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5 19:39:04
(原标题:南财快评|用AI护航AI,网络空间治理寻找新解法)
本报评论员 洪晓文
在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简称《意见》)中,“人工智能治理能力”被列为六大重点行动之一,要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网络空间治理,强化信息精准识别、态势主动研判、风险实时处理等能力。随着AI的发展和应用,网络空间治理迎来了新的“武器库”。
9月15日,2025年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珠海举行。会上,珠海高新区正式发布“网络安全产业出海集聚区”四项核心支持政策,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建设集聚区”七大扶持举措。这是落实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一次地方探索,也体现了以发展来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公共治理思路。
一方面,AI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规模化应用,不仅产生了诸如深度伪造技术、训练数据偏见等公众较为熟悉的内容安全危害,还在客观上增加了网络攻击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大模型被盗用、窃取等技术非正常扩散风险,滥用生成式AI批量生产高度个性化的钓鱼行动,能够自适应的恶意软件和代码,以及对AI系统本身的破坏和数据安全风险,都是当下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这些问题都在对智能化时代的生产、生活以及政府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但另一方面,恰恰也是AI,为网络安全技术的提升提供了最佳解法。相比起传统的网络安全管理工具,AI大模型因其擅长语义理解、逻辑推理,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复杂的安全威胁。从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参展企业的信息来看,我国许多科技企业和网络安全企业都在积极探索AI大模型在网络安全产品中的应用。例如,提供智能运维、自动化处置风险的AI解决方案,病毒等网络攻击和威胁的监测检测预测AI小模型,以及检测大模型、数据安全大模型等,相关大模型已在金融、电力等行业投入使用。
因此,面对AI大爆发带来的新问题新风险,解法不是视之如洪水猛兽、一禁了之或因此延宕技术研发的进程。相反地,安全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推动技术向善的路径是要回归技术创新本身,用更新的技术补上技术安全漏洞,用更前沿的工具为工具的操作构筑安全屏障。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珠海高新区发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建设集聚区”七项扶持政策,大力度、大范围地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和技术创新,可以理解为意在构建可持续网络安全生态的底座。根据会上发布的政策,珠海将投入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用于降低企业智能算力使用成本;设立总额最高1亿元的“模型券”,减轻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的资金压力。算力是AI大模型开发的基石,“算力券”和“模型券”都是通过资金直接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将财政资金投入到提供优质普惠算力这样的“刀刃”上,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从而加速各类AI大模型的迭代升级,为网络安全产业自身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构筑技术底座。
鉴于网络空间具有公共领域的基本属性,因此大模型井喷式发展、规模化应用的下一步,或许将是打造集约型公共产品,为大模型加上安全的“保护壳”。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所建议的,应建立一种通用的护卫模式,将安全作为一项基础设施服务,由专业平台提供给所有企业,降低大模型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的合规成本。如此,也将有助于推动大模型从野蛮生长真正迈入安全有序的茁壮成长、普惠发展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和讯财经
2025-0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5