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14 10:15:59
(原标题:关税冲突之下,机构在买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当特朗普抛出"100%关税"威胁引发全球市场震荡,中国资本市场却在10月13日上演了一场相对独立行情:A股市场经历了低开高走、跌幅显著收窄的震荡,科创50指数从低开近3%到强势翻红,稀土和半导体板块逆势上涨,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近200亿元......
当前,机构普遍认为此次冲击将小于今年4月的那一轮关税冲突,并倾向于将其视作一个潜在的布局机会。
在美国此次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后,当天深夜,美股三大指数暴跌,其中前期涨幅较大的纳指暴跌3.56%,创半年最大跌幅。比特币闪崩,无数杠杆玩家一夜爆仓;黄金飙升,恐慌指数暴涨。
而中国市场走出了相对独立的行情。
10月13日,A股市场也经历了低开高走,跌幅显著收窄的震荡过程。其中,科创50指数低开近3%,午后翻红大涨1.40%,完美反转。截至收盘,沪指跌0.19%,深成指跌0.93%,创业板指跌1.11%。
A股行业表现明显分化,其中,稀土、半导体逆势狂飙,成最强避风港。
万得稀土指数大涨9.49%,华宏科技、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包钢股份等多股涨停。半导体也表现突出。而受中美冲突拖累的消费电子跌幅较大,消费电子代工指数下跌2.91%。
沪深两市成交额2.35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609亿元,总体来看,流动性仍充裕。
而从港股市场表现来看,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下跌,其中,苹果产业链跌幅居前,而有色金属、半导体指数逆势上涨,涨幅均超3%。
同时,当天南向资金净流入近200亿元,达198.04亿元。
对此,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表示,A股市场开盘后的迅速企稳,以及稀土、半导体等板块的资金流入,均体现出市场对政策托底与产业周期上行的信心。而南向资金的增持,表明投资者对港股的长线趋势仍保持乐观。
“我们在等更好的价格,但绝不会错过这波行情。我们计划加仓,但今日实际盘中跌幅不大,并没有达到加仓标准。后续两天继续等待机会。”10月13日,一位私募机构CEO向记者表示。
“我们的配置要具体看下跌的幅度来计算是否有足够的性价比。”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上海章和投资董事长高国垒认为,“相比4月份关税导致的市场暴跌,这一次的市场波动大概会小一些,市场恐慌情绪会轻一些。”
其指出,4月份股市因关税战暴跌,有人提前清仓。但随后关税战形势很快扭转,A股指数修复超过3900点,“精准”清仓的人大多数完美踏空。
市场人士普遍拿此次关税事件与4月初美国挑起的关税冲突进行类比。
当时A股经历了短暂的快速下跌后,很快中美达成协议。此后,中国资本市场自4月8日以来表现不俗。截至10月10日的最近一轮上涨中,上证指数大涨25.85%,深证成指大涨42.62%,创业板指大涨72.27%,科创50指数大涨57.19%。
而这次剧本开场惊人相似。
“不建议追涨杀跌,不建议过度恐慌。不要试图预测每次波动,而要基于风险配置资产。”高国垒建议。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认为,"牛市远未结束,这只是上半场。"
市场普遍预计特朗普的“TACO”交易将再次上演。
广发证券研报称,如果我们判断这次大概率是又一次的“TACO交易”,历史看短期下跌提供了买入的好时机。
兴证策略认为,相比于4月,积极因素正在增多。若短期情绪释放带来波动,或再一次为中长期布局提供“黄金坑”。
不过,国金策略认为,没有贪婪的必要。理由是,全球来看,当下并未恐慌,但也正是因为并未陷入恐惧,当下比4月更高的估值水平也就意味着没有“贪婪”的必要。
对这一轮回调带来的机会,机构如何应对?记者发现,机构主要聚焦于三条投资主线:
一是科技,如半导体、芯片、AI、军工等。
广发证券最新研报认为,如果本轮因为流动性冲击等风险出现短期急跌,最建议配置的依然是国产替代相关的AI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光刻机产业链、AI端侧应用等行业。若本周国产替代相关的科技行业出现股价冲击,例如科创芯片快速下跌至EMA20附近(目前均线偏离度5.9%),则在中期维度上提供了难得的布局买点。
杨德龙也看好科技股,但他建议不同投资者采取不同投资策略。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方面,如果是做短期避险的操作可以适当进行减仓兑现部分涨幅较高的科技股,另一方面,如果是布局中长期的机会,可以中长期持有,因为科技股中长期的表现更取决于这些科技股能否兑现业绩,能否实现投资者的预期。”杨德龙说。
二是内需方向,如食品饮料、医药和互联网等。
兴证策略认为,后续应对的重点仍应当聚焦于如何利用波动布局。如何应对?短期可结合景气布局内需品种,包括农业、小金属、贵金属、饮料乳品、券商保险等。
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表示看好消费、医药和互联网等市场尚未大幅反弹的机会。
“我们整体是满仓的状态,对今天整个市场的波动,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去做仓位的调整,还在观望,如果有更好的机会再动。”张可兴说。
国金策略认为,A股存在指数层面调整的可能,但幅度可控。内需方向将阶段性获得市场更多关注,包括食品饮料、航空机场、房地产等。
三是上游资源,如稀土、铜、铝、油、金等。
国金策略认为,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的实物资产中期仍然是最占优资产,包括上游资源(铜、铝、油、金),原材料(基础化工品、钢铁)。
长城基金、格上基金等多家机构人士建议短期配置稀土、黄金等资产。
不过,记者发现,不少机构准备了针对短期和长期的两套攻守兼备的均衡策略。机构普遍认为关税冲击下,短期稳定类和受益政策预期类的板块相对占优,中长期仍是以科技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占优。
金鹰基金表示,短期风格再平衡,中长期仍对科技产业进展保持密切关注。科技仍是中长期值得关注的主线,包括AI、国产替代(半导体、储能、可控核聚变等)等,但短期需要聚焦有业绩的品种。
长城基金表示,投资策略上,科技成长仍是核心,短期内稀土主题或仍有交易机会,贵金属有色板块阶段性可能会占优,中期有色、AI硬件与应用等或仍将是后续主线。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建议,关注自主可控科技领域(半导体芯片)、稀土与战略金属、避险资产(黄金)。
陈兴文表示,投资策略上,短期可关注稀土、半导体等政策红利板块的波段机会,同时防御性布局低估值、高分红领域以规避短期波动风险。长期则应坚持定投恒生科技指数,利用其估值低位优势逢跌加仓,把握AI应用扩散与全球流动性转向带来的估值修复大周期。
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则认为,首先可以做一个短期的防御策略,暂时锚定政策红利与供给刚性板块对冲外部风险,典型如稀土板块;其次是坚守科技主线,可重点关注国产替代等估值相对合理、业绩确定性强的低位分支。
“考虑到四季度指数高位震荡压力加大,建议保持 ‘7 成核心仓位 + 3 成灵活仓位’的结构,核心仓位配置科技龙头与稀土防御板块,同时搭配一定比例的黄金避险资产,灵活仓位可把握短期政策催化机会,同时密切跟踪关税政策的动向、北向资金流向等关键信号,及时进行调仓。”宝晓辉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智通财经
2025-1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