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一场没有赢家的闹剧:宗馥莉辞职,娃哈哈前途未卜

来源:文轩新闻

2025-10-11 12:03:35

(原标题:一场没有赢家的闹剧:宗馥莉辞职,娃哈哈前途未卜)

这场载入中国商业史的闹剧没有真正的赢家。宗馥莉离开,前途未卜。娃哈哈内乱,信誉受损,市场份额受威胁。员工、经销商和消费者都面临着一个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未来。


 一场纷争,以一纸辞呈迎来新的看点。

10月10日晚,多家媒体确认,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

这距离她正式接替已故父亲宗庆后出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尚不足一年。

 辞职背后:无法逾越的商标墙

宗馥莉的辞职并非突如其来。早在9月份,一份名为《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就在网络上悄然流传。

这份落款日期为9月12日的文件,由宗馥莉实际控制的7家“宏胜系”企业联合发出。该通知首次公开透露: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娃哈哈将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通知坦承了更换品牌的深层原因:“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地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股权困局:三方制衡的僵局

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是一道困扰宗馥莉无法破解的难题。

根据工商登记信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呈现出三方制衡的格局: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个人持股29.4%;基层工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

这种股权结构下,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单独决定“娃哈哈”这一核心商标的使用。

商标使用的合规性,成为了悬在宗馥莉和她的“宏胜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事实上,商标问题已经引发了实际纠纷。据报道,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在7月初就被娃哈哈集团要求停止使用“娃哈哈”商标。该公司随后推出了“沪小娃”品牌桶装水,公司方面人士表示:“推出新品牌是为了活下去的无奈之举”。

宗庆后:历史遗留问题

宗庆后以其个人威望构筑了娃哈哈独特的“家文化”治理体系。这套依赖于个人权威的非正式制度,在宗庆后离世后,其继承者宗馥莉难以复制。

宗馥莉在2023年以副总经理身份参与公司重大决策,以及在2024年8月正式出任董事长后,试图推动以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她对内改革了组织体系,劝退或调整了多位身居要职的“老人”;对外则大幅度改革经销商体系。然而,这些旨在提升效率的措施,与原有的“家文化”和人治传统产生了显著冲突。

宗庆后时代,娃哈哈运转的根基是宗庆后的个人威望、一批对宗庆后马首是瞻的老将老兵、以及一套基于人情世故存续的制度。例如,在宗庆后时代,公司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财务预算和审批”体系,业务线需要用钱时,一般是给宗庆后打个报告或者汇报一下,得到同意后去财务领钱。宗馥莉并没有宗庆后的威望,在上台后,确实有宗庆后的老部下对她的指令“阳奉阴违”。

宗庆后过去多年在饮料圈赖以存在的根基是其忠诚度极高的经销商体系以及娃哈哈的“现款现货”制度。这个模式下,宗庆后允许了很多低效但忠诚的经销商存在。宗馥莉上任后,清退了一批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并试图推行新的经销商标准。这种触及根本盘的调整,短期内积累了大量的不满声音。

娃哈哈体系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与法国达能的合资与后续纠纷,促使宗庆后通过大量非合资公司及复杂的股权设计来加强控制权。

此外,1999年,娃哈哈集团进行改制,授予宗庆后和员工股份,形成了沿用至今的三方制衡的股权格局。这套精妙而复杂的系统,对于接任者而言,理解和驾驭的难度极高。

宏胜系:宗馥莉的根基与退路

在辞去娃哈哈集团职务的同时,宗馥莉的核心精力正转向她实际控制的“宏胜系”企业。

宏胜集团成立于2003年,最初作为娃哈哈的代工厂。经过多年发展,宗馥莉通过恒枫贸易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业务覆盖饮料全产业链。

据公开资料,宏胜集团在全国有19个生产基地,48家子公司,104条现代化生产线。长期以来,宏胜集团承接了娃哈哈三分之一的产品代工,其中大部分是高利润率产品线。

自9月份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去娃哈哈化”更名运动正在各地上演。

9月2日,南阳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变更为南阳宏胜恒枫饮料有限公司;9月5日,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变更为山西宏胜饮料有限公司;9月8日,虎林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变更为虎林市宏胜饮料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重庆、贵阳、成都等地至少10家原娃哈哈关联企业已完成更名,逐步脱离娃哈哈品牌体系。

这些更名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纷纷冠以“宏胜”名号,凸显了宗馥莉将业务重心全面转向自家企业的战略意图。

遗产风波:家族内争的阴影

宗馥莉面临的挑战不止于商标使用权。今年7月中旬,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三名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与宗馥莉的遗产纠纷案曝光。

这场在香港和杭州两地法院同步进行的诉讼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报道,宗庆后与宗馥莉曾签订一份委托协议,委托宗馥莉设立三个境外信托:“信托A”、“信托B”、“信托C”,合称为宗氏境外家族信托。

该信托总金额达21亿美元,受益人为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及其子女,但不包括宗馥莉。

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在官网公布相关文件,判决结果是驳回以宗馥莉为代表的被告人在传票中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

此外,香港高等法院还颁发非正审禁制令,裁定宗馥莉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诉讼有结果前,不得从特定公司的香港汇丰银行帐户提款或转帐任何资产。

娃小宗:背水一战的自主品牌

在商标使用受限的背景下,宗馥莉全力押注自有品牌“娃小宗”。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已在2025年2月至5月期间申请了多个涵盖不同领域的“娃小宗”商标以及类似的“娃小哈”、“宗小哈”等商标。

5月12日,娃哈哈集团官方公众号“娃哈哈家园”,现更名“哈哈号角”发文中曾曝光了一款以“娃小宗”为名的无糖茶饮料,口味为“凝香乌龙”。

目前,“娃小宗”已在微博平台注册账号,认证企业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这个新品牌将承载宗馥莉独立发展的梦想,但也面临市场接受的巨大挑战。

据品牌评估机构GYBrand的数据,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而如今,宗馥莉不得不放弃这个金字招牌,从零开始打造“娃小宗”。

这场闹剧没有真正的赢家。宗馥莉离开,推出“娃小宗”,踏上一条充满挑战的未知之路。娃哈哈品牌则因持续内乱,商业信誉受损,市场份额面临被蚕食的风险。而员工、经销商和消费者都面临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受限于数据与认知局限,无法保证内容的绝对准确客观,如有异议请联系文轩。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