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煤价下行期冀中能源陷双重困局:争议收购拖后腿,主业合规双承压

来源:牛刀财经

2025-09-19 14:26:09

(原标题:煤价下行期冀中能源陷双重困局:争议收购拖后腿,主业合规双承压)



作者丨前哨

出品丨牛刀商业评论

在煤炭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冀中能源(000937.SZ)的经营困境正从业绩报表向更深层的战略决策与合规管理蔓延。

近期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财报,不仅揭示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降”压力,更让一桩疑云密布的关联收购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翻开冀中能源2025年半年报,核心经营数据呈现出显著的下行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72.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缩27.9%,相当于半年内减少近28亿元营收规模;盈利端的表现更显严峻,归母净利润仅3.48亿元,同比降幅高达65.2%,盈利“含金量”持续褪色。

表面看,这一业绩滑坡与煤炭价格下行的行业周期直接相关,但深入分析可发现,其背后是企业盈利质量不佳、运营效率放缓、债务包袱加重等深层问题的集中暴露

在行业下行期试图通过收购破局,却陷入“高溢价接盘亏损企业”的争议,叠加主营业务盈利疲软、合规问题频发,这家河北煤炭龙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争议收购案:2亿接盘 “濒临破产民营企业”,决策流程存疑

为应对煤炭业务的下行压力,冀中能源选择通过收购拓展再生资源领域,试图分散风险。但这一战略选择,却因一桩关联收购案陷入争议

2024年,公司计划以2亿元收购关联方唐山隆昊实业集团(下称 “唐山隆昊”)51%的股份,这一交易不仅引发外界对“高溢价”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担忧,更因标的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收购决策流程的合规性备受质疑

天眼查信息显示,唐山隆昊成立于2005年6月,主营废钢回收及加工、汽车拆解、废旧物资回收等再生资源业务,从业务属性看本应是冀中能源多元化布局的 “补充项”。

但据知情人士向牛刀财经透露,这家企业实际处于“巨额亏损、濒临破产”状态,业务本质与“废品收购站”无异

更令市场不解的是收购决策的推进过程。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冀中能源总经理张党育与唐山隆昊负责人岳亚超交情深厚,在后者请求“挽救企业”时,张党育不顾公司内部多数人“主营开矿与废品回收‘名不正言不顺’” 的反对意见,坚持推进收购。

关键的尽职调查环节却出现 “异常操作”。

就在公司尽调小组准备赴唐山考察时,总经理张党育明确要求“不用去了,我亲自考察”,返回后仅以“项目非常不错”为由,在无充分依据、未履行正常过会流程的情况下,直接拍板2亿元收购方案,甚至擅自提前支付1.35亿元收购款,占总收购金额的67.5%。

这一决策流程的合规性遭到广泛质疑。

要知道,尽职调查是评估标的企业财务风险、经营前景、法律合规性的核心环节,而过会流程则是企业内部集体决策、防范单一决策风险的关键机制

跳过这两大环节,相当于为收购埋下“隐患”。

牛刀财经从多个信源处确认,冀中能源多位工作人员均知晓该收购案,这也佐证了交易的真实性,也让 “内部监督为何失效” 成为新的疑问。

收购后的结果更显糟糕:冀中能源未派遣正式干部职工参与唐山隆昊的管理,导致标的企业持续亏损,不到一年时间亏损额已高达5000万元,相当于2亿元收购款的25%已“蒸发”。

这场本想“分散风险”的收购,最终沦为企业的“业绩包袱”,也让市场对冀中能源的投资决策能力打上问号。

行业寒冬叠加战略摇摆:主业承压,合规问题频发

冀中能源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煤炭行业深度调整期的一个缩影。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煤炭产量达92.42亿吨,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增长0.9%,但产量过剩问题凸显

全年产量超过需求6%,创纪录水平;2025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探底,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为例,2025年第28周现货价631元/吨,较年初第1周的768 元/吨下跌17.8%,较2024年同期的855元/吨下跌26.2%,市场低迷态势尽显。

行业下行压力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国内煤炭行业利润总额1264亿元,同比腰斩(降幅 50.6%);行业亏损面扩大至53.6%,超半数企业陷入亏损。

但在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冀中能源的困境更与其战略摇摆密切相关。

当其他煤企纷纷布局新能源、转型清洁能源时,冀中能源仍将重心押注传统煤炭业务,导致在市场转向时 “措手不及”。

此外,据公司年报披露,2024年煤炭库存量同比增加,核心原因是炼焦煤市场弱势运行、进口煤政策宽松冲击国内市场,叠加第四季度钢材市场 “供需双弱”,下游用户 “减量按需采购”,导致库存积压

对于冀中能源而言,当前的困境既是行业周期的挑战,也是自身战略决策与内部管理问题的集中爆发。

要走出困局,首先需正视争议收购案的问题。彻查决策流程的合规性,回应市场对 “利益输送” 的质疑;

其次,在主业上需明确转型方向,避免在传统业务中 “硬扛” 周期,探索煤炭与新能源、绿色转型的结合点;

最后,需补上合规管理的 “短板”,从安全生产到环境保护,建立更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

在煤炭行业 “去产能、促转型” 的大背景下,只有先解决 “内部问题”,才能在行业调整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若任由争议发酵、合规问题频发,冀中能源恐将在行业寒冬中陷入更深的困境。

中国网财经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