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警惕算力成算计,海南华铁巨额订单暴雷对市场的三大考验

来源:财闻

2025-10-04 18:01:39

(原标题:警惕算力成算计,海南华铁巨额订单暴雷对市场的三大考验)

【财闻商评】

从年初的“重磅利好”到突然的“0“履约解约,海南华铁(603300.SH)国庆节前“压轴”的一则公告,让22万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前景蒙上阴影。

起因是今年3月,海南华铁官宣与“杭州X公司”签订36.9亿元、为期5年算力服务协议的公告。该信息如巨石入水,在资本市场激起大浪,公司股价短期内大幅攀升,更有“牛散”精准入场并跻身第三大股东。然而,半年后,9月30日下午6时许,公司却突发公告,宣告协议“0交付”且解除合作,“杭州X公司”身份始终成谜,上交所也火速下发监管函。

36.9亿订单落地的突然落空,协议“0交付”背后缘由未解,市场高预期与低兑现的矛盾,究竟是概念炒作还是战略探索……种种疑问引发市场和投资者的不确定性猜想。

海南华铁是否真的在“造故事”尚待进一步的信息披露和调查定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家传统建筑领域企业转型“算力”领域的故事破灭。从企业角度看,其传统主业是建筑支护设备租赁,受地产下行影响大,2024年负债合计169.9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2.95%,急需新业务增长点。

算力租赁作为AI基础设施核心环节,近年来因大模型训练需求爆发。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团队曾给出GPU租赁市场高额的投资回报率预期,国内多家券商也在研报中认为,海南华铁新业务布局有一定合理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超过二十家机构纷纷给海南华铁买入评级。

另一方面,关于公司”概念炒作“,制造“资本悬疑剧”,透支市场信用的声音,同样不绝于耳。

这一事件绝非简单的商业合作波折,它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资本市场在新兴赛道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关键问题,涉及市场透明、监管要求以及投资者信心等多个层面。

从市场透明角度看,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基石。海南华铁在协议签订时,以“商业机密”为由未披露“杭州X公司”的真实身份,使得投资者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决策。从高调宣布大额合同签订,到节前低调发文告吹,在此期间,海南华铁的股东户数喷涌猛增,从2024年年报的4.6万余户,增长至2025年中报时的22.4万余户。

其中,协议执行过程中“0交付”并未提前充分预警,解除合作时也未能清晰阐释背后缘由,这是对市场透明原则的公然挑战。

在现代资本市场,投资者依赖上市公司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来评估风险和价值。海南华铁的做法让市场参与者犹如在迷雾中摸索,严重影响了市场参与者对公司的信任,也破坏了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准则。

这一事件也对当前资本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证监会反复强调“以投资者为本”“维护市场公平”。监管机构不仅要关注上市公司的重大交易是否合规,更应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和信息披露的完整性。

特别是对于海南华铁这类涉及大额合同且情况复杂的交易,监管应更加前置和深入,要求上市公司详细披露客户背景、交易目的、履约能力等关键信息,防止企业利用信息差进行概念炒作,以及可能涉及的操纵股价问题。同时,对于市场出现的异常波动和可疑交易,监管要迅速反应,及时介入调查,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投资者信心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海南华铁的巨额算力大单突然告吹,无疑极大地打击众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尽管距离节后市场开盘还有时间,但在该公司的股吧、社区等投资者讨论区域,已经形成大面积的悲观舆情。

当投资者发现自己基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却陷入“算力故事”的陷阱,他们会对整个市场的诚信产生怀疑。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投资者的信任是市场繁荣的基础。因此,上市公司必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真实、准确地披露信息,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投资依据。

算力赛道的长期价值毋庸置疑,只有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客户资源和战略定力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成为最终的赢家。上交所火速下发的监管函中,聚焦信息披露合规性,这是必要的。同时,企业要承担起责任,若想证明自身并非“造故事”,需及时、准确披露业务进展。当然,投资者也应保持理性,警惕“宏大叙事”,关注底层商业逻辑,以专业视角穿透信息迷雾。

让资本市场真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需要数以万亿计的中国市场主体、投资者和监管体系的实干探索。海南华铁36.9亿元大单合同暴雷的后续走向,需要上市公司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必要时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有力推动和调查,这一事件也将成为检验市场透明、监管效能和投资者信心的重要试金石。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