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理人杂志
媒体
2025-09-18 10:38:47
(原标题:太二酸菜鱼的十年浮沉:从"流量密码"到"至暗时刻"的生存之战)
曾几何时,一句“酸菜比鱼好吃”的响亮口号,让太二酸菜鱼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竞相追逐的社交风尚。踏入那白色极简风格的空间,酷劲十足的二次元漫画与明晃晃“不外卖”的招牌相映成趣,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而仅提供一种辣度的倔强设定,在Z世代眼中,反倒成了特立独行魅力的绝佳象征。
2019年正值太二酸菜鱼的巅峰时期,日均4.9次的惊人翻台率,令整个行业为之咋舌;80元的客单价,更使其成为母公司九毛九集团当之无愧的“增长引擎”,熠熠生辉。
然而,十年时光,风云变幻。2025年的半年报,如同一记重锤,揭示了残酷的现实:营收暴跌19%,关店多达71家,翻台率骤降至3.1。曾经一座难求、热闹非凡的门店,如今服务员站在门口推销优惠套餐,那声音中难掩的落寞,如同一曲悲歌,在空气中回荡。这个曾以“不改规则”而引以为傲的品牌,正经历着创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生存考验。
双重夹击下的困局
在外部战场上,预制菜品牌的崛起如狂飙突进,彻底改写了竞争格局。“叮叮懒人菜”以不足30元的亲民价格,在短短三年内创下了10亿的销售佳绩;盒马、山姆等零售渠道推出的酸菜鱼预制菜,价格仅为堂食的1/3。它们宛如精准的手术刀,直切太二的消费腹地。与此同时,“鱼你在一起”等低价连锁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经济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性价比”俨然成为了新的消费圭臬。
内部隐患同样不容小觑,甚至堪称致命。十年未变的单一产品结构,让消费者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那句“闭着眼睛都知道味道”的调侃背后,是创新乏力的尴尬窘境。更为致命的是,2023年“非活鱼现杀”的质疑声浪甚嚣尘上。尽管官方解释为“中央厨房标准化处理”,但社交媒体上“标准化流水线产物”的评价,如阴云般笼罩,深刻影响着年轻消费群体的选择。
断臂求生的品牌革命
面对危机,太二在2025年毅然开启了一场触及灵魂的自我革命。广州率先亮相的三家“鲜活概念店”,成为了这场转型的试验场:原木新中式风格取代了以往冰冷的极简风,入口处的食材展示区,刻意强调“鲜活”的主张,仿佛在向消费者诉说着全新的故事。从“酸菜比鱼好吃”到“够鲜活,才太二”的slogan变更,预示着品牌叙事从故事营销向产品主义的彻底转向。
经营策略的颠覆更为彻底:太二放弃了坚持多年的“四人以上不接待”原则,增设5 - 6人桌,热情拥抱家庭客群;开放了曾经嗤之以鼻的外卖业务;甚至打破直营传统,试水加盟模式。菜单上,不再是酸菜鱼孤军奋战,活鱼、鲜牛肉、鲜鸡构成的新三大品类,配合新增的20个SKU,试图构建更为丰富的产品矩阵,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
转型阵痛中的生死抉择
这场变革所收获的掌声与质疑皆真切可感。在大众点评上,“菜有锅气”的赞誉之词与“出餐速度变慢”的抱怨之声相互交织。六十多元一份的鲜牛肉炒菜,更是引发了关于性价比的新一轮热议。
更为根本的矛盾在于,“鲜活”模式致使成本急剧飙升。活鱼现杀需要增设养殖区域,还得配备专业的片鱼师傅;现炒菜品对厨师团队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直接导致毛利率在短期内下降了1 - 2个百分点。九毛九集团2024年利润暴跌近九成这一残酷现实,让太二的转型之举更像是一场背水一战。
这个曾经创造过效率神话的品牌,如今不得不艰难地在标准化与个性化、溢价能力与性价比之间探寻新的平衡点。当它放下曾经的傲慢姿态,去接纳曾经不屑一顾的规则时,这场转型已远非仅仅是菜单的更新,而是一场关乎生存的商业哲学重构。
十年的沉浮岁月里,太二的命运轨迹清晰地映照出餐饮行业的进化逻辑。流量红利终有消退之日,消费狂欢也必将回归理性。最终能够留在牌桌上的玩家,永远是那些在美味、安心与价值感之间寻得最优解的长期主义者。
“鲜活”战役的号角已然吹响,这场自我救赎能否成功,或许将为中国餐饮品牌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现实样本。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