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常军胜:资本角色发生深刻变革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9-19 19:45:48

(原标题:常军胜:资本角色发生深刻变革)

【导读】中信金石董事、总经理常军胜:资本角色发生深刻变革,要从“套利思维”转向“赋能思维”

中国基金报记者 闫晶滢

9月17日,在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私募股权论坛上,中信金石董事、总经理常军胜以“潮起变局处 重塑新质路”为题发表演讲。

常军胜提出,一级市场重构正在导致资本角色发生深刻变革,要从单纯追求财务回报的“套利思维”转向深度融入产业升级的“赋能思维”。一家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培育需要以十年为周期,“如果不作为,将会失去未来十年的机遇”。

一级市场正迎来结构性变局

要从“套利思维”转向“赋能思维”

“中国已经进入了资本过剩的时代,‘募资难’其实是错配的结果,市场上并不缺资金。”常军胜认为,“募资难”首先是风险预期,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期较为保守,在资金供求双方风险偏好方面存在错配;其次是传统行业受制于产能过剩、内需不足,投资回报率下降,而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固有的创新风险较高,好的投资机会难得,这也导致了募资难度增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新质生产力”定位为国家战略核心,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常军胜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机构的深度参与。与传统金融工具不同,股权投资具有“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特性,能够为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的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资本支持。“可以说,‘重塑’是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机构的使命。”

常军胜坦言,今年上半年以前,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偏低迷。在这种情况下,项目退出相对受限。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通过IPO方式退出占比仅36.1%,同比下降37.2%,退出难度的增加导致募资端承受更大压力。即便企业成功上市,一级和二级市场也出现估值“倒挂”现象,部分企业上市后市值较Pre-IPO轮估值明显缩水,这也倒逼GP(普通合伙人)从“IPO套利”转向“全周期价值创造”。

常军胜指出,一级市场重构正在导致资本角色发生深刻变革,从单纯追求财务回报的“套利思维”转向深度融入产业升级的“赋能思维”。“现在我们做投资的期限都比较长,要更多给企业赋能,对被投企业进行资源导入、战略规划、市场开拓、组织行业交流等等。为企业做投后赋能,其实就是提高我们自身的投资收益。”

对于关税问题,常军胜认为,面对挑战,中国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升级,突破“卡脖子”难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自主可控能力,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降低外部风险冲击。“关税战”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将推动中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重塑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贡献中国力量

抓住市场调整时机逆势布局

GP要“苦练内功”

面对“募资难”“投资难”,私募股权机构应当如何破局?

常军胜指出:“这两年大家觉得投资难是事实,但是如果不作为,将会失去未来十年的机遇。现在一家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培育是需要以十年为周期的,现在不去扶持,等企业长大起来就追不上了,应该敢于出手。”

与此同时,即便是传统领域,也不乏投资机会。传统行业在持续调整、“反内卷”,并购机会应运而生,给私募股权投资创造了广阔的舞台。投资机构应识别具备发展潜力的赛道,大力发展并购基金。

“因为对市场保有比较积极的心态,中信金石的募投活跃度没有降低,过往4年中每年募资额都超过百亿元,每年投资金额也接近百亿元。半导体、下一代芯片、机器人产业等在2024年带来的回报是这些年中最高的。”常军胜认为,私募机构要抓住每次市场调整的时机去逆势布局,这样才能买到相对估值便宜的资产。“投资周期往往跨越一个完整经济周期,需要在低迷时期布局。”

常军胜指出,做PE投资,无疑要围绕新质生产力,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但目前赛道很热的机器人等领域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距离,估值迅速抬升。这种情况下就考验选企业的“功力”。GP要“苦练内功”,同时不能推波助澜、刺激过剩。新质生产力投资存在失败率高、对技术团队要求高等现实因素,更需要通过专业投资机构进行布局。

在投资对象上,中信金石重点关注技术有门槛、市场有空间、经营有章法、团队有经验、成长有验证的“五有”企业。在投资节奏上,中信金石以产业政策为指导,以优质企业为根基,进行平稳投资,不受市场短期涨跌影响,以发现优质企业为根本,平衡好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的关系。

期待政策“活水”与制度突破

引导长期资金和耐心资金加盟

近年来,中信金石通过“募投管退”全链条能力的提升、国资与产业资源的深度整合,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精准卡位,已成长为兼具规模效应与专业影响力的标杆型投资机构,行业排名持续提升。金石成长基金受到了LP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投资人认购热情高涨,目前基金已实现超募。

对于行业未来如何实现健康发展,常军胜称,希望私募股权机构能有更好的市场环境,期待更多的政策“活水”与制度突破。

首先是优化营商环境,打破区域保护主义。消除地区间、市场间的制度差异与监管套利空间,打破区域壁垒,实现市场间的互联互通。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市场透明度与公平性,为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投身其中,激发市场活力,助力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希望适当放宽券商系私募子公司监管政策。常军胜提到,由于国家对非法集资的整顿,相关限制措施对很多合规私募管理机构造成制约。希望监管政策对合规机构适度放松,支持其发展得更快更好。

第三是期待提升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效能。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专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形成资方和管理方的合作。强化产业导向,避免“内卷式”招商。

最后是要引导长期资金和耐心资金加盟。一方面,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国家级基金在政府投资基金中的占比,同时鼓励引导社保、养老金、险资等长期资金进入;另一方面,要鼓励培育耐心民营资本,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疏通耐心外资投资渠道,提供政策便利。多措并举,实现私募股权机构的向上突围。

编辑:赵新亮

校对:纪元

制作: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fund

中国基金报

2025-09-19

中国基金报

2025-09-19

中国基金报

2025-09-19

中国基金报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