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源媒汇
2025-10-10 20:07:59
(原标题:下一辆小米,要更像宝马了)
文源:源Auto
作者:潘卓伦
从今年上半年在德国慕尼黑设立首个海外研发中心开始,小米汽车便不断从同城邻居宝马挖角。近日,小米汽车便又挖来了一位在宝马工作了4年多的工程师。
在面向海外职场的社交媒体领英,此前负责宝马座舱设计的Ricardo Vieira Carreira更新了其个人履历,显示其9月份已经入职小米汽车慕尼黑研发中心,职位为高级整车工程师。另外,Ricardo Vieira Carreira的履历还显示其在宝马也负责过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相关工作。
这已经是小米汽车今年从宝马德国总部挖走的至少第7位“大牛”。
01
从摸着吉利过河到“挖穿”宝马
小米汽车最早的研发团队“吉利含量”较高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2021年,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官宣造车后首先挖来的研发关键人物,正是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当时吉利的纯电动原生整车架构平台——SEA浩瀚平台刚刚发布,胡峥楠的“投米”,也成了后期车圈经常将小米汽车和吉利系放在对立面的根本原因。
如今随着小米汽车已经走过初创阶段,小米SU7、小米YU7两款车型的生产销售均按部就班,甚至小米SU7 Ultra在全球认可的赛道上表现出压倒吉利系车型的性能,小米汽车开始寻求研发团队的进一步升级无可厚非。
这一次,小米汽车瞄准了在传统德系豪华品牌中运动和性能标签最突出的宝马。
在上文提到的Ricardo Vieira Carreira之前,据媒体报道,小米汽车至少已经成功招揽6位宝马“老炮”,其中有4位被曝光过具体身份。
在设计领域,小米汽车今年8月成功吸引前宝马i系列纯电动车设计主管Kai Langer加盟。这位在宝马任职时间长达22年的设计师,负责过宝马i3、i8等划时代宝马新能源车的设计工作,曾担任过宝马集团设计总监。
值得一提的是,主导小米SU7车型设计工作,同时也是小米汽车现任汽车工业设计部总经理、首席设计师的李田原,曾在Kai Langer的团队中任职,其在2016年被调往宝马总部负责iX等车型的外观设计。
而在整车研发方面,小米汽车在今年4月成立慕尼黑研发中心之初,便确定了Rudolf Dittrich、Dusan Sarac以及Jannis Hellwig三位核心人物,三人均在宝马任职10年以上。
其中,有劳斯莱斯工作经验的Dusan Sarac如今是小米欧洲研发中心的整车负责人,而Rudolf Dirrtich和Jannis Hellwig则有大量赛车、性能车开发经验,后者目前是小米欧洲研发中心的首席工程师。
02
不只为新车更像宝马
事实上,在“挖穿”宝马之前,小米汽车就开始和宝马“心有灵犀”。
天际屏,是今年上市的小米YU7其中一个核心卖点,按雷军在发布会上的说法,这是行业首发的一种划时代的驾驶员信息交互方案。据源Auto的亲身体验,天际屏环绕整个座舱前方的设计,以及细腻的导航、车辆状态、盲区影像显示效果,确实让人新鲜感爆棚,也极大提高了小米YU7的价值感。
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宝马在2023年初也提出过类似的解决方案,当时被称之为BMW全景视域桥概念。同年9月,宝马便在概念车Vision Neue Klasses上展示了接近量产状态的相关技术。
据悉,宝马的“BMW全景iDrive”将会是全新一代宝马iX3的一大亮点,据已经在德国试驾过该车的媒体人透露,相比天际屏,“还是宝马的效果更好”。
毕竟研发团队中越来越多关键人物来自宝马,小米的新车有和宝马相似的一面也十分合理。可以预期小米的后续新车会有越来越多的细节看齐宝马,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小米汽车在国内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为其开拓欧洲市场打基础。
“小米汽车计划在2027年正式进入欧洲市场。”今年8月,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透露小米汽车计划在门槛相对较高的欧洲市场开启出海,另据小米副总裁许斐透露,小米汽车不准备为欧洲市场“设计一个全新的产品”。
这意味着小米SU7、小米YU7两款在售车型大概率要承担起切入欧洲市场的重任。但众所周知,中国和欧洲车市的产品喜好截然不同,例如悬架滤振风格上,中国消费者偏爱舒适风格调校,而欧洲消费者则看重驾驶操控,如何将现有车型变得更符合当地市场需求,是一个难题。
而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没有比“宝马含量”越来越高的小米汽车欧洲研发中心更合适的答案。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证券之星APP
2025-10-11
证券之星APP
2025-10-11
证券之星APP
2025-10-11
证券之星APP
2025-10-11
证券之星APP
2025-10-11
证券之星APP
2025-10-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