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顶压前行!中国外贸增速逐季加快,9月增长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13 19:59:09

(原标题:顶压前行!中国外贸增速逐季加快,9月增长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见习记者张旭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顶压前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10月13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9月当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增长8%。

海南洋浦港集装箱码头。拍摄:张旭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9月数据最大亮点是进口的快速恢复。9月同比进口增长7.5%,是今年以来最大的月度同比增幅。月度累计进口同比下降幅度逐月缩小,已经从1月的下降15.3%缩小到9月累计的下降0.2%,预计全年进口最终会实现正增长,这体现出内需正在稳步复苏。

在专家看来,进出口结构优化与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相互促进、紧密联动。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彭波指出,我国高水平开放通过优化进出口结构,有效衔接国内外市场,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据记者从海关总署了解,今年我国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3%和4.5%,三季度增长6%,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持续推进。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比重提升了1.1个百分点。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增长2%。

此外,出口产品向新向优。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提升了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8.1%、22.4%和15.2%;“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崔凡表示:“从出口方面看,前三个季度累计出口同比增长7.1%,9月份单月同比增长8.4%。在对美出口前9个月累计同比下降16.2%的情况下,整个出口能够维持较高增长,这体现了中国出口的韧性。”

对于出口的良好态势,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将原因总结为三点:一是我国的产业体系完备筑牢了增长的基础。我国产业规模大、工业门类全、配套能力强,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一环”。二是创新水平的提升激发了增长潜能。随着我国制造业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品竞相涌现。前三季度,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3.75万亿元,增长了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成。三是适配市场需求拓展了增长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紧跟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积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前三季度,我国对约8成的贸易伙伴出口实现增长。

对于后续出口形势,王军持乐观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我国是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的重要力量,国内存量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广大外贸企业继续以高质量的供给适配国际市场的需求,这些都将为我国出口不断注入新的动能。”王军表示。

崔凡指出,由于去年四季度美国出现了抢进口的现象,中国去年四季度出口数据较高。由于基数效应,中国今年四季度对美出口同比降幅很可能会扩大,加上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四季度稳外贸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下一步仍需密切跟踪外贸形势发展,确保全年外贸实现稳定发展,为明年“十五五”开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口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崔凡表示,9月数据最大亮点是进口的快速恢复。9月同比进口增长7.5%,是今年以来最大的月度同比增幅。月度累计进口同比下降幅度逐月缩小,已经从1月下降15.3%缩小到9月累计的下降0.2%,预计全年进口最终会实现正增长,这体现出内需正在稳步复苏。

随着内需潜力有效释放,二季度进口同比增长0.3%,三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到4.7%。三季度,原油、金属矿砂进口量同比分别增加4.9%和10.1%;计量检测仪器、计算机及通信设备进口值分别增长9.3%和8.9%。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国新网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前三季度,国际市场的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进口的增速和数据表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从数量来看,我国进口的数量指数同比增加了0.6%。从月度走势来看,截至9月份,进口已经连续4个月增长。

受国内生产消费需求拉动,前三季度原油、金属矿砂等进口量分别增加了2.6%、4.2%,食品烟酒、文化娱乐产品等进口值也分别增长了10.2%和9.4%。随着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实现了“清零”,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增长了1.1%。

彭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进口增长的背后是国内需求的增长。“原油和金属矿砂进口量增加,主要受国内工业生产恢复、基建投资发力带来的能源与原材料需求拉动。计算机及通信设备进口增长,反映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技术升级需求旺盛。文娱产品进口大幅增长,则源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高品质、多样化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体现从‘物质消费’向‘服务与精神消费’转变的趋势,也说明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有效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在专家看来,进出口结构优化与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相互促进、紧密联动。彭波指出,我国的出口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升级,如机电、绿色产品增长,既提升国际竞争力,也推动国内产业升级,为内需市场提供更优质供给。同时,主动扩大进口,增加能源、原材料进口保障生产,引入先进设备促进技术进步,并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丰富国内市场供给,直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激发消费潜力。消费升级又反过来引导生产和进口结构优化,形成良性循环。高水平开放通过优化进出口结构,有效衔接国内外市场,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正在不断扩大进口,与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

据吕大良介绍,前三季度,我国新增了135种农食产品的准入,涉及50个国家和地区。对同我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自这些国家的进口增长了9.7%。同时,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

下个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进博会不仅是展示新品的平台,更是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金色大门”。吕大良透露,目前,来自全球各地的展品正在陆续启运,据了解,家庭陪伴机器人等一系列的硬核科技产品将在进博会上首发首秀。海关将进一步优化通关便利措施,提升科技赋能、创新监管模式,助力更多全球企业共享中国的大市场。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