉,虚拟经济是脂肪,金融是血液。一个健康的经济体,要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过去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经济偏多,需要减肥。因此,必须加强硬科技的发展。”10月17日,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2025中国成都天使投资生态”大会上表示。

米磊进一步补充说,目前硬科技发展最大的短板是科技金融助力不够。从历次工业革命来看,均是始于科技,成于金融,兴于产业。因此,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发动机的燃料,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催生了当时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他呼吁:硬科技发展需要加大风险投资比例和长期资本支持。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融资方式以债权为主,现在逐渐转变为以股权为主,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要求。

米磊建议,国家应构建科技金融协同发展“郑国渠”体系,核心在于做大做强母基金。“应把银行、保险等长期资金,通过制度化设计注入国家级母基金;母基金以低成本、长周期、强耐风险的方式支持市场化VC(风险投资)机构;VC机构再精准滴灌至企业。通过这一体系,将资金综合成本压到最低、配置效率提到最高,企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米磊称。

10月17日,米磊就创投机构就一级市场募资难等问题接受了经济观察报的采访。

经济观察报:当前我国一级市场募资难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米磊:近两年,中国的VC行业跟美国相比,差距在进一步拉大。主要原因在于募资段的问题尚未解决。虽然国家资金在持续加码,带动今年行业出现边际反弹,但社会资本依旧审慎,出资意愿与规模均显不足。由此,腰部及以下VC管理人募资尤为艰难。

经济观察报:如何进一步鼓励长期资本投资硬科技?

米磊:硬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又离不开长期资本的支持。因此,还是建议国家应真正践行“耐心资本”理念,对于敢于突破常规的机构及其出资人LP(有限合伙人)给予税收等政策倾斜与实质性支持,通过制度激励引导市场形成“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良性循环。

经济观察报:科技金融如何有效赋能硬科技?

米磊:把投资交给专业的机构来做。GP(普通合伙人)凭借专业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资本配置效率。然而,当前政府引导基金出资占比高,捆绑反投比例、地域、阶段等多重限制,挤压了GP的决策空间;加之国资LP占比抬升且出资主体稀缺,LP强势地位愈发凸显,GP的独立性与灵活性被进一步削弱。

经济观察报:中试平台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中试平台在助力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米磊:中试平台通过共享研发设备与试验场景,破解初创企业“买不起、建不起”的共性难题,解决光芯片初创企业“流片难”问题,显著降低成果转化成本,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经济观察报:对硬科技创业者,你有哪些建议?

米磊:核心在于“聚焦”。先要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做到极致,不能贪多。中科创星为此专门构建了专业的投后服务体系。打造“硬科技冠军营”,系统化培训提升企业家的认知维度与战略思维,助力他们完成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关键跃迁。

经济观察报

2025-10-18

经济观察报

2025-10-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