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超10家A股公司布局AI短剧赛道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9-26 11:07:00

(原标题:超10家A股公司布局AI短剧赛道)

去年,博纳影业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用AI制作了一部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这也是国内首部拿到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科幻短剧集。

“表情虽然没有真人自然,不过纯AI做的内容能到这种程度,还是让人很惊艳了。”有看完这部短剧的观众说。

AI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迅速革新影视产业。在短剧领域,纯AI制作的短剧在各大平台上已颇为常见。相较真人拍摄短剧,AI短剧制作成本低、效率更高。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十多家A股公司布局AI短剧这一赛道。

当AI碰上短剧

2024年7月,《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在抖音平台上线。这部12集短剧集,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博纳影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剧的全网播放量超过2亿次。

事实上,近两年市场诞生了多部爆款AI短剧,如快手星芒短剧与可灵AI出品的《新世界加载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制作的《美猴王》,杭州炬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兴安岭诡事》等。

AI短剧“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为内容产业一股风潮,吸引了大批既有内容生产能力,又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布局。博纳影业就是首批“吃螃蟹”的企业之一。2023年底,博纳影业就成立了融合AIGC与电影工业化制片体系的AIGMS制作中心,探索影视内容的智能化制作。

去年,博纳影业制作《三星堆:未来启示录》时,没有选择按照传统流程做剧本、做分镜、挑演员,而是直接把这项“重任”交给了AI。

博纳影业集团影视制作副总经理曲吉小江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当时大家普遍认为不确定性是AI技术的短板,但我们认为,在创意初期,这种不确定性可以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在这部AI原生作品的创作过程中,AI贯穿全部流程。“我们会去跟AI对话,随着我们与AI聊的东西越来越多,上传的素材越来越多,AI会逐步熟悉整个故事的世界观,并生成故事人物和事件、情节,创作团队只需要在AI提供的方向上做好选择。”曲吉小江向记者表示。

如果按照过去的“传统流程”生产一部影视作品,通常需要经过策划、剧本创作、选角、置景、拍摄、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即便是制作短小精悍的短剧,也同样如此。用上AI后,这套流程被颠覆了。

AI技术已经成为影视创作者的策划利器。没有完整的剧本,AI可以提供故事大纲,由AI来完善或延展,创作者需要做的可能是跟AI聊天,给AI“投喂”素材。

真人拍摄环节更是直接消失了。AI将根据创作者的指令,并结合角色特征生成人物形象。而冗长的后期制作流程则会被大大压缩,创作者只需要在AI制作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微调,完善作品。

“一集的制作时间可以压缩到‘小时级’,跟传统制作方式比,成本低很多。”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在AI技术的加持下,短剧的制作效率大幅提升,制作周期明显缩短。

上市公司“兴趣”浓

如果说去年业内对AI短剧的投入,更多的还是在摸索和尝试,那么今年的AI短剧,已经成为一股行业风潮。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目前已有10多家A股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在AI短剧领域进行布局。此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从技术和内容“两端发力”。如快手既推出了主打视频和图像生成的可灵AI平台,同时也推出了短剧品牌星芒短剧。

A股公司中,昆仑万维从技术侧、平台侧深度布局AI短剧。此前昆仑万维已发布AI短剧创作平台SkyReels。据悉,该平台目前已完成多项升级,其支持30秒长视频、多主体场景、首尾帧衔接等能力。

老牌影视公司华谊兄弟则从内容角度切入。华谊兄弟副董事长、CEO王中磊近期公开透露,华谊兄弟即将推出国内影视行业首个AI制作片单,目前已储备7部AI短剧和1部AI电影,其中多个项目已完成制作,将陆续上线。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其他诸多行业一样,AI技术在影视内容产业的快速普及,必将为行业带来革命性改变。AI制作短剧集是博纳业务新探索的第一步,未来公司新成立的AI技术子公司将围绕“AI+影视”展开更多元的探索,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多类型的垂类AI应用,赋能影视行业从业者。

高效率低成本,是AI短剧的显著优势。曲吉小江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有不少AI团队,一些团队只有几个人,却能依靠AI做出不错的科幻、玄幻作品。“放到以前这是不敢想象的,原来这类作品可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呈现较好的视听效果。”

王中磊也认为,AI技术不仅能大幅降低制作成本,还能提升效率。通过“AI+真人表演+CG(计算机图形学)”的模式,可以用低成本达到大片的效果。王中磊认为,掌握了AI等新技能的“新电影人”,将是行业未来的重要补充。

当然,让上市公司对AI短剧产生浓厚兴趣的,远不止于此。“AI重塑了短剧的制作流程,也激发了创新,是我们与年轻一代深度对话的全新媒介。”国脉文化党委委员、总编辑、总经理助理陆玮仑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国脉文化在AI短剧领域深耕已久。据公司介绍,自推出AIGC短剧以来,国脉文化已累计完成240集AI短剧制作,全网累计播放量突破7000万次。国脉文化最新制作的AI漫剧(动漫短剧)——《寻尊行动》,预计将在今年国庆节前夕上线。

“像《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这种项目,整体上是偏重工业的项目。按照传统方式制作,没有一定的资金预算,项目可能很难启动。而有了AI就可以在条件没那么成熟的情况下先试试,而且很快就能得到市场的反馈。”曲吉小江表示。

回归“叙事核心”

部分企业对AI短剧感兴趣,在于其受众群体。有从业者向记者表示,AI短剧的受众中,年轻群体占比很高。所以他们对AI内容的投入,更侧重受众群体更年轻的AI漫剧。

陆玮仑也向记者介绍,国脉文化AI短剧核心观影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六成观众年龄集中在18至35岁之间。其用户画像标签高度重合于“国风爱好者”、“旅游达人”、“博物馆控”和“科技极客”。

“这一群体对新生事物接受度高,乐于拥抱AI等前沿科技,具有高知、高审美,也不再满足于快餐式娱乐,更追求内容背后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他们既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又对技术如何赋能艺术充满好奇。”陆玮仑表示。

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AI在影视行业内进一步渗透,将是大势所趋。陆玮仑向记者介绍,目前国脉文化平台上,AI生成的内容活跃度已经占到平台内容的10%,未来这一比例可能提高到30%~50%。

而除了渗透度不断提升,行业内的一个显著趋势是,单纯的“技术流”不再占据主流。随着AI制作技术更趋成熟,过去那种以“尝鲜”为目的,以探索和展示AI制作技术为出发点的作品或将减少,回归内容本源,将成为AI内容生产的关键。

“AI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一开始大家追求的是探索技术,但现在慢慢地所有制作公司和创作者都开始追求叙事,追求人物微表情的完善、情感表达的细腻度。大家正逐步意识到,不应该把制作技术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而是应该回到影视作品的叙事核心上。”曲吉小江说。

从这一角度出发,博纳影业在制作《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时,在延续第一季的AI技术的同时,也回归了电影工业化制作流程。“工业化制作在AI的基础上提供了确定性和精准控制,让作品的细节更加丰富,制作更精准。”曲吉小江表示。

据了解,接下来博纳影业会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升级为院线电影,AI技术被融入考古科幻影片的叙事中。“未来当影片在电影院上映后,大家可能在某些瞬间会忘记这是AI制作的,只把它当成一个叙事作品。”曲吉小江说。

校对:刘榕枝

fund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