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业最前线
2025-09-30 05:51:07
(原标题:偏远小学来了百位“AI助教”)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文斐
编辑 | 闪电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9月28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新城完小。下课后,六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利用学而思学习机,为班上作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点对点“开小灶”。一年来,这个场景颇为常见,至此班上已经出了好几个作文成绩“由差到良”的学生,这让她颇为欣慰。
偏远地区的学生,父母多数在外打工为生活奔波,因此很多是留守儿童。他们普遍家里条件有限,老人不熟悉电子设备,很多孩子无法接触到除了学校老师之外的学习资源。
去年100台学而思学习机的到来,让弥渡县新城完小的老师和孩子们感受到了新的可能性。在李老师眼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席卷而来,她清晰地感知到,AI普惠的教育价值正在凸显,广袤乡村的孩子们逐渐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1、百位“AI助教”齐上阵
百位“AI助教”,其实是好未来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共同捐赠的100台学而思学习机。回忆起陪伴教学一年多的它们,李老师更喜欢用“AI教师”来称呼。
不过,好未来产品负责人表示,学而思学习机的定位应该是“AI助教”,“它无法彻底替代人在教学中的作用,但可以很好地辅助老师来教学。”
期间李老师发现,从对人工智能技术一窍不通,到喜爱并尊重这些“AI助教”,学生们的态度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当去年上五年级的学生旋旋(化名)拿到一台学习机时,他对人工智能技术毫无概念,关于学习机,他的脑海里还停留在类似点读机的时代。
而一年多的陪伴之后,他对随叫随到的“小思”产生了好感。“小思”是学而思学习机上的“智能体”。只需喊一声“小思小思”,就能召唤出AI小思智能学伴。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点不明白,问“小思”;遇到复杂难解的习题,问“小思”;天南地北、庞大浩渺的疑问海洋,问“小思”……关键是,“小思”不仅像他的老师那样有问必答,还能对其诉说自己的委屈和情绪,他觉得“小思”不仅是他的另一个老师,还是无话不说的朋友。
李老师发现,学习机在教学场景上也比较实用。李老师拥有28年乡村执教经历,目前是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授语文。
让李老师颇为欣慰的是,学而思学习机协助她帮助班里几个作文“困难户”实现了“脱困”。对于班里写作不好的孩子,李老师单独用学习机找作文素材、结构、写作方法给他们看,通过“1对1辅导”,让学生从“无从下笔”到写出结构完整的记叙文。
批改作文以往会占用李老师大量时间,让身为毕业班班主任的她压力倍增。如今她利用学习机则轻松了太多。课前备课时,她会先看一遍里面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坚持了一年后她发现自己的教学思路打开了,学生对自己教的语文兴趣更浓了。
英语老师则利用学习机带着学生读课本、查单词,尤其是纠正发音不准的错误。使用起它来,让英语老师感叹:“真香”。
拿到手后,数学老师不仅用它备课,口算批改、数学精准学的功能也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2、AI普惠教育照进现实
弥渡县的孩子们,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家中只有爷爷奶奶等老人相伴。加上家里条件有限,学习上主要靠孩子的自觉性与学校老师的教学能力。
而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资源稀缺且教师负担过重,难以把精力分到创造性、多元化教学的探索上。
李老师认为,批改作文最耗费时间,每篇作文都要认真批阅,错字、病句需要标注出来,还要写修改意见、评语等,一般一篇作文就要花掉十多分钟。每个班30~40个学生,批改作文时间就要占去数小时。
而有了学而思学习机后,李老师将作文放至学习机的“智慧眼”下方,点击一下拍照,作文里的病句、错字或者好句好词等,都可以圈画出来,并附上批注和评语。它还能就全文给出结构建议并进行润色。
上述诸多功能,有赖于好未来九章大模型支撑下的AI能力和多年的教研经验,两者深度融合而来。
在好未来公益负责人余琦景看来,AI能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实现普惠。广袤乡村的学校,每个学生配一个老师不现实,尤其“大规模、个性化、高品质”是教育领域所存在的“不可能三角”,但是每个学生和老师都配一个学习机却可以实现。
余琦景补充称,教育行业流传着一个说法叫“不可能三角”,即“大规模、个性化、高品质”,这三者同时出现的可能性比较低。“但是我们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整个教育行业突破这个不可能三角的可能性正一步一步提升。大规模的‘因材施教’,在AI能力的助力下,有实现的可能。”
去年百位“AI助教”来到了弥渡县新城完小,覆盖到75位小学五年级学生、25位老师,让他们真切感受到,AI普惠教育已经离他们很近。
乡村学生可以通过学而思学习机,接触到与一线城市用户同样的机内学习资源。包括内容资源可在云端实时更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内置超1200万分钟课程资源,涵盖从小学到高中全学段的语、数、外三科校内及校外拓展内容);AI与教育融合,可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阶梯化学习;而具备多项护眼技术的新一代类纸屏,则减少对孩子用眼的影响。
李老师发现,她教过多届六年级毕业生,这一届的成长是“出乎意料的”。不仅分数上有所提高,更主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成长。
“他在成长当中知道了什么叫作感恩,什么叫作责任,什么叫作担当,什么叫作科技。比如我们班的旋旋喜欢看学习机里的阅读书籍,他一年多来的变化是,终于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告诉大家,他的理想是‘想快点长大,想当律师,希望可以为社会伸张正义’。”李老师说。
3、一块屏背后的公益之路
好未来“手拉手”公益活动,开展至今一年时间,已覆盖19个省市的45所学校,共计捐出1428台学而思学习机。
学而思学习机不仅在备课、答疑和作业批改等方面,给老师提供了助力。它还可以帮助老师实现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李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能维持前15分钟。尤其是偏枯燥的数学课,之后学生就开始坐不住了,交头接耳、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不断发生。而课堂上来了这个“AI助教”后,不仅可以观看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还能通过答题获得激励,学生的兴趣有所提升。
除了大理弥渡县新城完小之外,贵州省毕节七星关区甘河街道中心校、浙江缙云长坑小学、四川泸定的二郎山小学、青海玉树杂多县多那希望小学、河南省林州市姚村镇中心小学等,也已迎来属于它们的“AI助教”。
不仅如此,去年“手拉手”公益活动启动时,好未来公益团队计划向100所乡村学校的老师提供学而思学习机,并尝试在合作校设立学习机教室,探索人工智能产品在乡村教育场景的有效应用方式。
好未来做公益已有几十年的历程,这一次主要聚焦在智能学习硬件方面的探索,可以说是AI普惠教育公益的一个样本。
值得关注的是,好未来的学习机系列在产品设计上,与传统AI教学产品有着较大的区别。
答题解疑是学生的刚需场景。由于新课标的改革,叠加每学期都会有新题,导致拍照搜题软件答题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海量数据和行业知识恰好是好未来的壁垒所在。在此基础上,九章大模型在全科解题、批改、讲题到精准练等多个学习场景中都能很好落地。学而思学习机上的AI小思智能学伴,被学生喊一声“小思小思”召唤出来后,支持多轮对话和苏格拉底式讲解,不一次性给出解析答案,引导孩子自己动脑想答案。
与此同时,好未来的“手拉手”公益行动,顺应了乡村教育振兴的国策大势。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提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在乡村教育振兴的进程当中,好未来等企业的AI普惠公益资源,则成了一种切实的补充和帮助。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9-30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9-30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9-30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9-30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9-30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9-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