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22 16:41:18
(原标题: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撑)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自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历经10年快速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2025年9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了第八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聚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实践,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库机构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展开交流研讨。
(第八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会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金民卿在致辞中表示,过去十年,在党中央决策部署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展显著,各级各类智库在本土创新实践、体制机制改革、重要咨政成果方面成效斐然,实现了量质齐增、担当作为、守正创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指出,我们已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对智库的理论创新能力、政策研究能力、战略谋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各级各类智库把握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转型发展路径,努力建成衔接国家重大战略与现实治理需求的核心智力枢纽。
金民卿要求各方要共同探索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智库研究组织形式,实现数据安全下的开放共享,培养跨学科、多技能、国际化的智库人才。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樊纲表示,应深化社会智库在人才引进、资金来源、市场化发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智库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继平认为,新型高校智库要从主要解决短期问题、提供单一建议,到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参与重大决策的前瞻性研判。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强化使命意识,立足中国现实,深度服务地方和国家发展大局。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积极加快“走出去”步伐,创新成果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浙江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柳裕详细介绍了以“八八战略”实施评估推动浙江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示范先行,充分展示了智库服务地方的创新实践。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介绍了新结构经济学提出的时代背景,指出新结构经济学是立足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提出的经济学创新理论,已在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进行了有效实践。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智库评价体系,智库评价工作在衡量智库成果、引导智库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研究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民卿高度评价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作为智库评价的“国家队”,在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凝聚各界评价共识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等方面的突出贡献。金民卿要求,智库评价工作要进一步突出意识形态评价、核心功能评价和实际效果评价。
李毅呼吁各方要在构建科学的智库评价体系上形成新共识,在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上实现新进展,共同打造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匹配、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相适应的世界一流智库集群。
面向“十五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智库研究范式,加强自主知识体系与话语权建设,依托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鉴、以评促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智通财经
2025-09-22
观点
2025-09-22
中国网财经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