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点
2025-09-29 23:14:00
(原标题:观点与王倩对话:新合作商管的商业拓展模式 | 商业·向上的信心)
编者按:2025年,中国商业地产步入结构重塑与价值回归的关键之年。随着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AI赋能精细化运营、消费圈层深化与业态跨界融合成为驱动增长的新引擎。
在此时代节点,观点机构继续聚焦商业地产与消费市场的动态演进,将于11月12-13日在上海举办2025观点商业年会,并同步推出年度系列报道——“向上的信心”。
我们将通过深入调研、交流和采访,呈现一批在不确定环境中主动破局、以创新定义未来的企业与人物,以此记录他们在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思考与行动。
观点网 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虽然近来这条宽阔的长河流速有所变缓,但若能专注在某一领域深耕不辍,就仍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尽管消费市场整体尚处在调整阶段,核心城市的热点区域却保持着一定活跃度,而且巨头们扎根的传统经济活跃区域之外,也有值得挖掘的潜力城市。
作为国内人防商业领域的标杆企业,成立于2014年的新合作商管近年来在地下空间开发、县域商业网络建设等领域动作频频,更因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备受关注。
8月中旬,恰逢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系列活动召开,我们得以邀请新合作商管总经理王倩在海南见面,并围绕地下商业发展现状、企业战略布局、投资模式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展开分享。
挑战与机遇:从地下到地上
在中国,地下商业开发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走过三十多个年头。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地下商业空间开始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然而,受物理结构与工程限制,地下空间在业态承载上一般难以媲美地上传统商业中心,无法自由拓展空间以容纳多元品类。
近年来,能实现持续存活且高效运营的地下商业项目寥寥无几,同质化、业态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成为行业普遍挑战。
不过,挑战中也蕴藏着机遇。王倩表示,新合作商管通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将地下空间转化为商业用途的标准化体系。
“地下空间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依然巨大。”他认为,地下空间的市场作用与行业发展潜力尚未被充分释放。
王倩强调,地下空间的价值不仅在于商业,更在于与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尤其是与城市更新、立体交通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背景下,只要找到适配的开发与运营模式,依旧大有可为。
同时,新合作商管也推动将业务范畴从地下延展至地上。
据介绍,新合作商管目前主要以“轻重并举、双轮驱动”的模式开展主营业务。根据集团战略,核心业务聚焦于“平战结合”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兼顾地上商业物业的拓展。
“未来地下空间及城市立体交通空间与地上商业将成为共同发力方向。”王倩解释,这种布局并非分散精力,而是为了实现地上与地下资源的联动,构建“立体商业网络”。
具体而言,地下空间如地下商业街、人防广场等,承担着“平战结合”的双重使命:战时作为军用设施与战略支撑,闲时转化为商业载体,这种属性使其天然承载国家战略意义,也为商业运营注入了独特优势。
而地上商业项目的拓展,如购物中心、城市奥莱等,能与地下空间形成业态互补,提升整体商业生态的丰富度。
战略扩张:从县域到核心城市
从城市地下商业街起步,新合作商管近来正通过轻重并举的策略,逐步将商业影响力覆盖更核心的消费市场。
过去,在项目布局上,新合作商管的项目主要落地于县域。王倩介绍,五年前公司以县级市和百强县为重点,依托中国供销集团体系资源,着力打通城乡流通“最后一公里”。
经过十年发展,新合作商管已在高能级县域城市完成广泛布点。
而如今,公司战略已明确转向高能级省会城市和准一线城市。“十五五期间,我们计划在全国10个省会城市落地项目。”王倩透露,今年内已拿下乌鲁木齐、银川、贵阳、南宁、西宁等五个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的项目开发权。
这一战略调整,与国家持续推动的城市更新政策高度契合。“老旧城区的改造不仅是地面建筑和绿化,还包括地下管网、交通系统等全方位提升。”王倩表示,新合作商管在选址时更倾向于城市核心区的老旧区域。
“老城区核心地段的设施陈旧、环境落后,存在巨大改造空间。”王倩指出,新合作商管在开发时会同步升级老城区的地下管网、地面绿化及建筑外立面,实现商业价值与城市功能提升的双赢。
至于如何拓展,新合作商管将继续坚持轻重并举的策略。
其中,重资产模式聚焦自主投资、开发与运营地下空间,虽需承担高额资金投入与现金流压力,但通过成熟的投资回报模型与政府政策支持,已实现良性运转。据透露,目前新合作商管运营的22个地下空间项目的营收、利润与现金流数据均表现稳健。
轻资产模式则聚焦对外合作,通过专业团队为业主方盘活运营,提升商业资产价值。
但该模式面临一定风险,一是部分跨行业业主对商业开发认知不足,导致项目定位与盈利模式缺失,可能出现项目长期无法落地的困境;二是“不良资产类项目”操盘难度大,长期闲置会消解开发价值;三是专业团队与业主方易在产品打造、运营方向上产生矛盾。
对此,新合作商管将以专业能力为核心,通过精准测算与沟通协调降低风险。
王倩强调,轻重资产平衡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重资产确保核心业务的稳定与战略落地,轻资产则拓展发展渠道,反推企业能力升级”,两者结合能实现资源互补。
因此,未来新合作商管项目拓展将以重资产为主,轻资产为辅,两者保持“8:2”的配比。
项目具体落地运营方面,新合作商管就将坚持“标准化基础+差异化主题”的策略。
据王倩介绍,新合作商管旗下项目均遵循统一的开发、产品与工程标准,但在风格定位上深度融入地方特色。
目前,该公司运营的22个地下空间项目就呈现了22种不同的主题。例如,凤凰星悦茂项目着重突出湘西风情,重庆星悦茂项目则主打重工业风。
每个项目都结合当地文化、人文与消费需求,填补市场空白。“我们拒绝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内装与美陈,而是以本地化需求为根本,让每个项目都成为城市文化、人文文化的载体。”王倩说。
王倩表示,未来公司运营资产将分两部分处理,部分资产可能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合理退出,主要针对投资超10亿元的大型项目;剩余部分将作为长期固定资产持有,通过持续运营保障稳定收益。这种安排既兼顾短期资金回流,又确保长期资产增值,为企业发展注入弹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子弹财经
2025-09-30
子弹财经
2025-09-30
观点
2025-09-2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