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9-25 02:20:24
(原标题:唤醒血脉中的东方基因 打造融合传统文化好产品)
不知不觉间,国潮品牌已逐步发展成令人骄傲的“国货之光”。国潮经济的“上半场”来得悄无声息又轰轰烈烈——李宁推出“中国李宁”产品线,并将Logo置于产品最显眼处,彰显中国身份;老干妈将国潮风融入风味糟辣剁椒新品包装;老铺黄金将古法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在国际珠宝领域树立起东方美学标杆。
然而在狂欢之下,国潮经济也确实暴露出不少隐忧。像外卖平台泛滥的京剧墨镜少女包装,全国各地批量复制的文旅古城,以及除了国风Logo剩下哪儿都一样的帆布袋、马克杯,就遭到广泛的诟病。
总结背后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品牌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流于表面,符号堆砌与贴图设计等乱象频生,缺乏深度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在一个爆款出现后,市场一窝蜂地跟风模仿,造成产品同质化严重与品质良莠不齐。根据《2024年度青年国潮品牌强国观察报告》,年轻人对于国潮产品不满意的地方,包括“价格虚高、性价比低”“粗制滥造质量差”“缺乏创意、创新不足”等。
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认为,创新的基础是传承,再创作应始终围绕着传统文化的根脉来进行。许多传统纹样或元素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下,依托当时的社会环境、美学及表达方式而创作的。现代设计也要根据使用场景,对符合条件的经典纹样、寓意内容进行解构与重塑,才能真正让文化符号为生活场景赋能。
国潮的“下半场”,是以传承创新为根基的系统战、持久战。“流量”只是放大器,它能让有噱头的产品更快地触达更多人,却无法让平庸的产品取得持久的成功。国潮要想实现“长红”,必须回归商业本质:打造出真正具有独特文化价值、能够穿越周期的好产品、好品牌。这才是国潮经济从“现象级热潮”走向“成熟产业”的必经之路。
国潮的崛起,有力地印证了一个事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潮流的;越是文化的,就越是产业的。国潮经济的“下半场”将不再依赖于浅层的“情怀贩卖”,而要真正去溯源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根脉,唤醒那份深植于国人血脉之中的东方基因。
那一刻,我们将不再追逐潮流——我们站在这里,就是潮流本身。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9-25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9-25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9-25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9-25
证券时报
2025-09-25
证券时报
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