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成长投资,何以安信?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9-30 08:12:07

(原标题:成长投资,何以安信?)


股市再现激情澎湃的成长行情。只是这回的主角,从五年前的高端白酒、新能源,变成如今的AI算力、机器人。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或许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但多数人可能在谨慎观望。毕竟,成长股天然具有高收益与高波动性的特征,难以让人安心;大量主题炒作为主的“伪成长股”泡沫巨大,不易给人信心。

价值投资强调的安全边际与基本面深度分析,恰好能解决成长投资的“不安”与“难信”。有这么一家基金公司,他们在五年前的成长牛市中低调修炼内功,以价值投资的强项去重构成长投资体系。而今年,成长阵营中也迎来了一批回报回撤兼优、配置相对均衡的基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缀——“安信”。

价值投资辨析成长真伪

成长基金,是牛市战局里锋利的矛。截至9月26日,整个市场2025年以来涨幅翻倍的主动权益基金有31只,多数为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算力等主题基金,只有少数是全市场选股的基金。

其中,安信基金成长投资部总经理陈鹏管理的全基产品就有三只,分别为安信成长精选、安信洞见成长、安信新回报。和押单一赛道的主题产品不同,陈鹏管理的产品为成长宽基,用均衡布局的方式实现了极强的业绩锐度。与此同时,这三只产品今年以来最大回撤均小于17%,在翻倍基中处于领先水平。

陈鹏任职管理产品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Wind,排名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5年9月26日

这位管理公募基金超过6000天的成长老将,似乎仍在不断成长。回顾上一轮牛市,陈鹏在安信基金管理的第一只产品安信新回报,通过把握新能源、消费、医药产业的投资机会,2020、2021两年累计涨幅就超过100%。尽管在此后的熊市难免回撤,但在本轮行情中通过对AI算力、创新药、新消费的精准配置,基金净值持续创出历史新高。

在陈鹏看来,上市公司创造的盈利是股票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成长股有可能出现业绩与估值双升的“戴维斯双击”,因此投资潜力巨大。但成长股投资策略存在定义模糊且业绩表现波动大等问题。比如,市场上存在一些“伪成长”投资策略,把盈利“延迟兑现”偷换概念成“无需兑现”,把成长投资异化成主题炒作,干扰投资者的判断。若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分析,成长投资的真伪就会一目了然。

回顾历史每一轮牛市,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些“伪成长股”,短期股价涨幅名列前茅,但由于后续缺乏业绩支撑沦为“一地鸡毛”。因此,在投资组合构建中,陈鹏领衔的安信基金成长投资团队将价值投资理念作为基础,寻找与经济运行主要趋势共振、景气上行能维持一年以上、业绩持续增长的“真成长”公司。

团队会长期研究和跟踪具有较强成长属性的行业,像科技、消费、医药、高端制造等。在这些大行业里,精选当期景气度靠前的二、三级子行业,深入挖掘相关产业链的个股。景气度只是组合构建的起点,团队还必须结合严格的价值判断,以此来形成持仓。

这种对基本面分析要求极高的成长股投资方法,需要一个充满活力与实力的投研团队支持,才能让投资者“信得过”。

深度研究激发成长潜力

从业22年,陈鹏见证了诸多曾经的成长股从辉煌走向没落,又由新兴的产业带来蓬勃生机,成长股呈现“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总有人正年轻”的格局。

陈鹏初任基金经理是在2007年,国内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明显,彼时的周期股就有着较强的成长性,具有有色、钢铁研究经验的陈鹏在做投资的第一个五年比较顺利。但2013年至2018年,经济结构转型,所谓的成长股大起大落,2017年市场风格回归核心资产,让陈鹏遭遇了投资生涯难熬的调整期,并不断思考与重构成长股的投资方法。

2018年,陈鹏加入了以价值投资见长的安信基金。作为公司极少数从外部招聘而来的资深基金经理,他接到的首要任务是做研究团队的招聘、管理与培训。许多年轻的研究员,在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指导下快速成长。这其中,就包括了如今在医药投资领域独当一面的池陈森。

陈鹏持续不断地做研究,带领研究团队在各个行业“翻石头”,积累了很多公司的深刻认知,也扩大了自己的能力圈。更重要的是,他将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有效结合,形成了通过研究积累不断进步的自下而上投资框架。2019年7月10日陈鹏任职管理安信新回报,在2021年末牛市结束时取得超130%的回报。

牛熊更迭,新的挑战也接踵而来。陈鹏发现,成长投资是“顺人性”的,尤其是业绩高光时,容易吸引各类投资者涌入。各个成长赛道也变得非常拥挤,相关的股票受市场情绪的影响较大,并导致股价大幅震荡。2022年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行,成长股大幅回调。陈鹏认为,波动性是成长股的天然属性,在非常态化的市场环境中更重要的是保持风格,他在尽力控制并接受合理回撤的同时,专注于成长领域中精选个股。

2023年初,安信基金专门成立了成长投资部,由陈鹏负责进一步探索成长股投资的标准和风险控制机制,争取在成长行情中实现有竞争力的业绩锐度。陈鹏将研究作为成长股风险控制的基础。成长股投资需要大量的研究跟踪作为支撑,只有依靠团队作战,研究聚焦、长期积累、勤于跟踪,才能深入了解企业的基本面,把握其成长潜力,从而提高投资的胜率。

以“投研立司”为发展战略的安信基金,在陈鹏、张立聪两任研究部负责人的管理下,建立了活力与实力兼备的研究团队,目前专职研究员二十多名。其中,成长方向的研究员占比过半,平均从业年限超过6年,实现一级行业全覆盖,并在医药、科技、先进制造等成长股集中的领域实现多人覆盖。团队重视持续学习,不断扩大能力圈,形成多个成长行业的研究与配置能力。

均衡成长提升投资体验

尽管不少成长风格基金已经修复熊市的回撤并刷新上一轮牛市的新高,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依然是我们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难题。

尤其是“单押”热门成长赛道的主题基金,是牛市备受瞩目的风景。但以光伏为例,2020至2021年行业指数涨幅超过300%,曾经的主角光环毫不逊色于如今的热门主题。但2022年至今累计跌幅仍超过-50%,让不少高位入场的投资者遭受大幅亏损。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精进,安信基金不仅优化了成长基金的业绩锐度,也在如何提升投资者体验方面总结出了有效的经验。目前,安信基金旗下成长基金呈现出的特色之一就是——均衡。

在组合管理方面,陈鹏采取持仓行业适度分散的策略,组合中保持3-5个看好的方向,并且力争让这些方向在驱动因素、市场偏好(风格)、投资周期上实现错位、互补。

这种组合构建方式,既结合了价值投资理念,又考量了成长行业的景气度和分散性,有助于通过各行业股票的互补性与股价表现梯度,防止净值出现大起大落,帮助投资者“拿得住”。即使是管理医药行业主题基金的池陈森,也会通过在医药行业的七个细分子行业的均衡配置,做好回撤控制与平滑净值波动。

让投资者长期“拿得住”的成长基金,还需要组合具有旺盛的投资生命力,这就需要基金经理做好持仓股票买入与卖出时机的把握。在买入方面,安信基金成长投资团队注重胜率与赔率的考量。赔率通过价值判断确定安全边际与上行空间,要有“将军赶路不追小兔”的大局观,不被短期小利迷惑,专注于有更大潜力的投资机会。胜率则取决于基本面自身的确定性,要争取具备领先市场的认知优势,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投资时机。

在卖出环节,主要是止盈与止损。止盈基于基本面变化和价值判断,当到达短、中、长期目标价位,或者股价出现泡沫化时果断止盈。止损分为“知对错”和“不知对错”两种情况。对于判断错误和基本面意外恶化的情况,要坚决止损;而当对错不明时,以控制对组合总体影响为标准,可以降低仓位再伺机做进一步判断。

基金经理在组合管理上竭力提升投资者体验,但仍难以直接影响投资者的申赎行为。尤其是成长基金,投资者容易在业绩高光时追入,在业绩回撤时离场。让投资者“赚得到”才是成长基金的终极命题。

对于成长投资,陈鹏认为不同的市场环境对成长股投资策略有着不同的要求。牛市是成长股投资的沃土,此时投资者热情高涨,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忍估值泡沫,但必须警惕市场情绪的转变,因为这可能是风险的导火索。在震荡市中,符合经济结构亮点的成长股往往能创造超额收益,但对成长策略的资金正向循环和估值泡沫要保持理性,不能过度乐观。这两种行情对成长策略更为有利。

熊市则是成长投资的“天敌”。安信基金投研团队会在每个季度判断市场是否具有系统性风险,在明确认为成长策略不可为的阶段,需要通过减仓、持仓分散化、策略分散化来过渡。在安信基金价值投资“全生态链”战略下,投研团队负责把基金业绩做好,市场团队负责宣导投资理念,在低位逆向销售、在高位提示风险,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投资理念“信得过”、投资组合“拿得住”、投资业绩“赚得到”,安信基金正在努力优化成长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让成长投资值得“安信”。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基金经历任职经历:陈鹏历任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研究员,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部基金经理,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总经理。现任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长投资部总经理。2018年3月加入安信基金,2007年8月起担任基金经理。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9.26。安信成长精选混合A、安信洞见成长混合A的银河证券同类分类指混合基金-偏股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安信新回报混合A的同类指混合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30%-60%)(A类)。安信新回报A今年以来、近1年、近2年、2019.7.10至2021年末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6.59%、16.06%、14.21%、17.40%;本基金自2016至2024年度的完整年度业绩/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3.70%/2.49%(自生效)、9.56%/8.11%、1.98%/-10.43%、55.43%/17.88%、65.34%/13.47%、22.29%/-1.12%、-30.90%/-10.93%、-15.81%/-4.86%、9.21%/10.59%;基金成立日:2016-05-09;基金历任基金经理为:庄园(20160509-20181226) 谭珏娜(20181226-20210125) 陈鹏(20190710-至今)。安信成长精选混合A今年以来、近1年、近2年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3.10%、26.27%、21.43%;基金自2020至2024年度的完整年度业绩/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84%/8.04%(自生效)、13.64%/-1.19%、-27.68%/-13.48%、-19.62%/-6.87%、9.16%/11.64%;基金成立日:2020-09-29;基金历任基金经理为:陈鹏(20200929-至今)。安信洞见成长A今年以来、近1年、近2年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6.52%、30.61%、25.72%;本基金自2023至2024年度的完整年度业绩/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2.13%/-8.23%、11.49%/12.76%;基金成立日:2022-12-13;基金历任基金经理为:陈鹏(20221213-至今)。(CIS)

注:本文封面图由AI生成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fund

中国基金报

2025-10-01

中国基金报

2025-10-01

中国基金报

2025-10-01

中国基金报

2025-10-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