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尺度商业
2025-09-29 17:13:08
(原标题:林朝晖接棒王凯,广发银行16年IPO波折,面临业绩和内控双重挑战)
文 | 刘振涛
万亿规模大行“换帅”了!
9月28日,广发银行召开干部会议,宣布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朝晖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王凯因集团分工调整,不再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职务。
同一日,广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王凯请求辞去广发银行董事、副董事长、行长等职务。据媒体报道,按照过往广发银行的高管配置,党委书记担任行长职务,林朝晖将成为新行长,任职资格尚待监管部门核准。
广发银行是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之一,一直以来,广发银行IPO上市的进展都备受关注。在渤海银行登陆港交所后,广发银行成为全国股份制银行中唯二没有上市的银行,另外一家是恒丰银行。
实际上,广发银行一直在追求IPO上市,并且较早就提出上市计划,只不过IPO的过程充满波折。2019年上半年的工作会议中,广发银行提出“三至五年内实现公开上市”的计划。
从当时的计划来看,广发银行IPO是落在王凯的肩上,而随着王凯辞任,林朝晖接棒,广发银行未来IPO的计划要林朝晖来肩担。
除了IPO外,根据广发银行最新发布的年度财报,公司的业绩出现下滑,与此同时广发银行的内控合规也承受压力。林朝晖接棒后,面临业绩和合规的双重挑战,能否带领广发银行实现新发展?
王凯辞任,大股东副总裁林朝晖接棒
2006年,中国人寿携手花旗集团、国电集团和中粮集团,出资242.67亿元,认购重组后的广发银行85.5888%的股份。中国人寿拿到30.8亿股份,持有20%股权,与花旗集团、中信信托等并列第一大股东。
10年后的2016年,中国人寿以233亿的价格从花旗集团及IBM Credit手中购买广发银行23.69%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加上之前公司持有的广发银行股份,中国人寿共计持有67.29亿股,占广发银行已发行股本的43.69%,成为了单一大股东。
中国人寿成为广发银行的大股东后,广发银行大部分高管都来自大股东中国人寿。王凯和林朝晖也不例外。
根据公开资料,王凯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资金营运部副总经理、总经理。2020年5月,王凯开始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
2021年1月,王凯接替尹兆君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并担任副董事长、行长。2021年5月,监管部门核准了王凯任职资格,王凯正式担任行长。
彼时,广发银行对采访的媒体表示,“由于新行长的进出口银行背景,我们有望在跨境金融方面有大的发展和思路。”
当然,外界对于王凯的期待并不仅于此。2019年7月召开的广发银行上半年工作会议上,广发银行确立了“三至五年内实现公开上市”的目标。王凯上任行长,显然带领广发银行上市的目标落在王凯肩上。
只不过,在担任行长4年多时间后,王凯因工作调整而离开了,广发银行也没能在王凯的任职期内完成上市目标。
接替王凯的林朝晖同样来自大股东中国人寿。资料显示,林朝晖具有丰富的金融行业经历,曾担任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行长。2024年1月调任中国人寿集团担任党委委员、副总裁并担任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林朝晖加入中国人寿的时间来看,并不长。据媒体报道,林朝晖此前在建行任职期间,比较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及科技金融工作。在养老服务工作方面,曾推动建行北京分行全辖400家网点进行“无障碍+适老化”改造;金融科技方面,推进安防物联管理平台试点建设、借力金融科技加强反欺诈工作。
由此来看,林朝晖接棒后,或给广发银行在养老服务、金融科技方面带来新的发展。而从大股东的岗位安排来看,林朝晖接棒也确保了广发银行与大股东之间经营发展协同。
16年IPO之路波折,何时重启?
在银行市场,共有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广发银行是其中一员,也是未上市的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之一。广发银行并非不愿意IPO,相反在IPO上是很积极的,但进程是波折的。
早在2009年,广发银行就提出了IPO计划开始筹备,2011年,广发银行正式启动“A+H”同步上市计划,由中信证券和高盛高华证券担任辅导机构。不过,当时广发银行主要由花旗集团主导,公司陷入了外资与中资股东的博弈与战略分歧,加之广发银行自身股权比较复杂,广发银行“A+H”的上市计划被搁置。
2016年,中国人寿集团收购了花旗集团手中的股权,成为了单一大股东,基本解决内部股东之间的分歧。并且凭借中国人寿强大的资金实力帮助,广发银行补充了发展资本,自身发展得到提升。
虽然广发银行得到提升,但是也错过了最佳的上市时期。在2016年之后,资本市场银行股波动较大,不少银行股跌破净值,使得银行股的估值处于低迷,上市非最优选择。2017年年中,广发银行的上市进展变更为“暂时中止”。
然而广发银行还是没有放弃。2019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广发银行提出“三至五年内实现公开上市”的计划。但随后由于内部治理、资产质量等问题,IPO进展缓慢。
2020年以来,广发银行的IPO计划仍在积极筹备中,持续优化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并强化内部治理,多次传出上市动态。不过,2021年5月,由中信证券辅导IPO的广发银行状态变为“辅导备案终止”。广发银行IPO再次陷入沉寂。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中国人寿集团提出了“333战略”,明确打造三大新上市平台的目标和实施三大工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金融保险集团。尽管未直接点名广发银行,但作为集团旗下唯一未上市的银行板块,广发银行很可能是其中一员。
而随着此次林朝晖接棒王凯,加之大股东中国人寿集团提出的战略规划,也给了外界一定的想象空间。林朝晖管理下的广发银行是否继续冲刺IPO,有待时间验证!
去年业绩下滑,内控合规承受挑战
林朝晖接棒后,广发银行是否会重启IPO还是未知,但是接棒后的林朝晖要面对广发银行业绩下滑,内控合规方面的两大挑战。
目前广发银行没有披露2025年中报,从最新的2024年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广发银行全年营业收入为692.37亿元,同比下降0.63%;实现净利润152.84亿元,同比下降4.58%,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降。
从营收的三个主要构成项目来看,广发银行利息净收入496.51亿元,营收占比超过70%,较2023年下降2.7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9.74亿元,较2023年下降7.43%;其他非利息收入86.12亿元,同比增长27.48%。
尽管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明显,但是营收占比较低,营收占比较高的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导致了广发银行收入下降。
拉长时间,2020年至2023年,广发银行的营收增速分别为5.52%、-6.98%、0.33%、-7.2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79%、26.53%、-11.15%、3.16%。明显可以看到,2020年至2024年,广发银行的业绩波动比较大。
不过广发银行表现较稳健的一面是广发银行的资产规模保持扩张,同时在扩张的过程中保持了资本充足度。数据显示,2024年末广发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为3.64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3.70%。
2024年末,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86%、11.65%、9.67%,较2023年同期出现不同幅度提升,保持了较高水平。
不过,根据广发银行在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披露的财务信息,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4.4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2%,资本充足度较2024年末有所下降。
业绩之外,广发银行的内控合规问题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2025年以来,广发银行及其相关分支机构频频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29日,2025年以来,广发银行及相关分支机构合计收到31张处罚单。其中,2025年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广发银行下发一张6670万元的高额处罚单。广发银行涉及了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违规等多项问题。
2025年以来,广发银行合计被处罚的金额超过8000万元,而2024年全年的处罚金额为1000多万元。2025年广发银行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信贷管理不规范、票据业务违规操作、数据报送不合规等核心业务领域。
此外,2025年7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工作动态,称加强对广发银行等发行人的自律调查,协会正进一步查实,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发行人坚决予以惩处和打击。
据了解,广发银行被启动自律调查的原因是其在发行债券过程中,涉嫌“引导价格”的情形。
无论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分支机构下发的处罚单,还是被自律调查,都反映了广发银行在合规内控方面存在挑战。
新人新面貌,林朝晖接棒后,面对业绩和内控合规的两方面挑战,他能否带领广发银行改变,取得新发展,在他的任期内广发银行是否能重启IPO,走向资本市场?我们将保持关注!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2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2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2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2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