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

奶皮子也有“人造”,一文了解奶皮子酸奶的前世今生

来源:消费者报道

2025-10-02 18:00:01

(原标题:奶皮子也有“人造”,一文了解奶皮子酸奶的前世今生)

本文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三悠

第一勺挖下去,阻力感就告诉你它的与众不同:不像普通酸奶那样水润,而是一种近乎膏状的绵密质地;伴随着浓郁的奶香在口中缓缓化开,一层致密、带着独特脂肪香味的“精华”覆盖在舌面上——这就是传说中的“奶皮子”。

作为突然风靡大江南北的乳制品“新贵”,奶皮子酸奶凭借其复古的风味和厚重的口感,成功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然而,你在为这份浓稠买单的同时,心中是否也曾浮现这样的疑问:它为什么这么厚?热量跟普通酸奶相比如何?

新网红还是旧传统?“奶皮子”已有两千年历史

“新网红”奶皮子其实并不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公元6世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初煎乳时,上有皮膜,泻熟乳著盆中,未滤之前,乳皮凝;明日酪成,若有黄皮,亦悉掠取”。文中提到的“皮膜”“乳皮”“黄皮”,正是奶皮子在制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形态。

奶皮子,在蒙语中称为“乌如木”,其传统制法是将鲜羊乳或牛乳倒入锅中用慢火微煮,待表面凝结出一层脂膜后,用筷子挑起来置于通风处晾干而成。它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入奶茶或炒米中增添风味。在内蒙古,拔丝奶皮子更是一道传统名菜。

                       

然而,如今市面上流行的奶皮子酸奶,与传统奶皮子已有较大区别。

目前市售的奶皮子酸奶产品,大多属于“风味发酵乳”或“风味酸乳”。这类产品的主要原料为不低于80%生牛(羊)乳、食品工业用浓缩乳、乳粉,可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或谷物等辅料,其执行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25)。

            《消费者报道》记者摄           

而最早走红、被誉为“新一代北京特产”的紫光园奶皮子酸奶,并不属于预包装食品,而属于餐饮现制食品,由餐饮门店现场加工制作后直接销售,保质期极短,强调“现做现吃”。与奶茶店现场调制的饮品类似,这类产品没有强制标签要求。目前,鲍师傅、朱光玉火锅店、点都德等品牌也纷纷推出了类似产品。

            图源:小红书@鲍师傅糕点           

此外,还有部分打着“奶皮子酸奶”名目的产品,实则属于“含乳饮料”。这类产品生乳含量普遍较低,其他配料添加较多,执行标准为《含乳饮料》(GB/T 21732-2008)。其蛋白质含量要求(≥1.0g/100g)远低于风味发酵乳(≥2.3g/100g),消费者在选购时需仔细辨别。

            图源:小红书@小马哥           

奶皮子酸奶在消费市场点燃的热情,也获得了乳企品牌的高度关注,蒙牛、伊利、新希望等均推出了相关产品。

新希望相关负责人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出奶皮子酸奶的初衷是“基于用户需求和趋势角度,奶皮子酸奶可满足消费者的‘口腹之欲’和情绪价值。”蒙牛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自产品上市以来,市场反馈非常热烈。消费者非常喜欢挖下去,能看得到的分层效果。”伊利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伊利奶皮子酸奶是今年4月上市的新品,上市第二个月就环比增长+200%。”

所有奶皮子都是天然的吗?其实也有“人造”的

在牧区,奶皮子一般是小规模纯手工制作,耗时长,不够标准化。在工业化生产中,酸奶中的“奶皮子”是如何做出来的?

《消费者报道》在对比多款市售预包装奶皮子酸奶后发现,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自身浓缩的“天然奶皮子”,通过膜过滤等工艺脱去了牛奶中的部分乳清,从而提高蛋白质与脂肪的含量,为奶皮的自然形成创造条件。这类产品配料表通常较为简洁,一般仅包含生牛乳、糖和乳酸菌。

            《消费者报道》记者摄           

第二种则通过添加外源性成分实现类似口感,例如添加稀奶油、奶粉、炼乳等以提高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该类产品的配料通常更为复杂。

            《消费者报道》记者摄           

一位乳业研发人员向《消费者报道》透露:“采用浓缩工艺生产的奶皮子酸奶成本更高,因为它通常以100%生牛乳作为主料,对原料品质要求极高。而添加稀奶油、炼乳等成分的产品,往往还需配合乳化剂、稳定剂等,以实现更理想的乳化状态和质地。”

从手工小作坊到工业化生产,一杯奶皮子酸奶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

新希望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煮沸式杀菌对风味和热敏性营养(如B族维生素)破坏较大,我们采用巴氏杀菌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的营养和风味。”

蒙牛相关负责人指出:“传统奶皮子依赖慢火加热使脂肪与蛋白质缓慢上浮并聚集,从而形成致密奶皮。但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牛奶经设备处理容易导致脂肪未能充分上浮,造成奶皮质地不匀、分层不明显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蒙牛采用了“单杯发酵工艺,并经8小时后熟静置”以稳定奶皮结构,而新希望的解决方案则是“自主研发的专属发酵菌种和精准控制的发酵工艺”。

奶皮子酸奶是“翻版老酸奶”吗?它们普遍添加明胶

在社交平台上,常看到有网友质疑奶皮子酸奶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的老酸奶”,“过气网红”改头换面重新上市,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种说法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在外观上都属于“凝固型酸奶”。从工艺上讲,酸奶可分为凝固型和搅拌型两种,其营养价值相近,主要区别在于发酵和灌装的顺序不同。

凝固型酸奶属于“先灌装后发酵”,通常在零售容器中直接发酵成型,质地厚实、呈块状或膏状,表面较为光滑。搅拌型酸奶则多为“先发酵后搅拌灌装”,在制作过程中,会将这类酸奶在较大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待发酵完成后再进行搅拌灌装。搅拌型酸奶更“稀”一点,是市面更主流的酸奶类型。

因此从类别上来说,奶皮子酸奶与老酸奶确实属于同一大类。《消费者报道》对比了一款老酸奶和一款奶皮子酸奶的配料表,发现二者都使用了多种增稠剂。奶皮子酸奶使用了明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3种,老酸奶则包括明胶、果胶、琼脂、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4种。

            《消费者报道》记者摄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市面上的凝固型酸奶很多都会使用明胶、果胶或其他一些增稠剂,这几乎是工业化生产这类产品无法避免的情况。因为在长距离运输中,不添加任何增稠剂的凝固型酸奶非常容易析出乳清(表面析出的一层淡黄色透明液体),这虽然不影响食品安全,但非常影响美观,甚至让消费者误以为酸奶‘变质了’或‘不新鲜’。增稠剂除了增稠,让酸奶更坚实之外,还可以锁住水分,防止乳清分离。”

            2款奶皮子酸奶:无增稠剂(右)偏“水润” 《消费者报道》记者摄           

值得说明的是,用于食品的明胶是合法且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它通常从猪皮、牛骨等中提取。《消费者报道》建议,如果是素食主义者或出于其它原因不想食用明胶,可以注意查看配料表。现在很多品牌也会使用琼脂、果胶、刺槐豆胶等植物来源的胶体来达到类似效果。

该名业内人士也补充,“并非所有奶皮子酸奶都添加增稠剂,但不添加的产品通常质地较软、易出水,对物流和储存条件要求极高,一般仅在本地市场或高端渠道销售。还有的一种是浓缩工艺制成的酸奶,它本身水分含量低,不用添加增稠剂也相对‘结实’一些。”

奶皮子酸奶是“热量刺客”吗?一罐650g约等于7碗白米饭

高脂肪是构成奶皮子的关键基础。在牧区,一般只在秋冬两季乳脂含量高时才制作奶皮子,因为乳脂不足做出来的奶皮子会相对较薄,实际上,奶皮子的制作原理与腐竹、豆皮有相似之处,都依赖于“脂肪-蛋白聚合层”的形成。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25),全脂风味发酵乳的蛋白质标准为≥2.3g/100g,脂肪为≥2.5g/100g。《消费者报道》对比了7款奶皮子酸奶发现,其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2g/100g,约为国标1.3倍,而脂肪平均高达7.4g/100g,达到国标要求的近3倍。

            7款奶皮子酸奶的营养成分表 《消费者报道》记者摄           

从蛋白质含量看,奶皮子酸奶与普通酸奶差异不大,因为市面上很多风味酸奶都能做到较高的蛋白质含量(3.0~4.0g/100g)。

但其脂肪含量远高于普通酸奶。以某款产品为例,其脂肪含量高达7.9g/100g,热量为539kJ/100g。按一罐650g计算,总热量高达3504kJ(约837kcal)。这意味着,饮用一罐该酸奶摄入的热量,约相当于7碗(以100g/碗,约116kcal/碗计算)白米饭的热量,不容小觑。

            图源:电商购物平台           

蒙牛相关负责人认为:“奶皮子酸奶醇厚口感和独特风味的核心,就在于表层乳黄色的‘奶皮子’,它就像是‘精华浓缩版’的奶,奶里面的乳脂亦然,这也是产品口感醇厚丝滑,能量比普通酸奶略高的主要原因。建议消费者可将其视为一种浓缩的、天然的营养来源,作为优质蛋白和钙质的一份来源,纳入均衡的日常饮食中。”

新希望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乳品领域内部来看,奶皮子酸奶像是‘老酸奶’类的产品升级,如果放开眼光来看,奶皮子酸奶更是含糖饮料和甜点的健康替代。此外,奶皮子酸奶打破了‘乳制品不好吃’的偏见,让更多人愿意主动消费乳制品。”其同时表示,将“积极关注减糖减脂的健康化趋势,为大家提供更多健康又美味的产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奶皮子酸奶目前几乎没有低脂或脱脂选项,高脂肪是其实现浓厚口感的工艺前提。对此,《消费者报道》建议,既然高脂肪特性难以避免,消费者在选择时应将关注点放在糖分控制上,主动选择碳水化合物(糖)含量更低的产品。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