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22 12:46:35
(原标题:东莞金融市场周报:东科创首期科创债发行;捷邦科技实控人变更)
本期看点:东莞科创集团首期科创债成功发行;祥鑫科技推出工商业储能系统;拓斯达发布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绿通科技与格林美签署5年合作协议,涉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奕东电子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股本2.96%;捷邦科技实控人变更为辛云峰和杨巍;锦龙股份3000万股股权10月上拍。
日前,东莞市属国企东莞科创集团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成功。发行规模为5亿元,债券期限为3+2年,认购倍数为2.66倍,票面利率为2.30%,创2025年以来全国可比债券票面利率新低。
本期债券的成功发行进一步夯实科创集团的资金实力,优化科创集团融资结构,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未来,科创集团将继续以服务“科技创新”为主责,聚焦打造“一流科技创新投资公司”定位,实施以科技企业投资为核心、以科技金融服务和科技产业孵化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多措并举助力东莞市打造科创制造强市。
9月17日,祥鑫科技与PANECO联合推出的PANECO工商业储能系统量产仪式在麻涌园区隆重举行,正式进入工商业储能新赛道。
据了解,该项目从2024年12月启动,到2025年6月正式试产,仅耗时约6个月,期间产品还历经莱茵测试机构的严苛测试验证,成功攻克全系统液冷技术提升、智能管控系统优化等技术难题,最终实现成功量产,可广泛应用于峰谷套利、配电增容、应急备电、光储充一体化等核心场景,为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工商业领域降本增效注入新动力。
近日,拓斯达面向全球发布了其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据了解,这也是第一台在注塑行业落地应用的人形机器人。
“小拓”具备21个自由度(不含灵巧手),采用升降式设计,身高可实现1.2米-1.8米的动态调整,双臂负载最大可达20kg,手臂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5mm,既能胜任重物搬运,也能实现灵巧操作。
关于未来发展方向,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表示,拓斯达将持续巩固和拓展主营业务、重点发力高端智能装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场景落地。拓斯达的人形机器人将通过工艺与场景的深度融合,精准破解实际应用难题,最终构建起可持续的商业闭环。
近日,绿通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动力再生”)签署《关于开展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联合各方优势,在新能源场地车辆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对场地电动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后市场维保、材料循环再生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体系,打造“新能源车回收—动力电池回收—电池原料再造—电池材料再造—动力电池再造”闭环产业链,共同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
绿通科技认为,本次与动力再生签署框架协议,有利于公司与合作方强强联合,推动公司市场拓展,实现对场地电动车运营、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后市场维保、材料循环再生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体系的产业链协同,符合公司长期战略发展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近期,奕东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王刚、东莞奕孚投资咨询企业(有限合伙)、东莞奕合投资咨询企业(有限合伙)、东莞奕萃投资咨询企业(有限合伙)、东莞奕宁投资咨询企业(有限合伙)计划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91.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6%,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股份总数的3.00%。
9月19日,捷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辛云峰、杨巍、殷冠明签署的原一致行动协议于2025年9月20日到期,结合公司经营发展规划及股东个人情况,殷冠明决定在上述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三方一致行动关系到期后解除。同时为保持公司控制权的稳定,辛云峰、杨巍重新签署了《关于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一致行动人协议》(简称“新一致行动协议”),决定继续保持一致行动关系。
本次一致行动关系变动后,辛云峰、杨巍合计拥有公司55.89%表决权,公司实际控制人由辛云峰、杨巍、殷冠明变更为辛云峰和杨巍。
近日,锦龙股份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具体情况显示,新世纪公司将拍卖30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7.05%,占公司总股本的3.35%。此次拍卖由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起始日期为2025年10月12日,到期日期为2025年10月13日。
截至目前,新世纪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1.76亿股,占其持股比例的19.64%。此次拍卖的股份已被法院冻结,预计拍卖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但预计不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若股份最终成交并完成过户,新世纪公司仍将持有1.4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29%,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地位不会发生变化。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整理)
智通财经
2025-09-22
证券之星APP
2025-09-22
智通财经
2025-09-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观点
2025-09-22
智通财经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