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国信证券:8月保费短期增幅提升 长期负债结构优化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30 16:10:07

(原标题:国信证券:8月保费短期增幅提升 长期负债结构优化)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以来,以分红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带动行业保费增速持续回升。进入三季度,人身险行业预定利率确认下调,传统险、分红险以及万能险分别下调至2.0%、1.75%、1.0%(降幅分别为50bp、25bp及50bp),行业8月份短期“炒停售”激活短期保费增量。后续看,随着预定利率下行,传统险种对客户吸引力边际下降,预计分红险将成为低利率环境下负债端核心产品,促进保险机构负债成本的持续下移,重视产品销售体系、积极构建康养生态的险企将受益。

国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保险业2025年8月保费收入情况。截至8月末,行业今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999亿元,同比增长9.63%,增幅连续5月持续扩大。其中,财险实现保费收入10000亿元,同比增长3.65%,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37999亿元,同比增长11.32%。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开启新一轮“炒停售”,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7.24%

截至2025年8月末,今年我国人身险行业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7999亿元,同比增长11.32%,对应单月保费收入增幅达47.24%。受8月份短期“炒停售”催化,人身险行业单月保费实现高增。分险种来看,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分别实现累计保费收入29746亿元、5784亿元及268亿元,同比分别+14.05%/-22.07%/-57.57%。

年初以来,预定利率研究值经历多次下调。2024年四季度为2.34%,2025年一季度为2.13%,本次下探至1.99%,与当前长端利率维持低位相匹配。按照《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现行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已连续两个季度低于研究值25bp以上,触发下调机制。

普通型产品、分红险、万能险预定利率将下调至2.0%/1.75%/1.0%,下调幅度为50bp、25bp、50bp,调整时间截至8月31日。进入三季度,短期“炒停售”行为或将持续拉升保费收入,行业具备短期保费收入放量、利差损风险收窄、投资收益预期改善等多重催化。短期来看,预定利率的明确下调将带动“炒停售”保费的持续扩张,对负债端持续改善预期提供明确支撑。

近年来,随着健康险需求的阶段性饱和及预定利率的下调,人身险公司纷纷向分红险转型,以降低负债端刚性成本。2025年,行业加大分红险销售力度,部分上市险企分红险占新单保费收入比例超50%,带动传统寿险保费收入实现高增。截至8月末,行业共计实现传统寿险保费收入29746亿元,同比增长14.05%,保费收入占比达62.0%,较2019年提升9个百分点。

从产品逻辑来看,分红险具有“低保底+高浮动”的特点,对险企而言,通过与被保险人共担投资风险的方式降低刚性兑付成本。在“资产荒”背景下,降低负债端刚性成本及资产负债匹配压力,从而为险资资产配置提供一定的灵活性。新准则下,因分红险采用浮动收费法计量,资产端的波动会被合同服务边际吸收后逐期释放,意味着分红险利润直接来自合同服务边际的摊销,利润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在当前财富管理工具收益下行背景下,分红险的浮动机制有望成为收益驱动型客户的核心选择,预计将为行业全年保费收入贡献主要增速。从投资角度看,在I9实施之后,针对相对高波动的权益资产,保险公司倾向于加强配置高股息资产,股息收益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分红险的收益需求。预计随着未来分红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叠加新会计准则实施,有利于提升险企对于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

财险方面

2025年前8月,财险公司共计实现保费收入12201亿元,同比增长4.67%。其中,车险保费收入6006亿元,同比增长4.33%。截至8月,非车险保费收入实现6195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健康险及意外险表现突出,增速分别达8.88%及12.83%。

标的方面

建议关注具备较强销售基础的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财险(02328)。

风险提示

保费收入不及预期;资本市场延续震荡;短期自然灾害导致的财产险赔付上升;长端利率下行等。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