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港股新消费再迎实力选手,深度透视自然堂的价值与潜力

来源:格隆汇

2025-09-30 09:03:36

(原标题:港股新消费再迎实力选手,深度透视自然堂的价值与潜力)

港股市场或将再度迎来新消费明星企业。

9月29日,自然堂集团(简称:自然堂)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香港主板IPO上市。

回望2025年以来,港股新消费板块成为资本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领市场行情,催生了一众翻倍牛股。其中,美妆亦成为牛股频出的领域之一,涌现出毛戈平、上美股份等表现强势的企业。

在此背景下,自然堂作为中国化妆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自然将承载市场的厚望。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堂不仅市场地位领先,更是"长跑"龙头——其是屈指可数的拥有超过20年历史的中国化妆品企业,拥有穿越周期的能力,并以"为全球消费者的美丽与健康生活提供极致质价比的产品"为使命,怀揣"成为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科技美妆企业"的远大愿景。

这样的特征充分体现了自然堂在资本市场的稀缺性,使其具有较强投资吸引力。

下面不妨进一步梳理自然堂的价值逻辑。

1、中国美妆赛道红利持续释放,领军企业深入受益

从行业视角出发来看,近年来伴随需求的转变、供给的升级,中国化妆品行业逐步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自然堂作为其中的领军企业则有望深入受益。

在需求端,大众愈发注重自我愉悦的满足与对美的追求,使化妆品消费意愿持续提升,同时消费着需求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催生一系列趋势——追求质价比消费,盛行研究型购买,淡化国际品牌光环,也更看重产品能否带来情绪价值的深层满足。

在供给端,本土美妆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逐渐开花结果,提升产品硬实力,而且更懂中国消费者的肌肤需求与情感诉求,竞争优势逐渐凸显。

这也让市场呈现出两大特征: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速相对更快;化妆品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2024至202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以6.6%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约为同期全球化妆品市场增速的2倍,2029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29万亿。

以零售额计,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在2019年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5.9%,表现显著优于国际化妆品行业,并预计延续领先优势,2024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7.9%。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将对应提升至52.9%。

来源:国家统计局、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在这样的背景下,头部中国美妆企业也有望凭借领先的布局和深厚的积累,更充分地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再从市场格局来看,自然堂的表现尤为突出,可能成为核心受益者之一。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以2024年的零售额计,自然堂是中国第三大中国化妆品集团,旗舰品牌自然堂连续12年位居中国第二大本土化妆品品牌。拉长时间来看,以零售额计,自然堂品牌更自2013年至2024年连续12年排名本土化妆品品牌前两名,展现穿越整个行业周期的强劲韧性。

并且,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显示,在受访大众化妆品品牌中,自然堂在消费者认知度、购买频率及回购意愿三项指标均排名首位,在大众市场实现全方位领先。

同时,自然堂荣登了益普索"2024国产护肤品竞争力榜单"榜首。

稍微延伸来看,大众市场与护肤品类构成了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核心基本盘,自然堂的"双料第一"显然颇具份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4年零售额计,大众品牌(零售价为300元以下)的化妆品产品市场规模达7605亿元,占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的81.4%;护肤为中国化妆品市场中最大的分部,市场份额为40.9%。

此外,自然堂还入选了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发起的"点赞2025我喜欢的中国品牌"百强榜单,斩获第四届"2025外国人最喜爱的中国品牌"获奖品牌。

可以说,从市场地位的持续领先,到行业核心基本盘的深度扎根,再到国民与国际层面的双重认可,自然堂的价值在广阔而立体的维度中得到充分体现。

这种全维度"无短板" 的发展态势,在整个美妆领域中也是尤为稀缺。

2、研发实力强劲+全渠道布局深入,筑牢"长红"壁垒

进一步聚焦中国化妆品行业来看,虽然行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长红"从来不是易事,近年来不乏中国化妆品品牌承压,特别是一众新锐中国美妆品牌都未能逃脱"红不过三年的魔咒"。

这透露出,中国化妆品行业的竞争逐渐升级,新品牌入局的门槛越来越高,进一步印证头部玩家充分分享行业成长红利的逻辑。

如果从源头来分析,关键在于当下市场对化妆品品牌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研发实力、渠道布局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发层面,研发实力逐渐成为产品竞争的底层逻辑。参考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最关注的因素是产品成分(58.8%)和产品功效(41.4%),使品牌更需要通过技术突破满足市场需求。

渠道也持续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1985到2020年间,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红利主要来自于几次渠道切换,包括本土CS渠道、社交电商兴起等。而2021年以来,随着流量红利逐步弱化,渠道加速碎片化,线上线下阵地多元,全渠道建设成精准响应消费者期待、完整捕获用户价值的选择。

而无论是推出高功能性的产品,还是做深全渠道建设,背后都离不开长期的资源投入、丰富的经验沉淀,以及策略层面的动态优化、精细化运作等,显然并不容易。

自然堂也正是通过在这两重维度上扎实发力、筑牢优势,构建了独特的竞争壁垒。

具体来看,自然堂致力于自主开发产品相关技术及成分,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功效和可持续性。同时,其产品科技理论结合东方美学,创制出兼具功效与文化价值的配方,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与品牌升级、成本优化。

自然堂所研发的"极地酵母"成分喜默因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

其以喜马拉雅的极地修护能量为灵感,严选世界第三极的极地基因而成功研发出喜默因,构筑核心成分壁垒,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支持其提供极致质价比的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加入自然堂的86个产品配方中,显著增强产品效果,自然堂也因其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酵母成分自主产权的化妆品公司。而喜默因的成本较采购同类外购成分的成本低约95.0%。

此外,自然堂还在沿着其产品科技理论拓宽研发边界,包括与中国航天基金会合作开展太空护肤研究项目,围绕"天为地用、地为天用"的理念,通过模拟太空环境以了解皮肤机理和评估新活性成分,开发出"航天员参酵母"等创活性成分,为美素品牌的产品开发起到关键作用。

这也反映出,自然堂可能将旗舰品牌自然堂在"技术驱动"上的成熟经验、打法"复制"到更多品牌,持续增强在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力。

渠道层面,自然堂的独特之处则在于其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出协同、并进的全渠道体系。

线上端,自然堂一方面构建广泛的线上销售网络,全面覆盖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以及在线零售商销售,另一方面加强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通过发布短视频、直播等内容营销方式获得海量曝光,以"广度覆盖保障触达、深度互动激活转化" 的策略保障品牌影响力与销售业绩的提升。

其中,仅2024年自然堂在抖音上发布的营销和品牌内容曝光量达到约140亿次,同年亦荣获腾讯智慧零售突破性全渠道增长及生态系统协作奖项。

线下渠道,自然堂的布局同样兼具广度与深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其已建立覆盖全国的线下销售网络,涵盖超过62,700个终端零售点,业态包括百货店、购物中心、化妆品店、超市、便利店等多样化零售场景。

同时,自然堂为每种零售业态定制销售策略,正以全业态精细化运营和沉浸式体验升级为抓手进一步释放线下渠道潜力。

比如,面对超市和生活馆的"日常刚需型消费者",自然堂主推日常和必需化妆品,面对购物中心的"品质体验型消费者",自然堂展示全套产品和精选套装,以因店制宜的策略精准匹配各个场景的核心用户。

在此基础上,自然堂在购物中心、超市及其他终端零售点的专柜均配有专业美容顾问,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推荐和现场试用,提升消费者体验。

自然堂也推动了旗舰店的建设,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沉浸感的品牌体验。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其已于2025年7月在深圳开设首家旗舰店,另有三家旗舰店将于下半年在上海、武汉及重庆陆续开业。

这一系列举措也指向了品牌资产的升级,通过不同场景下的优质体验提升不同圈层的品牌忠诚度,将各个终端网点转化为品牌认知的具象化载体与用户信任的情感纽带,从而持续巩固和提升自然堂的品牌形象。

3、结语

所以纵观全局,自然堂具备了成为下一个新消费明星企业的潜质。这种判断不仅基于自然堂的市场地位,更源于其独特战略布局所蕴藏的价值。

也值得期待,当自然堂走向资本市场,这家"懂用户、重研发、有底蕴"的中国龙头,究竟将带来怎样的市场表现,不妨保持持续关注。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