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广东秀出“科技+”抢占服贸新赛道,AI助推地方产业弯道超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6 15:55:40

(原标题:广东秀出“科技+”抢占服贸新赛道,AI助推地方产业弯道超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刚刚结束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呈现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地域全景。全国31个省区市齐聚于此,除主宾安徽在1号馆外,其他省份均亮相4号馆。

其中,多家广东企业齐聚北京,来自广州、深圳等9个地市的30余家优质企业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数字文娱、数字技术等三大领域的创新成果,还有各种类型的机器人、机器狗与参观者们现场互动。

不仅仅是广东,记者在四川展台看到“三星堆博物馆”,“未来”与“过去”在这里同台呈现,科技与文化的结合成为地方服务贸易发展的显著特点。另外,数字技术革命的深入演进,也让“数字化”成为各地服务贸易的共性特征,而人工智能正为各地的服务贸易发展开启新蓝海。今年4月,商务部发布《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加快产业化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天眼查搜索“人工智能”得知,我国一年内成立的企业中,有超68万家涉及人工智能,其中,北京超5.7万家,上海超3万家,广东最多,近11万家。这些人工智能公司涉及领域非常广泛,除了工业领域之外,服务业也是人工智能落地的重点。从广东来看,近11万家新成立企业中,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就超6.7万家。

9月10日—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冉黎黎/图)

广东服贸会上的“科技+”

近年来,数字技术革命深入演进并加快向各个领域渗透。这一点,在服贸会广东交易团中展示得尤为突出。

服贸会期间,亿航智能、视源电子、钛动科技等多家知名粤企集中展示了自身在数字技术、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前沿领域的产品成果。其中,累计服务了8万多家中国企业出海的钛动科技,此次参展重点展示了其自研搭建的MarTech+AI技术产品矩阵。云芯信息携带医养SaaS平台参会,该平台已链接2800万台智能硬件,助力康养服务打破地域限制。

整体的企业数量上,广东企业在“科技+服务业”上也表现突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天眼查搜索“人工智能”得知,我国一年内成立的企业中有超68万家涉及人工智能,其中广东最多,达到近11万家。这些人工智能公司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有不少为服务业相关企业。以广东为例,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就超6.7万家,占比超六成,若加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则超过7.6万家,占比近七成。

事实上,以广东为代表的经济前沿省份,正全力构筑科技创新与数字贸易高地。

根据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广东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增长6%,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规模分别突破1.3万亿元、7000亿元。对于2025年工作安排,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发展信息技术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推进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设,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

另外,今年4月,商务部发布《方案》,其中提出,支持电信服务及相关数字产业开放发展。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加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加快产业化应用。同时,《方案》在已有的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海南省、重庆市、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等11个省市基础上,将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合肥市、福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

其中,刚刚纳入试点范围的深圳市202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40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为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全力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深圳方面又发布《2025年深圳服务贸易发展扶持政策要点十条》,其中提到,推动数字贸易加快发展。支持服务贸易企业通过合法合规信息通信网络跨境传输数据、数字产品或提供数字内容服务、扩大数字服务出口规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每家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数字技术带来服贸新突破

不仅仅是广东。服贸会上,京津冀三地联合参展,突破传统展示模式,突出科技感、场景化、故事性,构建一条感受北京服务智能生活互动、体验跨境支付、游览非遗文创的体验线。

此外,湖北作为中部支点,通过“荆彩服务 共建支点”主题,全方位呈现数字、金融等多领域服务能力,凸显综合枢纽功能。

湖北省商务厅服贸处副处长葛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本次湖北综合形象展不仅是对湖北服务贸易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引领。湖北将继续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贸易集聚区和绿色发展示范区。

数字化成为全国各地服务贸易发展的一大动力。服贸会论坛上,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提到,服务贸易的发展,其承载主体平台是全国各地的城市。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明显大于货物贸易出口的增长速度,从地区结构上来看,服务贸易出口呈现包容性增长的特点。

对于这种“包容性”,赵晋平在论坛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示,由于技术进步,市场中相对弱势的群体,比如中小微企业和不那么发达的地区,能直接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发展服务贸易,这体现了一种包容性,服务贸易这种形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收入和进入市场的机会。

“如果说数字化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还在持续发酵,那么人工智能则更像一把正打开贸易发展新空间的钥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隆国强在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服务贸易”成为创新拓展新方向,从供给侧、需求侧、市场媒介等多个维度集中发力赋能。

“科技+文化”双轮驱动

新技术的应用,在服务贸易上越来越广泛。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此前提到,本届服贸会更加注重科技化、智能化应用,重点展示新技术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产品背后的附加服务。

记者注意到,在兼具科技感的同时,展区内也洋溢着浓烈的文化氛围,“科技+文化”成为很多省份展区重点突出的一环。

从展区来看,河南、陕西、湖南、四川等省份正将历史文脉转化为服务贸易新优势,彰显文化自信,传递独特文化魅力;黑龙江把握“后亚冬”机遇,全力培育冰雪经济、生物经济等四大新引擎;广西突出“AI赋能”,在跨境旅游、文化出海领域寻求智能突破;贵州则展示边缘算力平台与《华夏天香》杂技剧,探索数字科技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创新。

其中,河南展馆聚焦中原文化主线,以“字启中原 豫行天下”为主题,设置综合展示、互动体验、推介洽谈3个区域,优中选优30家不同领域、不同特色的河南企业,携文创文化产品、出海项目等精心布展,集中介绍河南文化贸易亮点。四川则将极具代表性的“熊猫”元素与“三星堆”元素带到了服贸会上,以“熊猫”为主题设计的“熊猫专列”复刻模型引来不少参观者拍照打卡,琳琅满目的三星堆文创产品也吸引了不少视线。

以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双轮驱动”,也是安徽省的服务贸易发展特色。本届服贸会安徽省首次以主宾省身份参会参展,在首钢园区1号馆设置安徽馆,聚焦量子科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文化贸易等重点领域,组织国盾量子、科大讯飞、合翼航空、三七互娱等20家代表性企业集中参展。

安徽省商务厅服贸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通过此次参展和专题推介,安徽省有效展示了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优势与创新活力,为安徽省服务贸易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展会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也进一步拓宽了安徽省“双招双引”渠道,众多参会企业与机构对来皖投资兴业表现出浓厚兴趣。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企业服务和项目跟进,推动更多高质量合作落地落实。”前述负责人表示。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参观者进行现场体验。(冉黎黎/图)

事实上,通过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来发展文旅产业,早已成为不少省份的重点抓手。例如,今年7月,“智瞰甘肃AI文旅大模型”发布,标志着甘肃智慧文旅建设进入人工智能赋能新阶段。另外,今年年初,贵州方面也发布文件提出推进24个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大模型应用,其中包括培育旅游全域大模型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智能行程规划、数字行程助手、智能导游等应用。

“服贸会的场地非常大,日行两万步下来,我看到各个展馆里都有对‘科技+文旅’的展示。”一位参观者对记者提到了两种感受,“一是以后可能足不出户就能沉浸式旅游,二是到实际景点旅游的时候,科技的加入会增加更多的互动性、趣味性,也能有更好的旅行体验。”

fun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