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22 09:32:02
(原标题:中国连续13年成柬最大贸易伙伴,中柬“钻石六边”合作硕果累累)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如今,独具特色的“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不仅持续推动中柬关系走深走实,也在中国—东盟合作整体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9月16日,柬埔寨副首相兼内阁办公厅大臣翁赛维索来华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他表示,柬中铁杆友谊牢不可破,命运紧密相连。柬方视中国为最可信赖的朋友,愿同中方深化各领域合作,为推进柬中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注入新动力。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时表示,中柬两国都反对个别国家大搞单边霸凌,反对开历史倒车、利用关税收割全世界。双方要加快落实各领域合作项目,用好“工业发展走廊”和“鱼米走廊”规划,打造更多可视成果。
“在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框架下,两国将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拓展贸易投资,加强人文交流。该框架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世界和平繁荣、提升人民生活质量。”9月10日,在香港举办的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孙占托在香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重要资源、促成关键合作,筑牢柬埔寨的发展根基。
孙占托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钻石六边”合作架构越来越充实,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在柬投资兴业。他强调,柬埔寨是东盟国家中投资政策最为自由和开放的国家之一,允许外国投资者100%持股,是中国企业理想的投资目的地。他指出,依托柬埔寨,企业既可进入本地超1700万人口的市场,还可进一步辐射东盟等更广阔区域。
“我们需要从中国进口原材料以及半成品,以便我们能够制成产品并出口到其他国家。”柬埔寨国务大臣兼亚洲愿景研究院名誉主席索西帕纳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柬埔寨在制造业方面不如中国,但双方可以在产业链上形成很好的组合,并最终缔造双赢的局面。在他看来,两国之间持续存在的贸易逆差也反映了双方产业链上较强的互补性。
2023年8月,柬埔寨宣布实施“五角战略”及其第一阶段的国家发展计划。“五角战略”是在柬埔寨过去25年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在2050年晋升为高收入国家的发展愿景。该战略将分5个阶段,在未来25年内实施,因此将成为跨越5届政府的发展战略。该战略第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包括:确保经济年均增长7%左右,增加就业机会,将贫困人口比重减少到10%以下等。
根据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DC)9月3日发布的通告,今年前8个月该理事会共批准了491个新投资项目,同比增长71%,项目总投资额达到72亿美元,同比增长50%。这些项目预计将创造34万个新工作岗位。在主要投资来源国方面,中国以52.82%的占比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是柬埔寨本土投资,占比31.16%。此份数据凸显了柬埔寨作为区域投资目的地的持续吸引力,也展现了其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潜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上任以来,其政府一直将经济发展置于政策核心,致力于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导向型增长。然而,受美国对柬埔寨部分出口产品加征关税的影响,尤其是针对纺织品、鞋类等传统优势行业的贸易限制,柬埔寨的经济增长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据央视网报道,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曾一度威胁要对柬埔寨征收49%的对等关税,这是东南亚地区面临的最高税率。此后,经过长达数月的磋商,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做出一定让步,新税率较先前威胁幅度显著下调。但同时,美国也对柬埔寨开出了多项苛刻的要求,其条款被分析人士认为具有明显的干预性与不对称性。继越南之后,柬埔寨成为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关税协议的第二个东南亚国家。
周士新称,近期,随着柬埔寨与美国之间的关税谈判告一段落,双方在部分贸易议题上达成共识,柬埔寨对美出口环境出现一定程度改善。尽管由于成本上升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出口利润空间有所收窄,但出口总量呈现出回升态势。不过,这一势头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违反国际规则,对自由贸易和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使得发展中国家受到较大负面影响,特别是柬埔寨等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国家。面对这一共同挑战,发展中国家更应加强团结与合作,通过集体行动抵御外部风险。
许利平强调,当前,RCEP正逐步成为应对单边主义、稳定区域经济的重要机制。在该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有能力进一步深化协作,拓展区域内市场,降低对传统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以柬埔寨为例,美国市场占其总出口的四成左右,使其经济极易受到关税因素的冲击。RCEP成员国应该积极应用单一原产地规则,拓展非美出口市场。关键是将RCEP规则落到实处,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柬埔寨2025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8%,较柬埔寨王国政府年中预测的5%下调0.2个百分点,较IMF今年1月底预测的5.8%下调1个百分点。除了关税争端、贸易前景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柬埔寨经济还受到柬泰边境冲突的严重冲击。
中国和柬埔寨是传统友邻和铁杆朋友。两国率先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率先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典范。今年4月,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将中柬关系定位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首次同东南亚国家将双边关系提升到全天候高度,也是在双边层面构建的首个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
9月16日,孙占托在与王毅会见时表示,“一带一路”是柬实现发展的生命线,柬方将继续坚定与中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关税战给柬方和世界带来巨大挑战,柬方愿通过谈判解决分歧,但不会牺牲自身和中方利益。柬方愿同中方一道持续推进新时代全天候柬中命运共同体建设。
2023年10月,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柬埔寨首相助理大臣兼工业、科技与创新部国务秘书陈勒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柬埔寨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通过这个倡议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在他看来,这个倡议展现了中方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善意,希望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在像柬埔寨这样的国家,没有基础设施项目,就没有经济发展,就无法完成减贫目标。比如,你想在我们这里建工厂,但没有道路就无法把产品运出去。”陈勒提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柬埔寨提供了亟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该国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
在周士新看来,当前,柬埔寨对于改善国内基础设施的决心是坚决的。其中,修建扶南德佐综合水利项目是柬埔寨的百年梦想,事关柬国计民生和长远发展。中国已表示将为这一项目提供必要支持,体现了两国互为战略依托的坚定意愿。同时,柬埔寨政府也承诺将投入大量国内资源,全力推动该水利枢纽的建设进程。这不仅反映其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发展的决心,也彰显出该国通过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长远布局。
今年4月,柬埔寨与中国有关单位和公司正式签署5项有关“德崇扶南综合水利项目”的PPP(公私合营)合同和相关文件。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预计2028年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建成后将连接柬埔寨境内的湄公河、洞里萨河、百色河、西贡河、西山河、谢波河等主要河流,可直接联通柬埔寨贡布港、白马港和西哈努克港等主要港口,有望显著发挥水上运输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许利平指出,近年来,中柬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柬埔寨“五角战略”高质量对接,合作成效显著。两国“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不断充实,“工业发展走廊”和“鱼米走廊”建设稳步推进,重点合作项目持续落地见效,为柬埔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暹粒吴哥国际机场、金港高速公路、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德崇国际机场等重点项目,助力当地基础设施整体互联互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为该国打造现代化工业生产高地、提升农业科技化产业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在传统合作基础上,双方还在积极拓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不断根据新的需求扩展合作领域。”他说。
中柬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仍在不断扩展。当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推动一项关于郑州和金边合作共建“空中丝绸之路”的课题研究。研究表明,郑州与金边的合作不仅是简单的航线连接,更是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经济走廊建设的创新实践。既服务于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又成为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关键抓手,更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发挥区域协同支点作用。
2022年1月1日,中柬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实施。该协定创下了多个“第一”:这不仅是我国与最不发达国家商签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疫情暴发后我国商签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还是第一个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独立设章的自贸协定,为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
中柬自贸协定货物贸易自由化和服务市场准入都达到了中国自贸协定最高缔约水平。在货物贸易方面,中方最终实现零关税的产品达到全部税目数的97.53%,其中97.4%的产品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实现零关税。加上部分降税产品,中方参与降税产品比例达到97.8%。在具体产品上,中方将服装、鞋类、皮革橡胶制品、机电零部件、农产品等柬方重点关注产品纳入关税减让。
柬方最终实现零关税的产品达到全部税目数的90%,其中87.5%的产品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实现零关税。加上部分降税产品,柬方参与降税产品比例达到90.3%。在具体产品上,柬方将纺织材料及制品、机电产品、杂项制品、金属制品、交通工具等中方重点关注产品纳入关税减让。
在自贸协定的加持下,近年来,中柬双边贸易呈持续增长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2024年,中柬双边货物贸易额17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其中,中国对柬出口额15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中国自柬进口额24.98亿美元,同比增长20.7%。中国连续13年保持柬埔寨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
农业是中柬重要合作领域。柬埔寨农业资源丰富,中国市场前景广阔,双方合作潜力巨大。截至今年8月,柬埔寨已有16种农产品可出口中国市场,包括大米、木薯干、玉米、香蕉、芒果、龙眼、椰子、胡椒、腰果、芝麻、罗勒、橡胶、野生水产品、养殖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以及榴莲。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自柬埔寨进口农产品总额达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占同期双边贸易总额逾1/4。
朗禾果业(柬埔寨)有限公司在柬埔寨有两家芒果干工厂,雇佣了一千多工人,产品主要出口中国,是溜溜梅、三只松鼠的供货商。该企业负责人陆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公司累计在柬投资已经接近2000万美元,去年,边贸和正贸加在一起,向中国出口了1000多吨芒果干。他强调,柬埔寨拥有大量特色优质农产品,而中国市场的需求巨大,双方的合作不仅丰富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也能够为柬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该公司有意不断扩大对华农产品范围,已经递交输华龙眼干的申请。
周士新表示,中柬自贸协定的生效时间相对较晚,但其重要性在RCEP生效后愈发凸显。目前,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和RCEP的整体框架之外,东盟国家中,中国仅与新加坡和柬埔寨两国另签有双边自贸协定。中柬自贸协定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和融资渠道,有助于增强两国在贸易领域的相互依赖与互补性。该协定在原有区域协定的基础上,为双方提供了更多优惠条件和制度性保障,特别是在推动产业协同、供应链整合和贸易便利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奠定了更加稳固的基础。
据柬埔寨海关统计,2024年,柬埔寨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为54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出口额26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7%;进口额2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8.0%。美国为柬最大出口市场,柬对美主要出口为与纺织品相关的物品,如服装、旅行箱包、鞋类,以及自行车、电子元件和农产品等;而中国为柬最大进口来源国,柬自华主要进口商品为棉花、纺织品、机械、钢筋、建筑材料、电器和电子产品、塑料、铝、家具等。
中国还连续多年是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国。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4年,中国对柬埔寨直接投资14.6亿美元,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约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约27.1亿美元。截至2024年末,中国对柬埔寨直接投资存量90.8亿美元。两国在交通、电力、农业、制造业、旅游开发、经济特区、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在柬开展投资合作的主要中资企业包括: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金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投资的桑河二级水电有限公司、华电集团投资的西港发电有限公司、江苏红豆集团投资的西港特区公司等,中能建、中电建、中建等大型央企下属子公司均在柬开展业务。
在中资经济特区中,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最具规模,被柬埔寨称为中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样板。截至2025年5月,西港经济特区入驻来自中国、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地的企业202家,企业数约占西哈努克省全省工厂企业的70%,涵盖服装、五金、建材、化工等产业,创造就业岗位3.2万个,进出口总额占柬外贸总额超7%。总投资约3亿美元的通用轮胎科技(柬埔寨)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开始运营,是目前西港特区内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
周士新分析道,西哈努克港被柬埔寨政府寄予厚望,希望将其打造为东盟地区的标志性港口工程,并已将其纳入“东盟智慧城市网络”计划,但目前其实际效能尚未完全释放。一方面,港口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配套建设滞后;另一方面,柬埔寨本国经济总量有限,出口规模尚未形成足够支撑力,导致港口货物吞吐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西哈努克港是柬埔寨唯一的深水海港,有2个泊位,码头长度分别为240米和160米,前沿水深9米,主要进口商品有原料、车辆、药品和日用品,主要出口商品有服装、农产品,特别是大米。该港海运线路可抵达美国、欧盟、中国、日本、韩国、东盟。2024年,金边港吞吐量为48万标箱,同比增长21%;西哈努克港港口吞吐量为103.2万标箱,同比增长29.3%。
“当前,西哈努克港虽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聚集区,但尚未发展成为柬埔寨核心的生产与物流中心。若要真正发挥其潜力,仅依靠外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周士新说,“柬埔寨政府需进一步增强内部动力,包括改善社会治安、优化外资政策、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此外,还需积极拓展货源,提高港口使用率,推动港产城协同发展。”
在周士新看来,柬埔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其经济总量有限、人口规模较小,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尽管近年来GDP增速较快,但仍未能形成一个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经济体。因此,柬埔寨有必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其国家发展战略,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外国投资的开放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增强经济韧性和增长潜力,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省在推动中柬经济合作中的作用被给予厚望。索西帕纳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他被粤港澳大湾区展现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成果所震撼,惊讶于这里能培养出如此多年轻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他认为,柬埔寨应该向粤港澳大湾区学习,两地年轻人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以携手开拓更大的市场。
(本报记者张伟泽、胡慧茵对本文亦有贡献,视频剪辑袁思杰)
智通财经
2025-09-22
智通财经
2025-09-22
智通财经
2025-09-22
金吾财讯
2025-09-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智通财经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