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国庆假期大湾区文旅成绩亮眼,体育旅游成新引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14 20:32:29

(原标题:国庆假期大湾区文旅成绩亮眼,体育旅游成新引擎)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田静 澳门报道

10月1日至8日,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8天超长假期落幕,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消费市场交出精彩答卷。大湾区各城市陆续公布相关数据,广州、深圳、佛山、惠州、珠海、中山等多地接待游客人次与旅游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文旅融合持续深化,国际客源市场与“体育+旅游”新业态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劲新引擎。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粤港澳大湾区已公布数据的主要城市累计接待游客总量超3900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突破370亿元,国际客源大幅增长与体育旅游融合创新成为突出亮点。

国际客源结构突破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恰逢第十五届全运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营造的体育热潮,粤港澳大湾区多地把握机遇,推出多元文旅活动。广州市推出涵盖景区焕新、传统民俗、乡村旅游、精品演出、文博展陈五大板块的2,0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诚迎八方宾客。

据统计,假日期间广州市累计接待游客1738万人次,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5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18.1%,消费活力显著提升。

深圳文旅市场同样收获颇丰。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消息称,全市接待游客920.2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七天增长12.4%。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增长17.6%。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庆长假外国游客入境深圳达9.1万人次,同期增长145.2%。

“传统视角下,深圳多以香港入境游客为主,今年以来外国游客大幅增长表明,深圳对东南亚、欧美、中东等远程市场的吸引力在逐步上升。”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应积极推行更宽松的过境免签政策,简化入境通关手续,针对不同国际市场偏好,定制化营销内容,善用社交媒体和海外OTA平台讲好大湾区故事。

他进一步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应全面提升多语种服务、国际化支付、网络接入等软环境,与航空公司、旅行社合作,设计推广更具吸引力的“一程多站”联程机票和旅游套餐,降低国际游客的行程规划门槛。

“通过系列举措,让国际游客意识到大湾区是一个充满多样性、便捷且值得反复探索的世界级旅游圈。”贾云峰说。

“双节”期间,肇庆文旅市场一片火热,七星岩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18.9万人次,鼎湖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10.2万人次,紫荆西堤文创街区累计接待游客约9.4万人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旅游景区特别是高等级旅游景区和热门博物馆依然是最典型的旅游空间,也是游客最愿意参与的文化场景。

以中山市为例,假期期间兴中广场摇身一变成为“迷你世博会”,举办2025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流行音乐周与第十七届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一边是粤港澳大湾区实力唱将的激情音浪,另一边是来自安哥拉、巴西等9个葡语国家的原生态歌舞表演,让中山文旅市场在这个假期呈现出“活动多、人气旺、消费热”的喜人态势。

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山市累计接待游客389.28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七天341.8万人次,增长13.89%。实现旅游收入22.51亿元,较2024年同期19.69亿元,增长14.32%。

此外,戴斌还观察到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形成“城乡双向奔赴”的新格局。

据统计,假期期间广州全市接待市民游客中,乡村游游客共计768.2万人次,同比增长8.2%。戴斌表示,城乡居民旅游休闲需求升级的同时,旅游市场和旅游目的地也在进一步下沉,加上中小城市和县域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商业接待环境的完善,让新发展阶段的旅游空间布局趋于均衡。

“一个‘市民下乡,农民进城,城乡游客双向奔赴’市场格局正在形成。”戴斌说,大众旅游和文旅融合的市场基础更加坚实,县域旅游特别是那些充满了烟火气、文化味和科技感的宝藏小城,正在以其高性价比得到游客的青睐。

赛事流量转化旅游消费

长假恰逢十五运会预热期,“体育+旅游”成为大湾区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充分把握双节叠加形成长假的机遇,推出以“嚟佛山 实抵玩”为主题的超500项文旅体活动。

2025南海龙超总决赛、F3龙舟超级联赛总决赛、“黄飞鸿杯”全国民族民间龙狮公开赛等在佛山轮番举行,配套推出的“龙舟宴”、龙舟美食集市、龙舟旅游路线、龙舟文化嘉年华等特色主题活动,展示出佛山龙舟和龙狮文化的蓬勃生机。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双节”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458.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8%,其中过夜游客105.45万人次,同比增长12.13%,实现旅游收入40.42亿元,同比增长5.62%。

贾云峰表示,龙舟、龙狮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备强烈的互动性、竞技性和观赏性,将其打造为可体验的旅游项目,如龙舟体验赛、醒狮研学、户外运动挑战等,则成功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和停留时间,衍生出新消费。另一方面,它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传播力,尤其对年轻游客和国际游客具有强大吸引力。

(龙舟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备强烈的互动性、竞技性和观赏性。  资料图片)

借十五运会筹备东风,大湾区其他城市也在积极拓展“体育+旅游”新模式。

惠州市正以丰富的户外场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短途出游和运动体验的热门目的地。这个假期,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218最美旅游公路在假期迎来骑行热潮,超过4万人次骑行爱好者前来打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惠州累计接待游客396.5万人次,同比增长5.4%,实现旅游收入35.35亿元,同比增长7.8%。

此外,广州海洋馆推出“海洋动物全运会”,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动物运动活力。位于广州市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举办第二届体育文化(旅游)节,18公里徒步路线尽显山水活力。广州南沙湿地打造“趣味铁人三项”体育挑战嘉年华,解锁全运独特乐趣。

珠海市南屏万雪汇冰雪乐园开业,为市民带来全新滑雪体验;第十一届足球小将冠军挑战赛举行,吸引来自全国各地41支队伍超600名运动员参赛;2025年广东省马术联赛第七站赛事在珠海举行,共有381队人马组合齐聚赛场。

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为迎接十五运会营造了热烈的全民健身氛围,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旅游消费”。

据初步测算,10月1日至8日,珠海共接待游客300.74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8.5%;实现旅游收入23.53亿元,增长14.8%。

“大型体育赛事要转化为持续旅游消费,关键在于实现‘赛前-赛中-赛后’的全周期运营,避免‘赛事落幕,人流即散’的局面。”贾云峰认为,短期优惠能引爆当期热度,但持久效应需依靠持续运营赛事IP,开发相关主题旅游线路、文创产品和年度纪念活动,保持话题热度。

他表示,长远来看,大湾区应借势申办更多国际顶级单项赛事,并积极打造自主IP的国际赛事,将大湾区固定在全球体育迷的旅行地图上,使其成为全球瞩目的“体育旅游目的地”。

 “一程多站”串联湾区资源

长假期间,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车流量约5,820.43万车次,同比增长9.61%。

贾云峰表示,“超长假期”相当于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中长线旅行、深度体验和多次短途游的“时间窗口”,从而催生了更多的跨市消费、过夜需求和重复游览,对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全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尤为显著。

具体来看,八天假期港珠澳大桥车流量约16.25万车次,同比增长17.62%;深中通道车流量约132.6万车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虎门大桥车流量约111.73万车次,同比增长13%;南沙大桥车流量约148.98万车次,同比增长9%,显示出区域互联互通水平的持续提升。

戴斌表示,假日期间多数游客选择了自驾远行、自助度假,多种交通方式的组合让“我的行程我做主,我的体验我做主”全面覆盖了往返交通、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目的地生活体验的全过程,假日旅游呈现“前展后延、多次出游”和多目的地的趋势。

随着粤港澳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三地客源互送规模持续扩大。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珠海各对港、对澳口岸呈现“人车两旺”态势。据珠海边检总站统计,10月1日至8日,该总站所辖口岸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540万人次,同比增长7%;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超33万辆(艘)次,同比增长20%。

在八天假期中,澳门接连迎来入境高峰,单日客量连续破纪录。10月1日至8日,澳门入境旅客总数达114.4万人次。从客源来看,内地旅客是绝对主力,占总入境人次的82.4%,香港旅客位列第二,占11.2%。

与此同时,国庆节和中秋节期间有不少港澳人士选择“北上”。

香港特区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逾18.6万人次港人在10月1日“北上”,比去年同日15.6万人次增加近19%,也比2023年同日17.9万人次多,成为近三年之冠。

贾云峰认为,大湾区在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复合优势。首先,区域交通网络高度融合,港澳与内地城市间“一小时生活圈”让游客可以轻松规划“一程多站”的串联式旅行。其次,区域产品供给极度多元化,从香港的世界级都市娱乐、澳门的会展旅游,到广深的科技创新与主题公园、佛山肇庆的岭南文化、珠海的滨海休闲,提供了丰富且差异化的选择,能满足不同客群的精准需求。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